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354 0 0
韩愈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 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419 0 0
赵嘏
【屏风曲】 蝶栖石竹银交关,水凝绿鸭琉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绾带新承欢。[1] 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398 0 0
李贺
廉枫到了香港,他见的九龙是几条盘错的运货车的浅轨,似乎有头有尾,有中段,也似乎有隐现的爪牙,甚至在火车头穿度那栅门时似乎有迷漫的云气。中原的念头,虽则有广九车站上高标的大钟的暗示,当然是不能在九龙的云气中幸存。这在事实上也省了许多无谓的感慨。因此眼看着对岸,屋宇像樱花似盛开着的一座山头,如同对着希望的化身,竟然欣欣的上了渡船。从妖龙的脊背上过渡到希望的化身去。 富庶,真富庶,从街角上的水果摊看到中环乃至上环大街的珠宝店;从悬挂得如同Banyan①树一般繁衍的腊食及海味铺看到穿着定阔花边艳色新装走街的粤女;从石子街的花市看到饭店门口陈列着“时鲜”的花狸金钱豹以及在浑水盂内倦卧着的海狗鱼,唯一的印象是一个不容分析的印象:浓密,琳琅。琳琅琳琅,廉枫似乎听得到钟磐相击的声响。富庶,真富庶。 ①Banyan,榕树。 但看香港,至少玩香港少不了坐吊盘车上山去一趟。这吊着上去是有些好玩。海面,海港,海边,都在轴辘声中继续的往下沉。对岸的山,龙蛇似盘旋着的山脉,也往下沉,但单是直落的往下沉还不奇,妙的是一边你自身凭空的往上提,一边绿的一角海,灰的一陇山,白的方的房屋,高直的树,都怪相的一头吊了起来结果是像一幅画斜提着看似的。同时这边的山头从平放的馒头变成侧竖的,山腰里的屋子从横刺里倾斜了去,相近的树木也跟着平行的来。怪极了。原来一个人从来不想到他自己的地位也有不端正的时候;你坐在吊盘车里只觉得眼前的事物都发了疯,倒竖了起来。 但吊盘车的车里也有可注意的。一个女性在廉枫的前几行椅座上坐着。她满不管车外拿大顶的世界,她有她的世界。她坐着,屈着一支腿,脑袋有时枕着椅背,眼向着车顶望,一个手指含在唇齿间。这不由人不注意。她是一个少妇与少女间的年轻女子。这不由人不注意,虽则车外的世界都在那里倒竖着玩。 她在前面走。上山。左转弯,右转弯,宕一个。山腰的弧线,她在前面走。沿着山堤,靠着岩壁,转入Aloe①丛中,绕着一所房舍,抄一折小径,拾几级石磴,她在前面走。如其山路的姿态是婀娜,她的也是的。灵活的山的腰身,灵活的女人的腰身。浓浓的折叠着,融融的松散着。肌肉的神奇!动的神奇!
379 0 0
徐志摩
江花岸草晚萋萋,公子王孙思合迷。无主园林饶采伐, 忘情鸥鸟恣高低。长江月上鱼翻鬣,荒圃人稀獭印蹄。 何事斜阳再回首,休愁离别岘山西。
373 0 0
中华文学
中峰云暗雨霏霏,水涨花塘未得归。 心忆琼枝望不见,几回虚湿薜萝衣。
360 0 0
权德舆
底事秋英色厌黄。喜行春令借红妆。谢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搀先九日香。陶令骇观须把酒,崔生瞥见误成章。蜂情蝶思兼迷了,采蕊还如媚景忙。
362 0 0
千叠云峰万顷湖,白波分去绕荆吴。 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
409 0 0
薛涛
【楚狂接舆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也不可待。 往事不可追也。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祸重乎地。 莫之知避。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迷阳迷阳。 无伤吾行。吾行却曲。 无伤吾足。
442 0 0
先秦无名氏
大道谅无外,会越自登真。丹元子何索,在己莫问邻。 蒨璨玉琳华,翱翔九真君。戏掷万里火,聊召六甲旬。 瑶简被灵诰,持符开七门。金铃摄群魔,绛节何兟兟。 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春。三山诚迥视,九州扬一尘。 我本玄元胄,禀华由上津。中迷鬼道乐,沉为下土民。 托质属太阴,炼形复为人。誓将覆宫泽,安此真与神。 龟山有慰荐,南真为弥纶。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 科车遏故气,侍香传灵氛。飘飖被青霓,婀娜佩紫纹。 林洞何其微,下仙不与群。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 荆芜既以薙,舟壑永无湮。相期保妙命,腾景侍帝宸。
457 0 0
李商隐
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习俗相沿,以为佳话,故伎家故事,文人间亦著之篇章,今尚存者有崔令钦《教坊记》及孙棨《北里志》〔1〕。自明及清,作者尤夥,明梅鼎祚之《青泥莲花记》〔2〕,清余怀之《板桥杂记》〔3〕尤有名。是后则扬州,吴门,珠江,上海诸艳迹,皆有录载; 〔4〕且伎人小传,亦渐侵入志异书类中,然大率杂事琐闻,并无条贯,不过偶弄笔墨,聊遣绮怀而已。若以狭邪中人物事故为全书主干,且组织成长篇至数十回者,盖始见于《品花宝鉴》〔5〕,惟所记则为伶人。 明代虽有教坊,而禁士大夫涉足,亦不得挟妓,然独未云禁招优。达官名士以规避禁令,每呼伶人侑酒,使歌舞谈笑;有文名者又揄扬赞叹,往往如狂酲,其流行于是日盛。清初,伶人之焰始稍衰,后复炽,渐乃愈益猥劣,称为“像姑”,流品比于娼女矣。《品花宝鉴》者,刻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即以叙乾隆以来北京优伶为专职,而记载之内,时杂猥辞,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俗,并陈妍媸,固犹劝惩之意,其说与明人之凡为“世情书”者略同。至于叙事行文,则似欲以缠绵见长,风雅为主,而描摹儿女之书,昔又多有,遂复不能摆脱旧套,虽所谓上品,即作者之理想人物如梅子玉杜琴言辈,亦不外伶如佳人,客为才子,温情软语,累牍不休,独有佳人非女,则他书所未写者耳。其叙“名且”杜琴言往梅子玉家问病时情状云: 却说琴言到梅宅之时,心中十分害怕,满拟此番必有一场羞辱。及至见过颜夫人之后,不但不加呵责,倒有怜恤之心,又命他去安慰子玉,却也意想不到,心中一喜一悲。但不知子玉病体轻重,如何慰之?只好遵夫人之命,老着脸走到子玉房里。见帘帏不卷,几案生尘,一张小楠木床挂了轻绡帐。云儿先把帐子掀开,叫声“少爷,琴言来看你了”。子玉正在梦中,模模糊糊应了两声。琴言就坐在床沿,见那子玉面庞黄瘦,憔悴不堪。 琴言凑在枕边,低低叫了一声,不绝泪涌下来,滴在子玉的脸上。只见子玉忽然呵呵一笑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子玉吟了之后,又接连笑了两笑。琴言见他梦魔如此,十分难忍,在子玉身上掀了两掀,因想夫人在外,不好高叫,改口叫声“少爷”。子玉犹在梦中想念,候到七月七日,到素兰处,会了琴言,三人又好诉衷谈心,这是子玉刻刻不忘,所以念出这两句唐曲来。魂梦既酣,一时难醒,又见他大笑一会,又吟道: “我道是黄泉碧落两难寻,……” 歌罢,翻身向内睡着。琴言看他昏到如此,泪越多了,只好呆怔怔看着,不好再叫。……(第二十九回) 《品花宝鉴》中人物,大抵实有,就其姓名性行,推之可知。惟梅杜二人皆假设,字以“玉”与“言”者,即“寓言”之谓,盖著者以为高绝,世已无人足供影射者矣。书中有高品,则所以自况,实为常州人陈森书(作者手稿之《梅花梦传奇》上,自署毘陵陈森,则“书”字或误衍),号少逸,道光中寓居北京,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然又中辍,出京漫游,己酉(一八四九)自广西复至京,始足成后半,共六十回,好事者竞相传钞,越三年而有刻本(杨懋建《梦华琐簿》)。 至作者理想之结局,则具于末一回,为名士与名旦会于九香园,画伶人小像为花神,诸名士为赞;诸伶又书诸名士长生禄位,各为赞,皆刻石供养九香楼下。时诸伶已脱梨园,乃“当着众名士之前”,熔化钗钿,焚弃衣裙,将烬时,“忽然一阵香风,将那灰烬吹上半空,飘飘点点,映着一轮红日,像无数的花朵与蝴蝶飞舞,金迷纸醉,香气扑鼻,越旋越高,到了半天,成了万点金光,一闪不见”云。 其后有《花月痕》十六卷五十二回,题“眠鹤主人编次”,咸丰戊午年(一八五八)序,而光绪中始流行。其书虽不全写狭邪,顾与伎人特有关涉,隐现全书中,配以名士,亦如佳人才子小说定式。略谓韦痴珠韩荷生皆伟才硕学,游幕并州,极相善,亦同游曲中,又各有相眷妓,韦者曰秋痕,韩者曰采秋。韦风流文采,倾动一时,而不遇,困顿羁旅中;秋痕虽倾心,亦终不得嫁韦。已而韦妻先殁,韦亦寻亡,秋痕殉焉。韩则先为达官幕中上客,参机要,旋以平寇功,由举人保升兵科给事中,复因战绩,累迁至封侯。采秋久归韩,亦得一品夫人封典。班师受封之后,“高宴三日,自大将军以至走卒,无不雀忭。”(第五十回)而韦乃仅一子零丁,扶棺南下而已。其布局盖在使升沉相形,行文亦惟以缠绵为主,但时复有悲凉哀怨之笔,交错其间,欲于欢笑之时,并见黯然之色,而诗词简启,充塞书中,文饰既繁,情致转晦。符兆纶〔6〕评之云,“词赋名家,却非说部当行,其淋漓尽致处,亦是从词赋中发泄出来,哀感顽艳。……”虽稍谀,然亦中其失。至结末叙韩荷生战绩,忽杂妖异之事,则如情话未央,突来鬼语,尤为通篇芜累矣。 ……采秋道,“……妙玉称个‘槛外人’,宝玉称个‘槛内人’;妙玉住的是栊翠庵,宝玉住的是怡红院。…… 书中先说妙玉怎样清洁,宝玉常常自认浊物。不见将来清者转浊,浊者极清?”痴珠叹一口气,高吟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随说道#p#副标题#e#
504 0 0
鲁迅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 歌宛转,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日已暮,长檐鸟应度。此时望君君不来, 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 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286 0 0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386 0 0
五十年天子,离宫旧粉墙。登封时正泰,御宇日初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举戎轻甲胄,馀地取河湟。 道帝玄元祖,儒封孔子王。因缘百司署,丛会一人汤。 渭水波摇绿,秦山草半黄。马头开夜照,鹰眼利星芒。 下箭朱弓满,鸣鞭皓腕攘。畋思获吕望,谏祇避周昌。 兔迹贪前逐,枭心不早防。几添鹦鹉劝,频赐荔支尝。 月锁千门静,天高一笛凉。细音摇翠佩,轻步宛霓裳。 祸乱根潜结,升平意遽忘。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外戚心殊迫,中途事可量。雪埋妃子貌,刃断禄儿肠。 近侍烟尘隔,前踪辇路荒。益知迷宠佞,惟恨丧忠良。 北阙尊明主,南宫逊上皇。禁清馀凤吹,池冷映龙光。 祝寿山犹在,流年水共伤。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雀卵遗雕栱,虫丝罥画梁。紫苔侵壁润,红树闭门芳。 守吏齐鸳瓦,耕民得翠珰。欢康昔时乐,讲武旧兵场。 暮草深岩霭,幽花坠径香。不堪垂白叟,行折御沟杨。
433 0 0
张祜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325 0 0
李白
磬圆树杪,舟乱柳津,斜阳又满东角。可是暮情堪剪,平分付烟郭。西风影,吹易薄。认满眼、脆红先落。算惟有,塔起金轮,千载如昨。谁信涌金楼,此际凭阑,人共楚天约。准拟换樽陪月,缯空卷尘幕。飞鸿倦,低未泊。斗倒指、数来还错。笑声里,立尽黄昏,刚道秋恶。
330 0 0
【株昭】 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 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铅刀历御兮,顿弃太阿。 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蹇驴服驾兮,无用日多。 修洁处幽兮,贵宠沙劘。 凤皇不翔兮,鹑鴳飞扬。 乘虹骖□□兮,载云变化。 鹪明□开路兮,後属青蛇。 步骤桂林兮,超骧卷阿。 丘陵翔舞兮,溪谷悲歌。 神章灵篇兮,赴曲相和。 余私娱兹兮,孰哉复加加。 还顾世俗兮,坏败罔罗。 卷佩将逝兮,涕流滂沲。 乱曰: 皇门开兮照下土,株秽除兮兰芷睹。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舜摄兮昭尧绪, 孰能若兮原为辅?
388 0 0
诏下酂侯幕,征贤宠上勋。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393 0 0
皎然
能得几时留,王事催人去。翠荡涵空酒满船,苦要留人住。 身世两悠悠,飘泊知何许。但得心亲志合时,都是相逢处。
301 0 0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 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 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403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