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之余 看过了《第三种人的“推”》〔2〕,使我有所感:的确,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三十年前,我也常坐长江轮船的统舱,却还没有这样的“推”得起劲。 那时候,船票自然是要买的,但无所谓“买铺位”,买的时候也有,然而是另外一回事。假如你怕占不到铺位,一早带着行李下船去罢,统舱里全是空铺,只有三五个人们。但要将行李搁下空铺去,可就窒碍难行了,这里一条扁担,那里一束绳子,这边一卷破席,那边一件背心,人们中就跑出一个人来说,这位置是他所占有的。但其时可以开会议,崇和平,买他下来,最高的价值大抵是八角。假如你是一位战斗的英雄,可就容易对付了,只要一声不响,坐在左近,待到铜锣一响,轮船将开,这些地盘主义者便抓了扁担破席之类,一溜烟都逃到岸上去,抛下了卖剩的空铺,一任你悠悠然搁上行李,打开睡觉了。倘或人浮于铺,没法容纳,我们就睡在铺旁,船尾,“第三种人”是不来“推”你的。只有歇在房舱门外的人们,当账房查票时却须到统舱里去避一避。 至于没有买票的人物,那是要被“推”无疑的。手续是没收物品之后,吊在桅杆或什么柱子上,作要打之状,但据我的目击,真打的时候是极少的,这样的到了最近的码头,便把他“推”上去。据茶房说,也可以“推”入货舱,运回他下船的原处,但他们不想这么做,因为“推”上最近的码头,他究竟走了一个码头,一个一个的“推”过去,虽然吃些苦,后来也就到了目的地了。 古之“第三种人”,好像比现在的仁善一些似的。 生活的压迫,令人烦冤,胡涂中看不清冤家,便以为家人路人,在阻碍了他的路,于是乎“推”。这不但是保存自己,而且是憎恶别人了,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 我并非眷恋过去,不过说,现在“推”的工作已经加紧,范围也扩大了罢了。但愿未来的阔人,不至于把我“推”上“反动”的码头去——则幸甚矣。 七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申报·自由谈》。 〔2〕《第三种人的“推”》载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作者署名达伍。他所说的“第三种人”,是指鲁迅在《推》中所说的“洋大人”和“上等”华人以外的另一种人。达伍的文中说:“这种人,既非‘上等’,亦不便列作下等。然而他要帮闲‘上等’的来推‘下等’的。”又举长江轮船上的情形为例说:“买了统舱票的要被房舱里的人推,单单买了船票,而不买床位的要被无论那一舱的人推,推得你无容身之地。至于连船票也买不起的人,就直率了当,推上岸或推下水去。万一船开了,才被发现,就先在你身上穷搜一遍,在衣角上或裤腰带里搜出一毛两毛,或十几枚铜元,尽数取去,充作船费,然后把你推下船底的货舱了事。……这些事,都由船上的‘帮闲’者们来干,使用的是‘第三种推’法。” #p#副标题#e#
297 0 0
鲁迅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382 0 0
白居易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1] 江城如画里,[2]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3]双桥落彩虹。[4]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5]临风怀谢公。[6]
336 0 0
李白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302 0 0
中华文学
高斋长对酒,下客亦沾鱼。不为江南去,还来郡北居。
417 0 0
张祜
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 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 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
410 0 0
谭用之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象口吹香毾bG暖, 七星挂城闻漏板。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梦入家门上沙渚, 天河落处长洲路。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389 0 0
李贺
君心节直更心虚。移植并庭除。好在红蕖相映,卷帘如见吴姝。 清风明月,君无我弃,我不君疏。况有骚人墨客,时来同醉兵厨。
287 0 0
王之道
贫病无疏我与君,不知何事久离群。鹿裘共弊同为客, 龙阙将移拟献文。空馆夕阳鸦绕树,荒城寒色雁和云。 不堪吟断边笳晓,叶落东西客又分。
388 0 0
马戴
此身会逐白云去,未洗尘缨还自伤。 今夜幸逢清净境,满庭秋月对支郎。
322 0 0
权德舆
天阁英游,内朝密侍,当世荣遇。汉守分麾,尧庭请瑞,方面凭心膂。风驰千骑,云拥双旌,向晓洞开严署。拥朱轓、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吴王旧国,今古江山秀异,人烟繁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且乘闲、孙阁长开,融尊盛举。
317 0 0
柳永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333 0 0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286 0 0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350 0 0
王昌龄
可叹浮尘子,纤埃喻此微。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 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但觉皮肤憯,安知琐细来。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 暗啮堪销骨,潜飞有祸胎。然无防备处,留待雪霜摧。
418 0 0
元稹
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 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 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散, 篙蹙兰舟片段随。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359 0 0
李郢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暗闻弦管九天上, 宫漏沉沉清吹繁。才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 玉笼金琐养黄口,探雏取卵伴王孙。分曹六博快一掷, 迎欢先意笑语喧。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市宿桃根。相逢杯酒一言失, 回朱点白闻至尊。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朝欢暮戚如掌翻。椒房宠移子爱夺, 一夕秋风生戾园。徒用黄金将买赋,宁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欲求四老张丞相, 南山如天不可上。
305 0 0
李益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370 0 0
谢朓
豆花轻雨霁,更七日、是中秋。记分野三台,家山双阙,孕秀名流。平生佐时大略,有忠勤、一念等伊周。十载清风楚泽,三年明月扬州。 须知万灶出貔貅。智勇迈前猷。自向来捣颖,□番平海,胆落毡裘。红_指关定洛,看春融、喜色动宸旒。著取斑衣绣衮,揭开玉字金瓯。
张榘
门掩黄昏,画堂人寂,暮雨乍收残暑。帘卷疏星门户悄,隐隐严城钟鼓。空街烟暝半开,斜日朦胧,银河澄淡风凄楚。还是凤楼人远,桃源无路。 惆怅夜久星繁,碧空望断,玉箫声在何处。念谁伴、茜裙翠袖,共携手、瑶台归去。对修竹、森森院宇。曲屏香暖凝沈炷。问对酒当歌,情怀记得刘郎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