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 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276 0 0
郎士元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 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 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 马上一声堪白首。
359 0 0
刘长卿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99 0 0
杜甫
烟柳春梢蘸晕黄。井阑风绰小桃香。觉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
312 0 0
贺铸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313 0 0
张元干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谿.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354 0 0
綦毋潜
十里蒹葭入薜萝,春风谁许暂鸣珂。相如渴后狂还减, 曼倩归来语更多。门枕碧溪冰皓耀,槛齐青嶂雪嵯峨。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403 0 0
许浑
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 惆怅楚宫云雨后,露啼花笑一年年。
366 0 0
韦庄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282 0 0
栖蟾
虽得苏方木,犹贪玳瑁皮。怀胎十个月,生下昆仑儿。 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 更著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
373 0 0
崔涯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337 0 0
武元衡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356 0 0
曹植
风急花飞昼掩门。一帘残雨滴黄昏。便无离恨也销魂。 翠被任熏终不暖,玉杯慵举几番温。个般情事与谁论。
317 0 0
中华文学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360 0 0
杜牧
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 好是绿窗风月夜,一杯摇荡满怀春。
320 0 0
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
364 0 0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 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361 0 0
皎然
金篆方圆一寸馀,可怜银艾未思渠。 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
349 0 0
皮日休
自从先生出了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广告之后,《京报副刊》上就登了关于这类的许多无聊的通信;如“年青妇女是否可算‘青年’”之类。这样无聊的文字,这样简单的脑筋,有登载的价值么?除此,还有前天的副刊上载有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亦是最无聊的一种,亦无登载的必要!《京报副刊》的篇幅是有限的,请先生宝贵它吧,多登些有价值的文字吧!兹寄上一张征求的表请收下。 十三,仲潜。 凡记者收到外间的来信,看完以后认为还有再给别人看看的必要,于是在本刊上发表了。例如廖仲潜先生这封信,我也认为有公开的价值,虽然或者有人(也许连廖先生自己)要把它认为“无聊的通信”。我发表“青年二字是否连妇女也包括在内?”的李君通信,是恐怕读者当中还有像李君一般怀疑的,看了我的答案可以连带的明白了。关于这层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答辩。至于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在记者个人的意见,是认为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文字的,所以特用了二号字的标题,四号字的署名,希望读者特别注意。因为鲁迅先生所攻击的两点,在记者也以为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不可不力求改革的。中国从翻译印度文字以来,似乎数千年中还没有人想过这样的怪思想,以为女人的名字应该用美丽的字眼,男人的名字的第一者应该用《百家姓》中的字,的确是近十年来的人发明的(这种办法在严几道时代还未通行),而近十年来的翻译文字的错误百出也可以算得震铄前古的了。至于这两点为什么要攻击,只要一看鲁迅先生的讽刺文字就会明白。他以中国“周家的小姐不另姓绸”去映衬有许多人用“玛丽亚”,“婀娜”,“娜拉”这些美丽字眼译外国女人名字之不当,以“吾家rky”一语去讥讽有许多人将无论那一国的人名硬用《百家姓》中的字作第一音之可笑,只这两句话给我们的趣味已经够深长够浓厚了,而廖先生还说它是“最无聊”的文字么?最后我很感谢廖先生热心的给我指导,还很希望其他读者如对于副刊有什么意见时不吝赐教。 伏园敬复。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京报副刊》。
260 0 0
鲁迅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352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