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远放歌声分白纻, 知传家学与青箱。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390 0 0
刘禹锡
野人药瓢天下绝,全如浑金割如月。彪炳文章智使然, 生成在我不在天。若言有物不由物,何意中虚道性全。 韦生能诗兼好异,获此灵瓢远相遗。仙侯玉帖人漫传, 若士青囊世何秘。一捧一开如见君,药盛五色香氛氲。 背上骊龙蟠不睡,张鳞摆颔生风云。世人强知金丹道, 默仙不成秽仙老。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 聊将系肘步何轻,便有三山孤鹤情。东方小儿乏此物, 遂令仙籍独无名。
433 0 0
皎然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498 0 0
卢肇
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核名理,开卷穷精义。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
344 0 0
权德舆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418 0 0
柳宗元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378 0 0
韦应物
看题锦绣报琼瑰,俱是人天第一才。 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须防有客星来。
429 0 0
白居易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 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
295 0 0
中华文学
独住西峰半,寻常欲下难。石多桐屐齾,香甚药花干。 荏苒新莺老,穷通亦自宽。髯参与短簿,始为一吟看。
392 0 0
贯休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412 0 0
张籍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离别、如今真个是。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各自个、供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寄。
359 0 0
程垓
“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文学产生”〔2〕这问题,还是半年前提出的,大家说了一通,没有结果。这问题自然还是存在,秋凉了,好像也真是到了“灯火倍可亲”〔3〕的时节,头脑一冷静,有几位作家便又记起这一个大问题来了。 八月三十日的《自由谈》上,浑人先生告诉我们道:“伟大的作品在废纸簏里!”〔4〕为什么呢?浑人先生解释说:“各刊物的编辑先生们,他们都是抱着‘门罗主义’〔5〕的,……他们发现稿上是署着一个与他们没有关系的人底姓名时,看也没有工夫一看便塞下废纸簏了。” 伟大的作品是产生的,然而不能发表,这罪孽全在编辑先生。不过废纸簏如果难以检查,也就成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疑案。较有意思,较有作用的还是《现代》九月号卷头“文艺独白”〔6〕里的林希隽先生〔7〕的大作《杂文和杂文家》。他并不归咎于编辑先生,只以为中国的没有大著作产生,是因为最近——虽然“早便生存着的”——流行着一种“容易下笔”,容易成名的“杂文”,所以倘不是“作家之甘自菲薄而放弃其任务,即便是作家毁掉了自己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替代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的工作”了。 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己,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现在就用林先生自己的文章来做例子罢,那开头是——“最近以来,有些杂志报章副刊上很时行的争相刊载着一种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的随感式的短文,形式既绝对无定型,不受任何文学制作之体裁的束缚,内容则无所不谈,范围更少有限制。为其如此,故很难加以某种文学作品的称呼;在这里,就暂且名之为杂文吧。”“沉默,金也。”〔8〕有一些人,是往往会“开口见喉咙”的,林先生也逃不出这例子。他的“散文”的定义,是并非中国旧日的所谓“骈散”“整散”的“散”,也不是现在文学上和“韵文”相对的不拘韵律的“散文”(Prose)的意思:胡里胡涂。但他的所谓“严肃的工作”是说得明明白白的:形式要有“定型”,要受“文学制作之体裁的束缚”;内容要有所不谈;范围要有限制。这“严肃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制艺”〔9〕,普通叫“八股”。 做这样的文章,抱这样的“文学观”的林希隽先生反对着“杂文”,已经可以不必多说,明白“杂文”的不容易做,而且那任务的重要了;杂志报章上的缺不了它,“杂文家”的放不掉它,也可见正非“投机取巧”,“客观上”是大有必要的。 况且《现代》九月号卷头的三篇大作〔10〕,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林先生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但这并不是矛盾。用“杂文”攻击“杂文”,就等于“以杀止杀”。先前新月社宣言里说,他们主张宽容,但对于不宽容者,却不宽容,〔11〕也正是这意思。那时曾有一个“杂文家”批评他们说,那就是刽子手,他是不杀人的,他的偶然杀人,是因为世上有杀人者。〔12〕但这未免“无所不谈”,太不“严肃”了。 林先生临末还问中国的作家:“俄国为什么能够有《和平与战争》这类伟大的作品产生?……而我们的作家呢,岂就永远写写杂文而引为莫大的满足么?”我们为这暂时的“杂文家”发愁的也只在这一点: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不至于忘记研究“俄国为什么能够有《和平与战争》这类伟大的作品产生”么? 但愿这只是我们的“杞忧”,他的“杂文”也许独不会“非特丝毫无需要之处,反且是一种恶劣的倾向”。EE 〔1〕本篇最初南四号“文学论坛”栏,署名直。〔2〕“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文学产生”一九三四年三月郑伯奇在《春光》月刊创刊号发表《伟大的作品底要求》一文,其中说:“中国近数十年发生过很多的伟大事变,为什么还没有产生出来一部伟大的作品?”接着,该刊第三期又在《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的征文题下刊出十五篇应征的文章。在讨论中,有些人对战斗的杂文持否定态度,要求作家致力于创作“伟大的作品”。〔3〕“灯火倍可亲”语出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4〕浑人的这篇文章,题为《伟大的作品在哪里?》。〔5〕门罗主义一八二三年十二月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的外交政策原则。它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口号,宣布任何欧洲强国都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其实质是为了让美国资产阶级独霸整个美洲。〔6〕《现代》文学月刊,施蛰存、杜衡编辑,一九三二年五月创刊于上海。自第六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三月)起,改为综合文化杂志,汪馥泉编辑。一九三五年五月出至第六卷第四期停刊。“文艺独白”,该刊第四、第五卷的一个专栏。 〔7〕林希隽广东潮安人,当时是上海大夏大学学生。〔8〕“沉默,金也”流行于英国等欧洲国家#p#副标题#e#
343 0 0
鲁迅
闻说南中事,悲君重窜身。山村枫子鬼,江庙石郎神。 童稚留荒宅,图书托故人。青门好风景,为尔一沾巾。
404 0 0
司空曙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开,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369 0 0
李煜
同伴都分毛,麻鞋独入林。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361 0 0
方以智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鬼门应苦夜,瘴浦不宜秋。 岁贷胸穿老,朝飞鼻饮头。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 弃置一身在,平生万事休。鹰鹯遭误逐,豺虎怯真投。 忆昨京华子,伤今边地囚。愿陪鹦鹉乐,希并鹧鸪留。 日月渝乡思,烟花换客愁。幸逢苏伯玉,回借水亭幽。 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乘闲无火宅,因放有渔舟。 适越心当是,居夷迹可求。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350 0 0
沈佺期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324 0 0
姜夔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309 0 0
柳永
长欲语,欲语又蹉跎。已是厌听夷甫颂,不堪重省越人歌。孤负水云多。 羞拂拂,懊恼自摩挲。残烛不教人径去,断云时有泪相和。恨恨欲如何。
355 0 0
刘辰翁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450 0 0
吴融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