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如传采蘋咏,远思满潇湘。
293 0 0
司空曙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绛阙。 羽服明晖玉雪。笑语轻参环玦。香泽恼人情不彻。夜长窗自白。
332 0 0
赵长卿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274 0 0
佚名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370 0 0
王勃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321 0 0
楼阴缺。兰干影卧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_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316 0 0
范成大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406 0 0
皎然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309 0 0
杜甫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361 0 0
姚合
【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 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 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 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
409 0 0
韦庄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后,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 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声度深几许。层层离恨,凄迷如此,点破谩烦轻絮。应难认、争春旧馆,倚红杏处。
297 0 0
蒋捷
野田荆棘春,闺阁绮罗新。出没头上日,生死眼前人。 欲知我家在何处,北邙松柏正为邻。 洛阳女儿罗绮多,无奈孤翁老去何,奈尔何。 正色鸿焘,神思化伐。穹施后承,光负玄设。呕沦吐萌, 垠倪散截。迷肠郗曲,zw零霾曀。雀毁龟水,健驰御屈。 拿尾研动。袾袾哳哳。dS用秘功,以岭以穴。 柂薪伐药,莽榤万茁。呕律则祥,佛伦惟萨。牡虚无有, 颐咽蕊屑。肇素未来,晦明兴灭。(狐书一) 五行七曜,成此闰馀。上帝降灵,岁且涒徐。蛇蜕其皮, 吾亦神摅。九九六六,束身天除。何以充喉,吐纳太虚。 何以蔽踝,霞袂云袽.哀尔浮生,栉比荒墟。 吾复丽气,还形之初。在帝左右,道济忽诸。(狐书二)
346 0 0
中华文学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 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273 0 0
邠郊泉脉动,落日上城楼。羊马水草足,羌胡帐幕稠。 射雕过海岸,传箭怯边州。何事归朝将,今年又拜侯。
307 0 0
李端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 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334 0 0
翠眉重扫。后房深、自唤小蛮娇小。绣带罗垂,报浓妆才了。堂虚夜悄。但依约、鼓箫声闹。一曲梅花,尊前舞彻,梨园新调。 高阳醉、玉山未倒。看鞋飞凤翼,钗梁微袅。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桃源路杳。记流水、泛舟曾到。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月寒天晓。
283 0 0
刘过
自此后诗到江州作。 晓日提竹篮,家僮买春蔬。 青青芹蕨下,叠卧双白鱼。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煦濡。 倾篮写地上,拨剌长尺余。 岂唯刀机忧,坐见蝼蚁图。 脱泉虽已久,得水犹可苏。 放之小池中,且用救干枯。 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1] 一时幸苟活,久远将何如。 怜其不得所,移放于南湖。 南湖连西江,好去勿跏蹰。 施恩即望报,吾非斯人徒。 不须泥沙底,辛苦觅明珠。
357 0 0
白居易
朝朝暮,云雨定何如。花日穿窗梅小小,雪风洒雨柳疏疏。人唱晚晴初。
304 0 0
刘辰翁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349 0 0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378 0 0
王安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