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435 0 0
岑参
记石湖佳句,为海棠花,合来西蜀。不道东州,更香霏情淑。汉竹光中,召棠阴里,想清欢未足。少驻旌麾,姑留樽俎,待春风曲。 见说吾家,丹溪老子,万籍名堂,孙枝犹馥。南极星边,正魁星明烛。五马归来,一龟无恙,访旧松新菊。从今长伴,西山一佛,镇岷江绿。
466 0 0
李曾伯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362 0 0
李颀
青溪知不远,白首要难归。空想烟云里,春风鸾鹤飞。 谁论传法偈,自补坐禅衣。未谢侯门去,寻常即掩扉。
497 0 0
齐己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天生杰异固难驯,应变摧枯若有神。 夷甫自能疑倚啸,忍将虚诞误时人。
377 0 0
吕温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520 0 0
李白
睡思厌厌莺唤起。帘卷东风,犹未堪梳洗。眼细眉长云拥髻。笑垂罗袖熏沉水。 媚态盈盈闲举止。只有江梅,清韵能相比。诗酒琴棋歌舞地。又还同醉春风里。
347 0 0
中华文学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421 0 0
左丘明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423 0 0
佚名
银烛清尊久延伫,出门入门天欲曙。 月落星稀竟不来,烟柳胧朣鹊飞去。
446 0 0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524 0 0
秋瑾
紫殿西头月欲斜,曾草临淮上相麻。 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
444 0 0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350 0 0
高适
情亲难语离,且尽玻璃盏。双鲤有来时,莫使音书缓。 征骖去若飞,不道家山远。相见小冯君,笑语迎归雁。
488 0 0
谢薖
凤凰台上月儿弯,烛灭银河锦被寒。谩伤心空把佳期盼,知他是甚日远?悔当时不锁雕鞍。我则道别离时易,谁承望相见呵难!两泪阑干。 凤凰台上月儿偏,和泪和愁闻杜鹃。恨平生不遂于飞愿,盼佳期天样远,月华凉风露涓涓。欹单枕难成梦,拥孤衾怎地眠?两泪涟涟。 凤凰台上月儿斜,春恨春愁何日彻?桃花零落胭脂谢,倏忽地春去也,舞翩翩忙煞蜂蝶。人去了无消息,雁回时音信绝,感叹伤嗟。 凤凰台上月儿低,香烬金炉空叹息。闷闷厌厌怎不添憔悴?夜迢迢更漏迟,冷清清独守香闺。急煎煎愁如醉,恨绵绵意似痴,泪眼愁眉。 凤凰台上月儿高,何处何人品玉箫?眼睁睁盼不得他来到,陈抟也睡不着,空教人穰穰劳劳。银台上灯将灭,玉炉中香渐消,业眼难交。 凤凰台上月儿孤,倒凤颠鸾谩叹吁。盼行云愁锁西楼暮,似阑干十二曲,雁来也还又无书。情脉脉空惆怅,意悬悬无是处,恨满天隅。 凤凰台上月儿明,短叹长吁千万声。香闺寂寞人孤另,枕消香寒渐生,碧荧荧一点残灯。别离是寻常事,凄凉可惯经?冷冷清清。 凤凰台上月儿昏,忽地风生一片云。淅零零夜雨更初尽,打梨花深闭门,冷清清没个温存。他去了无消息,枉教人空断魂,瘦脸啼痕。 凤凰台上月儿沉,一样相思两处心。今宵愁恨更比昨宵甚,对孤灯无意寝,泪和愁付与瑶琴。离恨向弦中诉,凄凉在指下吟,少一个知音。 凤凰台上月儿圆,月上纱窗人未眼。故人来人月皆如愿。月澄清人笑喧,诉别离在月下星前。人美满中秋月,月婵娟良夜天,人月团圆。
346 0 0
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 铲惑有灵药,饵真成本源。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
382 0 0
孟郊
昔年桃李月,颜色共花宜。回脸莲初破,低蛾柳并垂。 望山多倚树,弄水爱临池。远被登楼识,潜因倒影窥。 隔林徒想像,上砌转逶迤。谩掷庭中果,虚攀墙外枝。 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缡。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 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才学羞兼妒,何言宠便移。 青春来易皎,白日誓先亏。僻性嗔来见,邪行醉后知。 别床铺枕席,当面指瑕疵。妾貌应犹在,君情遽若斯。 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鸾镜灯前扑,鸳衾手下隳。 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努力新丛艳,狂风次第吹。
464 0 0
元稹
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房东太太讨厌我的时候,就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这里玩,叫作“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但是,现在却有了一个孩子,虽然能不能养大也很难说,然而目下总算已经颇能说些话,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了。不过不会说还好,一会说,就使我觉得他仿佛也是我的敌人。 他有时对于我很不满,有一回,当面对我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甚而至于颇近于“反动”,曾经给我一个严厉的批评道:“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我不相信他的话。做儿子时,以将来的好父亲自命,待到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先前的宣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况且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所以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如果真的是一个“什么爸爸”,他还敢当面发这样反动的宣言么? 但那健康和活泼,有时却也使他吃亏,九一八事件后,就被同胞误认为日本孩子,骂了好几回,还挨过一次打——自然是并不重的。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不十分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 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然而奇怪,我曾在日本的照相馆里给他照过一张相,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后来又在中国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相,相类的衣服,然而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覗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照住了驯良和拘谨的一刹那的,是中国孩子相;照住了活泼或顽皮的一刹那的,就好像日本孩子相。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2〕而已。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3〕,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八月七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四期,署名孺牛。 〔2〕“恨恨而死”指空自愤恨不平而不去进行实际的改革工作。参看《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恨恨而死》。 〔3〕“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作者在《申报·自由谈》发表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一文,批判当时某些借口反对欧化句法而攻击白话文的人;八月七日,文公直在同刊发表致作者的公开信,说他主张采用欧化句法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参看《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一文的附录。 #p#副标题#e#
390 0 0
鲁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409 0 0
纳兰性德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曾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翦应碎。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343 0 0
韦应物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