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摴蒲局。道是五陵儿。风骚满肚皮。 玉鞭鞭玉马。戏走章台下。笑杀灞桥翁。骑驴风雪中。
449 0 0
刘克庄
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偶成汉室千年业, 只读圯桥一卷书。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 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375 0 0
崔涂
剪水凌虚飞雪片。认得清香,雪树深深见。传粉凝酥明玉艳。含章檐下春风面。 照影溪桥情不浅。羌管声中,叠恨传幽怨。陇首人归芳信断。万重云水江南远。
360 0 0
中华文学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400 0 0
李白
水一塘,fq一只。fq头漾漾知风起,fq背萧萧闻雨滴。 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 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409 0 0
白居易
落花天气半晴阴,好去寻芳傍碧林。是物含情知爱惜,莺声声里唤春深。 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一枕羲皇午梦后,数行小试右军书。
363 0 0
轻暖轻寒,赏花天气春将半。柳摇金线。求友莺相唤。 玉腕蛾眉,意眼频频眄。歌喉软。玉卮受劝。一醉应相拚。
378 0 0
赵长卿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489 0 0
齐己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 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390 0 0
李嘉祐
千盖笼花斗胜春。东风无力扫香尘。尽沿高阁步红云。 闲里暗牵经岁恨,街头多认旧年人。晚钟催散又黄昏。
364 0 0
吴文英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428 0 0
张九龄
奕奕秋水傍,駸駸绿云蹄。月仙有高曜,灵凤无卑栖。 翠色绕云谷,碧华凝月溪。竹林递历览,云寺行攀跻。 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千山惊月晓,百里闻霜鼙。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因之仰群彦,养拙固难齐。
422 0 0
孟郊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 年年。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442 0 0
吕渭老
恨公来较晚,早归朝、骢马去难留。是朱轮华毂,联珪叠组,家世公俟。今在玉堂深处,借重护偏州。好把青毡拂,奕世勋猷。 明日东津归路,正梅花霜暖,春上枝头。看连旗列鼓,送客下江楼。对云山、千年不老,向楼前、阅尽几行舟。留名在,严陵滩下,日夜东流。
462 0 0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沍.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鸟已归,月出人更静。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 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何知戎马间,复接尘事屏。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顶。
371 0 0
杜甫
庞眉一居士,鹑服隐尧时。种豆初成亩,还丹旧日师。 入溪花径远,向岭鸟行迟。紫葛垂苔壁,青菰映柳丝。 偶来尘外事,暂与素心期。终恨游春客,同为岁月悲。
379 0 0
李端
云里山已曙,舟中火初爇.绿浦待行桡,玄猿催落月。 沿流信多美,况复秋风发。挂席借前期,晨鸡莫嘲哳。
466 0 0
陈陶
坤道降祥和庶品,灵心载德厚群生。 水土既调三极泰,文武毕备九区平。
357 0 0
本书的作者〔2〕是新近有名的作家,一九二七年珂刚(P.S.Kogan)〔3〕教授所作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还未见他的姓名,我们也得不到他的自传。卷首的事略,是从德国辑译的《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DreisingneueErxaehlerdesnewenRussland)的附录里翻译出来的。这《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4〕,德国就在去年由OlgaHaloern〔5〕译成出版,当时书报上曾有比小传较为详细的绍介的文辞: “唆罗诃夫是那群直接出自民间,而保有他们的本源的俄国的诗人之一。约两年前,这年青的哥萨克的名字,才始出现于俄国的文艺界,现在已被认为新俄最有天才的作家们中的一个了。他未到十四岁,便已实际上参加了俄国革命的斗争,受过好几回伤,终被反革命的军队逐出了他的乡里。 “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开手于一九一三年,他用炎炎的南方的色彩,给我们描写哥萨克人(那些英雄的,叛逆的奴隶们Pugatchov,StenkaRasin,Bulavin〔6〕等的苗裔,这些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日见其伟大)的生活。但他所描写,和那部分底地支配着西欧人对于顿河哥萨克人的想像的不真实的罗曼主义,是并无共通之处的。 “战前的家长制度的哥萨克人的生活,非常出色地描写在这小说中。叙述的中枢是年青的哥萨克人格黎高里和一个邻人的妻阿珂新亚,这两人被有力的热情所熔接,共尝着幸福与灭亡。而环绕了他们俩,则俄国的乡村在呼吸,在工作,在歌唱,在谈天,在休息。 “有一天,在这和平的乡村里蓦地起了一声惊呼:战争!最有力的男人们都出去了。这哥萨克人的村落也流了血。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对于那倾耳谛听着的西方所定下的豫约的完成;这就是说,一种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生长起来了,这种文学,它的浩大就如俄国的大原野,它的清新与不羁则如苏联的新青年。凡在青年的俄国作家们的作品中不过是一种豫示与胚胎的(新的观点,从一个完全反常的,新的方面来观察问题,那新的描写),在唆罗诃夫这部小说里都得到十分的发展了。这部小说为了它那构想的伟大,生活的多样,描写的动人,使我们记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来。我们紧张地盼望着续卷的出现。”德译的续卷,是今年秋天才出现的,但大约总还须再续,因为原作就至今没有写完。这一译本,即出于OlgaHalpern德译本第一卷的上半,所以“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的事,在这里还不能看见。然而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但能否实现,却要看这古国的读书界的魄力而定了。 一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静静的顿河》(1)。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萧洛霍夫作,共四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九年。贺非(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的译本是第一卷的上半部,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即萧洛霍夫(M.A.HTTpTN),文中作唆罗诃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3〕珂刚又译戈庚,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60〕。〔4〕《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指第一卷的一、二、三部。〔5〕OlgaHalpern奥尔加g哈尔培恩,德国作家玻丁场。校酰纾幔簦悖*ov布加乔夫(c.i.ljkH]eCN,约1742—1775)J?耸兰投砉?┟衿鹨宓牧煨洹#樱簦*nkoRasin,斯捷潘g拉辛(`VMFHqHoJU,?—1671),十七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拢酰欤幔觯椋睿?祭?模╪._.GjHNJU,约1660—1708),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哥萨*伺┟衿义的领导者。 〔7〕华斯珂普(1900—1955)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一九二八年迁居德国,用德语写作。 #p#副标题#e#
433 0 0
鲁迅
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470 0 0
张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