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文 但我在那《为翻译辩护》中,所希望于批评家的,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而穆木天先生所实做的是第一句。以后呢,可能有别的批评家来做其次的文章,想起来真是一个大疑问。 所以我要再来补充几句:倘连较好的也没有,则指出坏的译本之后,并且指明其中的那些地方还可以于读者有益处。 此后的译作界,恐怕是还要退步下去的。姑不论民穷财尽,即看地面和人口,四省是给日本拿去了,一大块在水淹,一大块在旱,一大块在打仗,只要略略一想,就知道读者是减少了许许多了。因为销路的少,出版界就要更投机,欺骗,而拿笔的人也因此只好更投机,欺骗。即有不愿意欺骗的人,为生计所压迫,也总不免比较的粗制滥造,增出些先前所没有的缺点来。走过租界的住宅区邻近的马路,三间门面的水果店,晶莹的玻璃窗里是鲜红的苹果,通黄的香蕉,还有不知名的热带的果物。但略站一下就知道:这地方,中国人是很少进去的,买不起。我们大抵只好到同胞摆的水果摊上去,化几文钱买一个烂苹果。 苹果一烂,比别的水果更不好吃,但是也有人买的,不过我们另外还有一种相反的脾气:首饰要“足赤”,人物要“完人”。一有缺点,有时就全部都不要了。爱人身上生几个疮,固然不至于就请律师离婚,但对于作者,作品,译品,却总归比较的严紧,萧伯纳坐了大船〔2〕,不好;巴比塞〔3〕不算第一个作家,也不好;译者是“大学教授,下职官员”〔4〕,更不好。好的又不出来,怎么办呢?我想,还是请批评家用吃烂苹果的方法,来救一救急罢。 我们先前的批评法,是说,这苹果有烂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抛掉。然而买者的金钱有限,岂不是大冤枉,而况此后还要穷下去。所以,此后似乎最好还是添几句,倘不是穿心烂,就说:这苹果有着烂疤了,然而这几处没有烂,还可以吃得。这么一办,译品的好坏是明白了,而读者的损失也可以小一点。 但这一类的批评,在中国还不大有,即以《自由谈》所登的批评为例,对于《二十世纪之欧洲文学》,就是专指烂疤的;记得先前有一篇批评邹韬奋〔5〕先生所编的《高尔基》的短文,除掉指出几个缺点之外,也没有别的话。前者我没有看过,说不出另外可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后者却曾经翻过一遍,觉得除批评者所指摘的缺点之外,另有许多记载作者的勇敢的奋斗,胥吏的卑劣的阴谋,是很有益于青年作家的,但也因为有了烂疤,就被抛在筐子外面了。 所以,我又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这正如“拾荒”一样,是很辛苦的,但也必要,而且大家有益的。 九月十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十四日《申报·自由谈》。〔2〕萧伯纳于一九三三年乘英国皇后号轮船周游世界,二月十七日途经上海。 〔3〕巴比塞(H.Barbusse,1873—1935)法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火线》、《光明》及《斯大林传》等。 〔4〕“大学教授,下职官员”这是邵洵美在《十日谈》杂志第二期(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发表的《文人无行》一文中的话:“大学教授,下职官员,当局欠薪,家有儿女老少,于是在公余之暇,只得把平时借以消遣的外国小说,译一两篇来换些稿费……。”〔5〕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江西余江人,政论家、出版家。曾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著有《萍踪寄语》等书。《高尔基》(原书名《革命文豪高尔基》)是他根据美国康恩所著的《高尔基和他的俄国》一书编译而成,一九三三年七月上海生活书店出版。这里所谈的批评,是指林翼之的《读〈高尔基〉》一文,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七日《申报·自由谈》。 #p#副标题#e#
314 0 0
鲁迅
秋风雁又归,边信一何早。揽衣出门望,落叶满长道。 一从秉箕帚,十载孤怀抱。可堪日日醉宠荣, 不说思君令人老。
410 0 0
中华文学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乡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 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 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457 0 0
孟宾于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462 0 0
辛弃疾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307 0 0
龙兴白水汉兴符,圣主时乘运斗枢。岸上丰茸五花树, 波中的皪千金珠。操环昔闻迎夏启,发匣先来瑞有虞。 风色云光随隐见,赤云神化象江湖。
373 0 0
崔日用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549 0 0
李清照
野杏抟枝熟,戎葵抱叶开。村村箫鼓画船回。客里不知时节、又相催。 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去年今日共传杯。应捻榴花独立、望归来。
362 0 0
韩元吉
万花如绣。淑景熏晴昼。一曲齐称千岁寿。欢拥两行红袖。 当年西府横翔。急流稳上仙乡。笑阅石番溪日月,行看尚父鹰扬。
328 0 0
灵境信幽绝,芳时重暄妍。再来及兹胜,一遇非无缘。 万木柔可结,千花敷欲然。松间鸣好鸟,竹下流清泉。 石壁开精舍,金光照法筵。真空本自寂,假有聊相宣。 复此灰心者,仍追巢顶禅。简书虽有畏,身世亦相捐。
张九龄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349 0 0
佚名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 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讵知吴会影,长抱穀城文。
316 0 0
骆宾王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397 0 0
贾岛
宦情羁思共凄凄,[2] 春半如秋意转迷。[3]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4]
396 0 0
柳宗元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
418 0 0
崔道融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376 0 0
韦应物
二分春是雨,采香径、绿阴铺。正私语晴蛙,于飞晚燕,闲掩纹疏。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啼鴂初闻院宇,钓船犹系菰蒲。 林逋。树老山孤。浑忘却、隐西湖。叹扇底歌残,蕉间梦醒,难寄中吴。秋痕尚悬鬓影,见莼丝、依旧也思鲈。粘壁蜗涎几许,清风只在樵渔。
473 0 0
张炎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306 0 0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326 0 0
刘长卿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317 0 0
刘商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