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457 0 0
朱庆馀
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神鸦乱噪黄陵近, 候雁斜沉梦泽空。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568 0 0
曹松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439 0 0
卢纶
早接清班登玉陛,同承别诏直金銮。凤巢阁上容身稳, 鹤锁笼中展翅难。流落多年应是命,量移远郡未成官。 惭君独不欺憔悴,犹作银台旧眼看。
427 0 0
白居易
宿雨潜回海宇春。晓风徐散日边云。熙熙人意一番新。 破睡海棠能媚客,舞风垂柳似招人。春衫归去马蹄轻。
354 0 0
中华文学
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 潇洒主人静,夤缘芳径幽。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416 0 0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348 0 0
佚名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356 0 0
向子諲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443 0 0
綦毋潜
天子忧剧县,寄深华省郎。纷纷风响珮,蛰蛰剑开霜。 旧事笑堆案,新声唯雅章。谁言百里才,终作横天梁。 江鸿耻承眷,云津未能翔。徘徊尘俗中,短毳无辉光。
480 0 0
孟郊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513 0 0
列御寇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423 0 0
毛文锡
诗成呵手。欲写已输君赋就。寒粟生肤。一盏浇肠可得无。 回风弄巧。比似婆娑尤敏妙。似个人人。嗅认梅花孰是真。
352 0 0
王之道
师子座中香已发,西方佛偈南僧说。 惠风吹尽六条尘,清净水中初见月。
428 0 0
施肩吾
经国谋猷,补天气力,岳祗来佐兴运。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清台占象,见壁月、珠星明润。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 勋共德、继增篆鼎。今共古、问谁比并。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映采服、朱颜青鬓。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
384 0 0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413 0 0
孟浩然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385 0 0
韩愈
叹息襟怀无定分,当时怨来归又恨。不知愁怨情若何, 似有锋铓扰方寸。悲欢并行情未快,心意相尤自相问。 不缘生得天属亲,岂向仇雠结恩信。
357 0 0
刘商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哀有馀,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331 0 0
杜甫
大人先生们把“故宫古物”看得和命(当然不是小百姓的命)一般坚决南迁,无非因为“古物”价值不止“连城”,并且容易搬动,容易变钱的原故,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冷嘲热讽!我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居然从首都一家报纸上见到赞成“古物南迁”的社论;并且建议“武力制止反对”,“流血在所不辞”,请求政府“保持威信”,“贯彻政策”!这样的宏词高论,我实在不忍使它湮没无闻,因特不辞辛苦,抄录出来,献给大众:“……北平各团体之反对古物南迁,为有害北平将来之繁荣,此种自私自利完全蔑视国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团体竟敢说出,吾人殊服其厚颜无耻,彼等只为北平之繁荣,必须以数千年古物冒全被敌人劫夺而去之大危险,所见未免太小,使政府为战略关系,须暂时放弃北平,以便引敌深入,聚而歼之,则古物必被敌人劫夺而去,试问将来北平之繁荣何由维持,故不如先行迁移,俟打倒日本,北平安如泰山后,再行迁回,北平各团体自私自利,固可恶可耻,其无远虑,亦可怜也,其反对迁移之又一理由,则谓政府应先顾全土地,此言似是而实非,盖放弃一部分土地供敌人一时之占领,以歼灭敌人,然后再行恢复,古今中外,其例甚多,如一八一二年之役,俄人不但放弃莫斯科,且将莫斯科烧毁,以困拿破仑,欧战时,比利时,塞尔维亚,皆放弃全部领土,供敌人蹂躏,卒将强德击破,盖领土被占,只须不与敌人媾和,签字于割让条约,则敌人固无如该土何,至于故宫古物,若不迁移,设不幸北平被敌人占领,将古物劫夺而去,试问中国将何法以恢复之,行见中国文明结晶,供敌人战利品,可耻孰甚,……最后吾人奉告政府,政府迁移古物之政策,既已决定,则不论遇如何阻碍,应求其贯彻,若一经无见识无远虑之群愚反对,即行中止,政府威信何在,故吾主张严责张学良,使以武力制止反对运动,若不得已,虽流血亦所不辞……” 二月十三日,《申报》《自由谈》。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救国日报》一九三二年八月在南京创刊的反动报纸,龚德柏主办,一九四九年四月停刊。文中所引的话,原见一九三三年二月六日该报社论《为迁移故宫古物告政府》。 〔3〕张学良字汉卿,辽宁海城人。九一八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弃东北三省。“九一八”后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等职。 〔4〕战略家指国民党军事当局。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事发生后,他们屡令中国军队后撤,声称是“变更战略”,“引敌深入”,“并非战败”。 〔5〕上海和议一二八战事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坚持“不抵抗”政策,破坏十九路军的抗战行动,并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参预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屈膝投降的谈判,于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 〔6〕满洲国日本侵占东北后建立的傀儡政权。一九三二年三月在长春成立,以清废帝溥仪为“执政”;一九三四年三月改称“满洲帝国”,溥仪改为“皇帝”。 〔7〕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二○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它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并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形瓦解,一九四六年四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变后,它袒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8〕什么什么草案指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国联十九国委员会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调解中日争端的“决议草案”。一九三三年一月又据此草案修改为“德鲁蒙新草案”。这些草案明显地袒护日本,默认“满洲国”伪政权。 〔9〕什么什么委员的态度指参加国联十九国委员会的英国代表、外相西门的态度。他在国联会议的发言中屡次为日本侵略中国辩护,曾受到当时中国舆论界的谴责。 〔10〕行都在必要时政府暂时迁驻的地方;陪都,在首都以外另建的都城。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战事时于一月三十日仓皇决定“移驻洛阳办公”;三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又通过决议,正式定洛阳为行都,西安为陪都。同年十二月一日由洛阳迁回南京。 #p#副标题#e#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