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仙仗在咸阳,洛水东流出建章。 野老至今犹望幸,离宫秋树独苍苍。
408 0 0
中华文学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 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441 0 0
恻恻复恻恻,逐臣返乡国。前事难重论,少年不再得。 泥涂绛老头班白,炎瘴灵均面黎黑。六年不死却归来, 道著姓名人不识。
472 0 0
白居易
猗若清庙,肃肃荧荧。国荐严祀,坤兴淑灵。 有几在室,有乐在庭。临兹孝享,百禄惟宁。
388 0 0
徐彦伯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424 0 0
贯休
金殿试回新折桂,将军留辟向江城。 思量一醉犹难得,辜负扬州管记名。
415 0 0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528 0 0
张祜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456 0 0
李清照
近来在《小说月报》〔2〕上看见《小说的研究》〔3〕这一篇文章里,有“《唐人说荟》一书为唐人小说之中心”的话,这诚然是不错的,因为我们要看唐人小说,实在寻不出第二部来了。然而这一部书,倘若单以消闲,自然不成问题,假如用作历史的研究的材料,可就误人很不浅。我也被这书瞒过了许多年,现在觉察了,所以要趁这机会来揭破他。 《唐人说荟》也称为《唐代丛书》,早有小木板,现在却有了石印本了,然而反加添了许多脱落,误字,破句。全书分十六集,每集的书目都很光怪陆离,但是很荒谬,大约是书坊欺人的手段罢。只是因为是小说,从前的儒者是不屑辩的,所以竟没有人来掊击,到现在还是印而又印,流行到“不亦乐乎”。 我现在略举些他那胡闹的例:一是删节。从第一集《隋唐嘉话》到第六集《北户录》〔4〕止三十九种书,没有一种完全,甚而至于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此后还不少。 二是硬派。如《洛中九老会》,《五木经》,《锦裙记》〔5〕等,都不过是各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不成为一部书,他却硬将他们派作一种。 三是乱分。如《诺皋记》,《支诺皋》,《肉攫部》,《金刚经鸠异》,都是《酉阳杂俎》〔6〕中的一篇,他却分为四种,又别出一种《酉阳杂俎》。又如《花九锡》,《药谱》,《黑心符》,都是《清异录》〔7〕中的一条,他却算作三种。 四是乱改句子。如《义山杂纂》〔8〕中,颇有当时的俗语,他不懂了,便任意的改篡。 五是乱题撰人。如《幽怪录》是牛僧孺做的,他却道王恽。〔9〕《枕中记》是沈既济做的,他却道李泌。〔10〕《迷楼记》《海山记》《开河记》不知撰人,或是宋人所作,他却道韩翭。〔11〕 六是妄造书名而且乱题撰人。如什么《雷民传》,《垅上记》,《鬼冢志》之类,全无此书,他却从《太平广记》〔12〕中略抄几条,题上段成式褚遂良〔13〕等姓名以欺人。此外还不少。最误人的是题作段成式做的《剑侠传》〔14〕,现在几乎已经公认为一部真的完书了,其实段成式何尝有这著作。 七是错了时代。如做《太真外传》的乐史〔15〕是宋人,他却将他收入《唐人说荟》里,做《梅妃传》的人提起叶少蕴,〔16〕一定也是宋人,他却将撰人题为曹邺〔17〕,于是害得以目录学自豪的叶德辉〔18〕也将这两种收入自刻的《唐人小说》里去了。其余谬点还多,讲起来话太长,就此中止了。 然而这胡闹的下手人却不是《唐人说荟》,是明人的《古今说海》和《五朝小说》〔19〕,还有清初的假《说郛》〔20〕也跟着,《说荟》只是采取他们的罢了。那些胡闹祖师都是旧板,现已归入宝贝书类中,我们无力购阅,倒不必怕为其所惑的。目下可恶的就只是《唐人说荟》。 为避免《说荟》之祸起见,我想出一部书来,就是《太平广记》。这书的不佳的小板本,不过五元而有六十多本,南边或者更便宜。虽有错字,但也无法,因为再好便是明板,又是宝贝之类,非我辈之力所能得了。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在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月三日《晨报副刊》“文艺谈”栏,署名风声。 《唐人说荟》,笔记小说丛书,原有明末桃源居士辑本,共收一四四种;清代乾隆时山阴陈世熙(莲塘居士)又从《说郛》等书中补入二十种,编成二十卷。后来坊刻本有的改名为《唐代丛书》。〔2〕《小说月报》文学月刊,一九一○年八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最初由恽铁樵主编,一九一八年一月起由王蕴章(西神)接编,成为鸳鸯蝴蝶派主要刊物之一。一九二一年一月第十二卷第一期起,由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主编,内容大加改革,成为倡导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一九二三年第十四卷起,改由郑振铎主编。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出至第二十二卷第十二期停刊。 〔3〕《小说的研究》瞿世英所作文学论文,连载于《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七期至第九期(一九二二年七月至九月)。〔4〕《隋唐嘉话》唐代刘輖著,三卷。主要记载唐人言行、故事。《北户录》,唐代段公路著,三卷。主要记述岭南风土物产。〔5〕《洛中九老会》《唐人说荟》署白居易作,按《白居易集》中有《九老图诗并序》一篇。《五木经》,唐代李翱所写的一篇记述古代樗蒲游戏的文章,见《李文公集》卷十八。《锦裙记》,唐代陆龟蒙所写的一篇记述李尹所藏古锦裙的杂记,见《笠泽丛书》卷四,题为《记锦裙》。 〔6〕《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著,二十卷,又续集十卷。《诺皋记》,见该书卷十四、十五,《支诺皋》,见《续集》卷一、二、三,皆述怪异故事。《肉攫部》见卷十二,记述养鹰方法。《金刚经鸠异》,见《续集》卷七,记述金刚经灵异故事。 〔7〕#p#副标题#e#
407 0 0
鲁迅
南北飞山雪,万片寄相思。东西曲流水,千声泻别离。 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翻羡家林赏,世人那得知。
455 0 0
李洞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 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474 0 0
崔涂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422 0 0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兰桡举,水文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 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 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 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倾绿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轻浪里, 闲游戏,夹岸荔支红蘸水。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 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沙月静,水烟轻,芰荷香里夜船行。绿鬟红脸谁家女, 遥相顾,缓唱棹歌极浦去。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 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拢云髻,背犀梳,焦红衫映绿罗裾。越王台下春风暖, 花盈岸,游赏每邀邻女伴。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 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齐棹急, 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云髻重,葛衣轻,见人微笑亦多情。拾翠采珠能几许, 来还去,争及村居织机女。 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拦棹声齐罗袖敛, 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双髻坠,小眉弯,笑随女伴下春山。玉纤遥指花深处, 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 红豆蔻,紫玫瑰,谢娘家接越王台。一曲乡歌齐抚掌, 堪游赏,酒酌螺杯流水上。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 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 酤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421 0 0
李珣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 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 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484 0 0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干轻。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428 0 0
齐己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江枫。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 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吟罢慵回首,此情谁与同。
436 0 0
位高名重不堪疑,恳让仪同帝亦知。 不学常流争进取,却忧门有二台司。
410 0 0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485 0 0
【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1] 不知何人劫义公。[2] 劫义公,在高堂下,[3] 交钱百万两走马。[4] 两走马,亦诚难, 顾见追吏心中恻。[5] 心中恻,血出漉,[6] 归告我家卖黄犊。
566 0 0
两汉乐府
时光飞逝,白马过隙。2019高考如约而至,距离我的那年高考也已有二十岁的年份。烈日的阳光,斑驳的光影,仿佛又把我拉进了在宽窄巷子的学堂里最后冲刺的时光。 高中即将毕业,意味着每个人将为人生方向的开启选好时光的阀门,单纯的学历生涯即将告一段落。课堂上朗朗整齐的晨读和起立,行礼的流程将渐行远去。它是青春懵懂的里程,也是最为单纯的诗书礼仪,课桌黑板走廊都将记录这里每个人在经历人生的最后一课,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 记得1999年炙热的炎夏,当年的二十八中还隐藏在老成都皇城宽窄巷子里面,距离高考还有一周,同学们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忙碌的复习节奏,三三两两,甚至结伴到学校周围看看能不能捡到老皇城留下的一砖半瓦,为自己这里的高中学涯留点念想。 还记得是用过学校食堂的午餐,在最后一节考前动员课上完以后,大家就会各自回到家中,为最后到来的大考最最后的准备。课堂的气氛很是轻松,甚至我和我的同桌还在讨论中午学校食堂红椒肉丝的白糖是否搁多了,随着班主任走进教室,踏上讲台,一如既往地喊道:上课!接着就是值日生的“起立敬礼老师好”的三重奏,最后一节课的师生礼仪完毕后,班主任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撰写了四个大字“勇往直前”,语重心长的寄语和感慨在此不表,大家彼此默契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记事本开始彼此留言签名,数言珍语,寥寥几笔都赫然纸上。 人生最后一堂课,没有习题的讲解和紧张备考的威严氛围。三年同窗,彼此单纯的朝夕相处和课桌校园间的点滴生活早已让这个班级凝成了一片经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不求桃李满天下,只愿每人福满多。”班主任最后这句话至今印刻脑海。二十载已过,当时班主任的心境早已能够理解,也希望每年高考时,同学志愿看天下! 编辑推荐:更多高考满分作文
387 0 0
小文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