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人夸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384 0 0
刘禹锡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424 0 0
李白
无才加性拙,道理合藏踪。是处非深远,其山已万重。 经时邻境战,独夜隔云舂。昨日泉中见,常鱼亦化龙。
378 0 0
中华文学
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 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
427 0 0
贾岛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汉业未兴王霸在, 秦军才散鲁连归。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435 0 0
许浑
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归来灞陵上,犹见最高峰。
438 0 0
韦应物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367 0 0
诗经
微生参最灵,天与意绪拙。人皆机巧求,百径无一达。 家为唐臣来,奕世唯稷卨.只垂青白风,凛凛自贻厥。 犹残赐书在,编简苦断绝。其间忠孝字,万古光不灭。 孱孙诚瞢昧,有志常搰搰。敢云嗣良弓,但欲终守节。 喧哗不入耳,谗佞不挂舌。仰咏尧舜言,俯遵周孔辙。 所贪既仁义,岂暇理生活。纵有旧田园,抛来亦芜没。 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冻骭一襜褕,饥肠少糠籺. 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笠泽卧孤云,桐江钓明月。 盈筐盛芡芰,满釜煮鲈鳜。酒帜风外頫,茶枪露中撷。 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蘖。 方当卖罾罩,尽以易纸札。踪迹尚吴门,梦魂先魏阙。 寻闻天子诏,赫怒诛叛卒。宵旰悯烝黎,谟明问征伐。 王师虽继下,贼垒未即拔。此时淮海波,半是生人血。 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践蹋比尘埃,焚烧同稿秸。 吾皇自神圣,执事皆间杰。射策亦何为,春卿遂聊辍。 伊余将贡技,未有耻可刷。却问渔樵津,重耕烟雨墢。 诸侯急兵食,冗剩方翦截。不可抱词章,巡门事干谒。 归来阖蓬楗,壁立空竖褐。暖手抱孤烟,披书向残雪。 幽忧和愤懑,忽愁自惊蹶。文兮乏寸毫,武也无尺铁。 平生所韬蓄,到死不开豁。念此令人悲,翕然生内热。 加之被皲瘃,况复久藜粝。既为霜露侵,一卧增百疾。 筋骸将束缚,腠理如箠挞。初谓抵狂貙,又如当毒蝎。 江南多事鬼,巫觋连瓯粤。可口是妖讹,恣情专赏罚。 良医只备位,药肆或虚设。而我正萎痿,安能致诃咄。 椒兰任芳苾,精粣从罗列。醆斝既屡倾,钱刀亦随爇. 兼之渎财贿,不止行盗窃。天地如有知,微妖岂逃杀。 其时心力愤,益使气息辍。永夜更呻吟,空床但皮骨。 君来赞贤牧,野鹤聊簪笏。谓我同光尘,心中有溟渤。 轮蹄相压至,问遗无虚月。首到春鸿濛,犹残病根茇。 看花虽眼晕,见酒忘肺渴。隐几还自怡,蓬卢亦争喝。 抽毫更唱和,剑戟相磨戛。何大不包罗,何微不挑刮。 今来值霖雨,昼夜无暂歇。杂若碎渊沦,高如破轇轕. 何劳鼍吼岸,讵要鹳鸣垤。只意江海翻,更愁山岳裂。 初惊蚩尤阵,虎豹争搏啮。又疑伍胥涛,蛟蜃相蹙拶。 千家濛瀑练,忽似好披拂。万瓦垂玉绳,如堪取萦结。 况余居低下,本是蛙蚓窟。迩来增号呼,得以恣唐突。 先夸屋舍好,又恃头角凸。厚地虽直方,身能遍穿穴。 常参庄辩里,亦造扬玄末。偃仰纵无机,形容且相忽。 低头增叹诧,到口复嗢咽。沮洳渍琴书,莓苔染巾袜。 解衣换仓粟,秕稗犹未脱。饥鸟屡窥临,泥僮苦舂bN. 或闻秋稼穑,大半沈澎汃。耕父蠹齐民,农夫思旱魃。 吾观天之意,未必洪水割。且要虐飞龙,又图滋跛鳖。 三吴明太守,左右皆儒哲。有力即扶危,怀仁过救暍。 鹿门皮夫子,气调真俊逸。截海上云鹰,横空下霜鶻. 文坛如命将,可以持玉钺。不独扆羲轩,便当城老佛。 顾余为山者,所得才篑撮。譬如饰箭材,尚欠镞与筈. 闲将歈儿唱,强倚帝子瑟。幸得远潇湘,不然嗤贾屈。 开缄窥宝肆,玑贝光比栉。朗咏冲乐悬,陶匏响铿擖。 古来愁霖赋,不是不清越。非君顿挫才,沴气难摧折。 驰情扣虚寂,力尽无所掇。不足谢徽音,只令凋鬓发。
482 0 0
陆龟蒙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春风自信牙樯动, 迟日徐看锦缆牵。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340 0 0
杜甫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443 0 0
张泌
甲第初成,持杯酌酒来相庆。棣华辉映。相对开三径。 小巧规模,百事都相称。年方盛。从容啸咏。不碍青云兴。
388 0 0
郭应祥
我那封短信,原系私人的通信,应无发表的必要;不过先生认为有公开的价值,就把它发表了。但因此那封信又变为无聊的通信了,岂但无聊而已哉,且恐要惹起许多无聊的是非来,这个挑拨是非之责,应该归记者去担负吧!所以如果没有彼方的答辩则已;如有,我可不理了。至于《咬文嚼字》一文,先生认为原意中攻击的两点是极重要且极有意义的,我不无怀疑之点:A,先生照咬文嚼字的翻译看起来,以为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为什么是堕落?我不明白。你以为女人的名字应该用美丽的字眼,男人的名字的第一音应该用《百家姓》中的字,是近来新发明的,因名之曰怪思想么?但我要问先生认它为“堕落”的,究竟是不是“怪思想”?我以为用美丽的字眼翻译女性的名字是翻译者完全的自由与高兴,·无·关·紧·要·的;虽是新发明,却不是堕落的征兆,更不是怪思想!B,外国人的名是在前,姓是在后。“高尔基”三个音连成的字,是Gorky的姓,并不是他就是姓“高”;不过便于中国人的习惯及记忆起见,把第一音译成一个相似的中国姓,或略称某氏以免重复的累赘底困难。如果照中国人的姓名而认他姓高,则尔基就变成他的名字了?岂不是笑话吗!又如,Wilde可译为王尔德,可译魏尔德,又可译为樊尔德,然则他一人姓了王又姓魏又姓樊,此理可说的通吗?可见所谓“吾家rky”者,我想,是鲁迅先生新发明的吧!不然,就是说“吾家rky”的人,根本不知“高尔基”三音连合的字是他原来的姓!因同了一个“高”字,就贸贸然称起吾家还加上rky来,这的确是新杜撰的滑稽话!却于事实上并无滑稽的毫末,只惹得人说他·无·意·思而已,说他是·门·外·汉而已,说他是·无·聊而已!先生所谓够深长够浓厚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所在,究竟何所而在?虽然,记者有记者个人的意见,有记者要它发表不发表的权力,所以二号字的标题与四号字的署名,就刊出来了。最后我很感谢先生上次的盛意并希望先生个人认为很有意思的文字多登载几篇。还有一句话:将来如有他方面的各种的笔墨官司打来,恕我不再来答辩了,不再来凑无聊的热闹了。此颂 撰安! 十六,弟仲潜敬复。 “高尔基三个音连成的字,是Gorky的姓,并不是他就姓高,”廖先生这句话比鲁迅先生的文字更有精采。可惜这句话不能天天派一个人对读者念着,也不能叫翻译的人在篇篇文章的原著者下注着“高尔基不姓高,王尔德不姓王,白利欧不姓白……”廖先生这篇通信登过之后不几天,廖先生这句名言必又被人忘诸脑后了。所以,鲁迅先生的讽刺还是重要,如果翻译界的人被鲁迅先生的“吾家尔基”一语刺得难过起来,竟毅然避去《百家姓》中之字而以声音较近之字代替了(如哥尔基,淮尔德,勃利欧……),那末阅者一望而知“三个音连成的字是姓,第一音不是他的姓,”不必有烦廖先生的耳提面命了。不过这样改善以后,其实还是不妥当,所以用方块儿字译外国人名的办法,其寿命恐怕至多也不过还有五年,进一步是以注音字母译(钱玄同先生等已经实行了,昨天记者遇见钱先生,他就说即使第一音为《百家姓》中的字之办法改良以后,也还是不妥),再进一步是不译,在欧美许多书籍的原名已经不择了,主张不译人名即使在今日的中国恐怕也不算过激罢。 伏园附注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京报副刊》。 #p#副标题#e#
327 0 0
鲁迅
新年宴乐坐东朝,钟鼓铿锽大乐调。金屋瑶筐开宝胜, 花笺彩笔颂春椒。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 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
383 0 0
崔日用
玉城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362 0 0
柳永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386 0 0
白居易
【西乌夜飞】 阳春二三月, 诸花尽芳盛。 持底唤欢来, 花笑莺歌咏。
338 0 0
门径众峰头,盘岩复转沟。云僧随树老,杏水落江流。 峡狖有时到,秦人今日游。谢公多晚眺,此景在南楼。
381 0 0
无可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 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389 0 0
入境风烟好,幽人不易传。新居多是客,旧隐半成仙。 山断云冲骑,溪长柳拂船。何当许过县,闻有箧中篇。
452 0 0
张蠙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钱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