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422 0 0
柳宗元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383 0 0
郑愔
阙下憧憧车马尘,沈浮相次宦游身。须知金印朝天客, 同是沙堤避路人。威凤偶时因瑞圣,应龙无水谩通神。 立门不是趋时客,始向穷途学问津。
377 0 0
薛逢
离灯及晨辉,行人起复思。出门两相顾,青山路逶迤。
张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61 0 0
苏洵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329 0 0
张九龄
骥足駸駸吴越关,屏星复与紫书还。 已知从事元无事,城上愁看海上山。
449 0 0
钱起
丹台仙伯,记踪迹当年、琼楼金阙。底事来游人世界,为爱风云水月。结屋南园,境随人胜,不是溪山别。今朝初度,碧莲千顷齐发。 况是鸳侣新偕,凤雏才长,占人间欢悦,且尽壶天终夕醉,听取妙歌千阕。待得西风,鹗书飞上,更复青毡物。功成名遂,赤松还伴高洁。
354 0 0
张绍文
一随菱棹谒王侯,深愧移文负钓舟。 今日太湖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钩。
476 0 0
温庭筠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远巷蹋歌深夜月, 隔墙吹管数枝花。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355 0 0
中华文学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玕独。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320 0 0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332 0 0
杜甫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 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340 0 0
周邦彦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362 0 0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372 0 0
邓剡
若汝代人购彩票命中五百万,汝欲何之?或私吞?或对半分?抑或全数予人?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所惑者甚多,或为宫室之美,或为妻妾之奉,或为所识者羡我,而失其本心。人之初,皆有诚信之心,然所惑者甚多,而渐迷之,卒失其本心。 古有痴者,拾遗于路,捡之而伫于原地以待其主,其主至,还之。其主欲赠以钱财以谢之,不受。其真痴也?其真贤也。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汝以诚信待人,人亦将以诚信还之。 然欺人者何也?如和�|也。 乾隆年间,和�|为帝所宠,六部除工部皆为其掌。然其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以奸邪之心待之。享贿赂而贪国家之财,其私产堪比国库,其宫室之华胜于皇宫。乾隆既逝,嘉庆即位,察其腐败而以极刑处之,昔日之繁华终于牢狱之中,何也?为人臣而不诚乎,于人上属而不信乎,卒身死人手,而为万世所诟。 其盛时,人人算而欲求于他,虽风光无限而实为寡助之至。虽入狱也,其身无可求,人人弃之,可谓悲也。况其所贪,卒入外人之手,于其身也,分文不名,可谓悲也。反观痴者,虽不占一文,而与人交好,无愧于心。人生若此,可以无悔矣。 诚信,非独钱财也。 吴三桂三易其主,为人谋而不忠乎。先待明朝,又随李自成,再降清朝,卒自立为王,然其结局如何?身死人手也。其易主,为不信乎,背主而自立,不诚乎。因其乏诚信,故无人敢与为谋,卒孤立无援而卒。 文天祥为元兵所困,不失其本心,既不虚以委蛇于元朝,亦不叛其所侍之宋朝,留下一片丹心为后人所颂。 其二者皆以亡终,然吴三桂之亡,令人耻之,文天祥之死,为后人颂之,皆因诚信有无而定。由此可见诚信之重。 诚信如人之魂,若乏之,不过行尸走肉而已。汝贪人之五百万,虽钱财富而精神贫,可谓因小失大,吾未见其明也。反之,将其还于应得之人,汝不至穷困潦倒,日子如常也,然汝精神将富之。 诚信,人之本也。钱财,身外之物也。遇身外之物,或暂欣欣然,然卒有所倦之日。因将所倦之物而失其本心,吾未见其明。反观能守其本心者,虽穷而怡然自乐,夫复何求? 至此既明:人于世,必守其诚信之本心。
349 0 0
小文
雪片幻成肌骨,月华借与精神。一声羌笛怨黄昏。吹香飘缟袂,脱迹委红裙。 枝上青青结子,子中白白藏仁。那时别是一家春。劈泥尝煮酒,拂席卧清阴。
358 0 0
王炎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李颀
九衢日暖树苍苍,万里吴人忆水乡。 汉主未曾亲羽猎,不知将底谏君王。
334 0 0
陈羽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吴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