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 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 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458 0 0
中华文学
世上红蕉异,因移万里根。艰难离瘴土,潇洒入朱门。 叶战青云韵,花零宿露痕。长安多未识,谁想动吟魂。
349 0 0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问一个村姑今年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那村姑先对着我身上细细的端详; 活象只羽毛浸瘪了的鸟, 我心想,她定觉得蹊跷, 在这大雨天单身走远道,倒来没来头的问桂花今年香不香。“客人,你运气不好,来得太迟又太早; 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 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 这几天连绵的雨,外加风,弄得这稀糟,今年的早桂就算完了。”果然这桂子林也不能给我点子欢喜; 枝上只见焦萎的细蕊, 看着凄凄,唉,无妄的灾! 为什么这到处是憔悴?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西湖,九月 ①写于1925年9月,初载同年10月21日《晨报副刊》,署名鹤。 细细品味徐志摩的这首诗歌——“戏剧体”的叙事诗,我们能不能发现这首诗歌之叙事结构和表层的后面,蕴含或镶嵌着的一个“原型”象征结构?所谓“原型”,是西方“神话—原型”批评学派常使用的中心术语,或叫“神话原型”。通俗一些并范围扩大一点讲,是指在文学作品中较典型的,反复使用或出现的意象,及意象组合结构——可以是远古神话模式的再现或流变,也可以是因为作家诗人经常使用而约定俗成形成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或意象组合结构。徐志摩的这首《“这年头活着不易”》,其“原型”的存在也是不难发现的。读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的佳作《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心再寻“人面”,但却人去花依旧、睹物伤情,只能空余愁怅。这种“怀抱某种美好理想去专程追寻某物却不见而只能空余愁怅”的叙述结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反复出现的,差不多已成为一种原型了。 徐志摩此诗是一首戏剧体的叙事诗。诗歌里面显然包含为“新批评派”所称道的“戏剧性”的结构。整首诗歌,确象一出结构谨严而完整的戏剧:有时间,有序幕,也有情节的展开,矛盾的对抗冲突和戏剧性的对话,还有悲剧性的结局、发表议论(独白)的尾声。一开始,山雨、烟霞、云霏……仿佛是电影中的远景镜头,以一种整体情境的呈示,不期然而然地把读者(跟随着诗歌中的“我”)诱导向一种“冒雨游山也莫嫌”(苏轼诗句)的盎然兴致和“访桂”的极高的“情感期待”。接着,镜头平移,推向读者的视野,“松茅”,“屋檐”,“村姑”等质朴而富于野趣的意象系列呈示使画面“定格”在中近景上;接下来是“村姑”动作表情的“特写”,“村姑”之“细细的端详”,不紧不慢,从容纾徐的说话语调,使诗歌叙述体现出和缓有致、意态从容的风格——象电影中使用长镜头那样凝重而深沉。 诗中的“桂”——这一“我”所寻访的对象,必然寄寓隐含着超出字面及“桂花”这一植物本身的意义。具体象征什么,还是请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如果“桂”仅仅是“桂”,何至于让一个普通村姑“故作深沉”讲哲理般地讲一大通“太迟又太早”之类不可捉摸透的“对白”,更何至于当“我”访“桂”而不遇后,满目“看着凄凄”,连连唉声叹气,叹这“无妄的灾”。这显然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诗家语”了。诗人还在诗歌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发表议论(很象戏剧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一连声强调“这年头活着不易!这年头活着不易!”而且,“这年头活着不易”竟也成为整首诗的标题而括示诗歌主题,并使诗歌的主题指向下降落脚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这与徐志摩大部分总想“飞翔”,总想逃到“另一个天国”中去的诗歌有明显的不同。 古代诗人或野趣雅致,或访古寻幽,虽“寻访不遇”而空余愁怅,却往往由此达观悟道人世沧桑,千古兴废之理,浩叹之余,深沉感慨有加,主题往往呈现出超越性的意向;徐志摩以野趣雅致#p#副标题#e#
396 0 0
徐志摩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383 0 0
佚名
江陵少尹好闲官,亲故皆来劝自宽。无事日长贫不易, 有才年少屈终难。沙头欲买红螺盏,渡口多呈白角盘。 应向章华台下醉,莫冲云雨夜深寒。
276 0 0
王建
金错银盘贮赐冰,清光如耸玉山棱。 无论尘客闲停扇,直到消时不见蝇。
472 0 0
雍裕之
感梦通玄化,覃恩降紫宸。赐钱开汉府,分帛醉尧人。 地隔朝宗庆,亭临卜洛新。行看广云雨,二月次东巡。
305 0 0
石溪同夜泛,复此北斋期。鸟绝吏归后,蛩鸣客卧时。 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忆此漳川岸,如今是别离。
409 0 0
贾岛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399 0 0
范成大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462 0 0
高骈
墙有耳。伏寇在侧。
326 0 0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385 0 0
严遂成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362 0 0
吴文英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2] 不问苍生问鬼神。[3]
418 0 0
李商隐
【浣溪沙】 白□春衫杨柳鞭, 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暖风吹舞榭, 东城凉月照歌筵。 赏心多是酒中仙。
382 0 0
晏几道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322 0 0
李白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328 0 0
韩翃
乳燕双飞,黄莺百啭,深深庭户。海棠开遍,零乱一帘红雨。绣帘低、卷起春风,香肩倦倚娇无语。叹玉堂底事。匆匆聚散,又江南旅。 春暮。人何处。想歌馆睡浓,日高丈五。旧迷未醒,莫负孤眠凤侣。长安道、载酒寻芳,故园桃李还忆否。早归来、整过阑干,花下携春俎。
316 0 0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451 0 0
沈佺期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386 0 0
曹邺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