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小女隔云别,春风松花山上发。绿盖独穿香径归, 白马花竿前孑孑。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浅污红脂花。
470 0 0
李贺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381 0 0
王维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358 0 0
苏轼
共结寻真会,还当退食初。炉烟云气合,林叶雨声馀。 溽暑销珍簟,浮凉入绮疏。归心从念远,怀此复何如。
409 0 0
皇甫冉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481 0 0
刘禹锡
以上两篇,是一星期之内,登在《大晚报》附刊《火炬》上的文章,为了我的那篇《“以夷制夷”》而发的,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但是,不尽然的。大半倒因为我引以为例的《××报》其实是《大晚报》,所以使他们有这样的跳踉和摇摆。 然而无论怎样的跳踉和摇摆,所引的记事具在,旧的《大晚报》也具在,终究挣不脱这一个本已扣得紧紧的笼头。 此外也无须多话了,只要转载了这两篇,就已经由他们自己十足的说明了《火炬》的光明,露出了他们真实的嘴脸。 七月十九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一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以夷制夷”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待国内少数民族常用的策略,即让某些少数民族同另一些少数民族冲突,以此来削弱并制服他们。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也曾采用这种策略,企图利用某些外国力量来牵制另一些外国,借以保护自己,但这种对外策略最后都遭失败。 〔3〕“国步”语见《诗经·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国步,国家命运的意思。 〔4〕“为王前驱”语见《诗经·卫风·伯兮》:“伯兮栙猓?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原是为周王室征战充当先锋的意思。此处用来指当时国民党所采取的“攘外必先安内”、实际是为日本进攻中国开辟道路的卖国政策。
389 0 0
鲁迅
圣代修文德,明庭举旧章。两阶陈羽籥,万舞合宫商。 剑佩森鸳鹭,箫韶下凤凰。我朝青史上,千古有辉光。 淮海干戈戢,朝廷礼乐施。白驹皆就絷,丹凤复来仪。 德备三苗格,风行万国随。小臣同百兽,率舞贺昌期。
373 0 0
佚名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予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357 0 0
孟浩然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 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秋。
584 0 0
许浑
楼头已报冬冬鼓。华堂渐、停杯投箸。更闻急管频催,凤口香销炷。花映玉山倾处。 主人无计留宾住。溪泉泛、越瓯春乳。醉魂一啜都醒,绛蜡迎归去。更看后房歌舞。
471 0 0
晁端礼
皇都初度腊,凤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 仗凝霜彩白,袍映日华红。柳眼方开冻,莺声渐转风。 御沟穿断霭,骊岫照斜空。时见宸游兴,因观稼穑功。
392 0 0
中华文学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547 0 0
武元衡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447 0 0
岑参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383 0 0
左丘明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431 0 0
白居易
扬州慢 入夜凄寒,异乡同泣,遥思难寄秋蓬。 哀吾亲弃世,,恐再度清明。 已闻噩十七日夜,念怀仍痛,难寐三更。 天上人寰,如此行匆。 梦长忆想,旧时情,难没于心。 便揽意寻空,目及宙宇,月隐星明。 树头嵌云枝暗,叶零落,碎影凭风。 若人生无苦,何来悲离愁生?
520 0 0
夏清男
槐夏风清。霁天欲晓,武曲增明。元是今朝,曾生名将,力佐中兴。 朝家息马休兵。享逸乐、嬉游太平。忧国胸襟,平戎材略,分付瑶觥。
452 0 0
杨无咎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及此闻溪漏,方欣验尾闾。 大哉天地气,呼吸有盈虚。美石劳相赠,琼瑰自不如。
李德裕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苏辙
山云才滃起,顷刻雨点飘。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君看云薄处,曦影如隔绡。自是此雨上,仍有赤日高。
408 0 0
赵翼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