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却返云窗月户。 醉乡面米为春。荆州富贵中人。肯入芗林净社,玉山屡倒芳茵。
441 0 0
向子諲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395 0 0
苏轼
彩云闲。正西瑶阿母,初驻非烟。晓空吹静,暑气清度薰弦。母仪万国,配帝德、直切天垣。阴化从此俱宣。六宫内壶,欣拜新班。 况是关雎咏懿美,奉东朝晨夕,甘旨芳鲜。上膺慈训,下齐海宇均欢。坤宁暇日,庆盛旦、且款芳筵。永赞二圣当天。雍和化洽,亿万新年。
403 0 0
曹勋
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 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
433 0 0
韦应物
浅学长自鄙,谬承贤达知。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423 0 0
马戴
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歌翻檀口朱樱小,拍弄红牙玉笋纤。 腔子里,字儿添。嘲撩风月性多般。忔憎声里金珠进,惊起梁尘落舞帘。
369 0 0
中华文学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 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407 0 0
佚名
琼琼绝艺真无价。指尖纤、态闲暇。几多方寸关情话。都付与、弦声写。 三月十三寒食夜。映花月、絮风台榭。明月待欢来,久背面、秋千下。
402 0 0
贺铸
秦树朦胧春色微,香风烟暖树依依。边城夜静月初上, 芳草路长人未归。折柳且堪吟晚槛,弄花何处醉残晖。 钓乡千里断消息,满目碧云空自飞。
534 0 0
谭用之
余适欲锄瓜,倚锄听叩门。鸣驺导骢马,常从夹朱轩。 穷巷正传呼,故人傥相存。携手追凉风,放心望乾坤。 蔼蔼帝王州,宫观一何繁。林端出绮道,殿顶摇华幡。 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 前酌盈尊酒,往往闻清言。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 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
王维
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 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
469 0 0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379 0 0
律然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493 0 0
武则天
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
487 0 0
许浑
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望她从巉岩的山肩挣起——一轮惺松的不整的光华:象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 这使我想起你,我爱,当初也曾在恶运的利齿间捱!但如今,正如蓝天里明月,你已升起在幸福的前峰,洒光辉照亮地面的坎坷!
575 0 0
徐志摩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401 0 0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374 0 0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428 0 0
李商隐
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心存黄箓兼丹诀, 家忆青山与白云。麋鹿幽栖闲可近,鸳鸾高举势宜分。 微生不学刘琨辈,剑刃相交拟立勋。
444 0 0
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业继儒门后,心多道者期。 晚回长乐殿,新出夜明祠。行乐西园暮,春风动柳丝。
351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