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60 0 0
苏轼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99 0 0
徐凝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 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 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449 0 0
崔颢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416 0 0
顾况
我与梅花真莫逆,别来长恐因循。几年不见岭头春。栩然蝴蝶梦,魂梦竟非真。 浪蕊浮花空满眼,愁眉不展长颦。此君还似不羁人。月边风畔,千里淡相亲。
401 0 0
胡铨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 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 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 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350 0 0
杜甫
【丰乐亭游春】 绿树交加山鸟啼,[1] 晴风荡漾落花飞。[2] 鸟歌花舞太守醉,[3] 明日酒醒春已归。[4]
488 0 0
欧阳修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428 0 0
皎然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391 0 0
张孝祥
荆山有美玉,含华尚炳烂。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 草木润不凋,烟霞覆不散。野人到山下,仰视星辰畔。 倘或如栗黄,保之上霄汉。
535 0 0
贯休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 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385 0 0
刘禹锡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方干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孟浩然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424 0 0
齐己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465 0 0
聂夷中
肆意荒狂杀不辜,方嗟废帝又苍梧。 自言威震为英武,肯虑湘东与玉夫。
422 0 0
中华文学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淡世间稀。堪为列女书青简, 久事元君住翠微。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450 0 0
汪遵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子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452 0 0
司马迁
余寒正怯。金钗影卸东风揭。舞衣丝损愁千褶。一缕杨丝,犹是去年折。 临窗拥髻愁难说。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待摘玫瑰,飞下粉黄蝶。
480 0 0
周密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