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349 0 0
武元衡
闲上津桥立,天涯一望间。秋风波上岸,旭日气连山。 偶圣今方变,朝宗岂复还。昆仑在蕃界,作将亦何颜。
506 0 0
姚合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410 0 0
李端
朔尔 沈括〔2〕的《梦溪笔谈》里,有云:“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3〕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骈文后起,唐虞三代是不骈的,称“平文”为“古文”便是这意思。由此推开去,如果古者言文真是不分〔4〕,则称“白话文”为“古文”,似乎也无所不可,但和林语堂先生的指为“白话的文言”〔5〕的意思又不同。两人的大作,不但拙涩,主旨先就不一,穆说的是马踏死了犬,张说的是犬给马踏死了,究竟是着重在马,还是在犬呢?较明白稳当的还是沈括的毫不经意的文章:“有奔马,践死一犬。” 因为要推倒旧东西,就要着力,太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比早经古人“做”得圆熟了的旧东西还要坏。而字数论旨,都有些限制的“花边文学”之类,尤其容易生这生涩病。 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高尔基说,大众语是毛胚,加了工的是文学。〔6〕我想,这该是很中肯的指示了。 七月二十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 〔2〕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和科学家。精于数学、天文学,并擅长音乐、医学、土木工程。著有《长兴集》等。《梦溪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是记他平日与宾友的言论以及遗闻旧典、文学、技艺等,因他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命名。这里所引见该书第十四卷。 〔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张景(970—1018),字晦之,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他们都是北宋古文家。 〔4〕古代言文不分是胡适等人的看法,胡适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白话文学史》第一篇第一章中说:“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当战国的时候,中国的文体已不能与语体一致了。”按他的意思,战国以前文体与语体是合一的。鲁迅对此一向有不同看法,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曾说:“我的臆测,是以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当时的口语的摘要,是古人的文;古代的口语的摘要,是后人的古文。” 〔5〕“白话的文言”林语堂在一九三四年七月《论语》第四十五期发表的《一张字条的写法》一文中,以“语录式”为“白话的文言”,说它是“天然写法”,能够“达意”。 〔6〕见高尔基《我的文学修养》一文:“不要忘记了言语是民众所创造,将言语分为文学的和民众的两种,只不过是毛坯的言语和艺术家加过工的言语的区别。” #p#副标题#e#
354 0 0
鲁迅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391 0 0
杜甫
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405 0 0
白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 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中华文学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359 0 0
戴叔伦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406 0 0
李白
夜闻邻妇泣,切切有馀哀。即问缘何事,征人战未回。
553 0 0
佚名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442 0 0
水落槎枯,田荒玉碎。夜兰秉烛惊相对。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色展天机,光摇海贝。锦囊日月奚童背。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482 0 0
张炎
闲行闲坐藉莎烟,此兴堪思二古贤。陶靖节居彭泽畔, 贺知章在镜池边。鸳鸯著对能飞绣,菡萏成群不语仙。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472 0 0
齐己
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岁晚虫鸣寒露草, 日西蝉噪古槐风。川分远岳秋光静,云尽遥天霁色空。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570 0 0
刘沧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455 0 0
蒋捷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挝钟高饮千日酒, 却天凝寒作君寿。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水在何处。
523 0 0
李贺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倾国艳,难再得。还可恨,还堪忆。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367 0 0
辛弃疾
东门携酒送廷评,结束从军塞上行。深碛路移唯马觉, 断蓬风起与雕平。烟生远戍侵云色,冰叠黄河长雪声。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
550 0 0
湖上奇峰积,山中芳树春。何知绝世境,来遇赏心人。 清旧岩前乐,呦嘤鸟兽驯。静言观听里,万法自成轮。
399 0 0
张说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渔人漾舟沈大网, 截江一拥数百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鬐, 咫尺波涛永相失。
47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