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288 0 0
杜甫
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瑶池。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饥。 心悟了,道成时。不劳龙女骋威仪。僧祇世界供游戏,贤懿光阴比寿期。
383 0 0
晁补之
这一回编辑《莽原》时,看见论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2〕的投稿里,还有用“某校”字样和几个方匡子〔3〕的,颇使我觉得中国实在还很有存心忠厚的君子,国事大有可为。但其实,报章上早已明明白白地登载过许多次了。 今年五月,为了“同系学生同时登两个相反的启事〔4〕已经发现了……”那些事,已经使“喜欢怀疑”的西滢先生有“好像一个臭毛厕”之叹(见《现代评论》二十五期《闲话》),现在如果西滢先生已回北京,或者要更觉得“世风日下”了罢,因为三个相反,或相成的启事〔5〕已经发现了:一是“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二是“杨荫榆”;三是单叫作“女师大”。报载对于学生“停止饮食茶水”〔6〕,学生亦云“既感饥荒之苦,复虑生命之危。”而“女师大”云“全属子虚”,是相反的;而杨荫榆云“本校原望该生等及早觉悟自动出校并不愿其在校受生活上种种之不便也”,则似乎确已停止,和“女师大”说相反,与报及学生说相成。 学生云“杨荫榆突以武装入校,勒令同学全体即刻离校,嗣复命令军警肆意毒打侮辱……”而杨荫榆云“荫榆于八月一日到校……暴劣学生肆行滋扰……故不能不请求警署拨派巡警保护……”是因为“滋扰”才请派警,与学生说相反的;而“女师大”云“不料该生等非特不肯遵命竟敢任情谩骂极端侮辱……幸先经内右二区派拨警士在校防护……”是派警在先,“滋扰”在后,和杨荫榆说相反的;至于京师警察厅行政处公布,则云“查本厅于上月三十一日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函……请准予八月一日照派保安警察三四十名来校……”乃又与学生及“女师大”说相成了。杨荫榆确是先期准备了“武装入校”,而自己竟不知道,以为临时叫来,真是离奇。 杨先生大约真如自己的启事所言,“始终以培植人才恪尽职守为素志……服务情形为国人所共鉴”的罢。“素志”我不得而知,至于服务情形,则不必再说别的,只要一看本月一日至四日的“女师大”和她自己的两启事之离奇闪烁就尽够了!撒谎造谣,即在局外者也觉得。如果是严厉的观察和批评者,即可以执此而推论其他。 但杨先生却道:“所以勉力维持至于今日者非贪恋个人之地位为彻底整饬学风计也”,窃以为学风是决非造谣撒谎所能整饬的;地位自然不在此例。 且住,我又来说话了,或者西滢先生们又许要听到许多“流言”。然而请放心,我虽然确是“某籍”〔7〕,也做过国文系的一两点钟的教员,但我并不想谋校长,或仍做教员以至增加钟点;也并不为子孙计,防她们在女师大被诬被革,挨打挨饿,我借一句Lermontov〔8〕的愤激的话告诉你们:“我幸而没有女儿!” 八月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八月七日《莽原》周刊第十六期。 〔2〕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一九二四年秋,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发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风潮,迁延数月,未得解决。一九二五年一月学生代表赴教育部诉述杨氏掌校以来的种种黑暗情况,并发表宣言不承认她为校长。同年四月,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声言“整顿学风”,助长了杨的气焰,五月七日,杨以校长身份强行主持纪念国耻讲演会,遭到学生反对,九日,她即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八月一日复带领武装警察到校,强令解散国文系三年级等四班,激起学生更大的反抗。 〔3〕“某校”字样和几个方匡子一九二五年八月七日《莽原》周刊第十六期所载朱大柊的《听说——想起》一文中,称女师大为“某校”。又同期效痴的《可悲的女子教育》一文用OOO代指杨矣芎驼率款取* 〔4〕两个相反的启事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七、十八日《晨报》第二版曾刊有《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体育系紧要启事》和《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哲教系全体学生紧要启事》,声称“严守中立”,“并未参与”“本校风潮”云云。随后,三系学生在五月二十二日《京报》第二版登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系、哲学系、体育系启事》,声明驱杨是“全体同学公意”,对上述混淆视听的“冒名启事”予以揭露。 〔5〕三个相反或相成的启事指一九二五年八月三日《京报》所载的《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紧要启事》和次日该报刊载的《杨荫榆启事》及杨以学校名义发的《女师大启事》。前一启事揭露了杨荫榆八月一日率领军警进校迫害学生的暴行,后两个启事则竭力为这一暴行辩护。 〔6〕“停止饮食茶水”见一九二五年八月二日《京报》所载《杨荫榆带警入女师大》的报道。 〔7〕“某籍”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闲话》中说:“我们在报纸上看见女师大七教员的宣言。以前我们常常听说女师大的风潮,有在北京教育界占最大势力的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可是我们总不敢相信。……但是这篇宣言一出,免不了流言更加传布得厉害了。”某籍,指浙江。发表宣言的七人中有六人是浙江籍。某系,指北京大学国文系。参见《华盖集·我的“籍”和“系”》。 〔8〕Lermo#p#副标题#e#
310 0 0
鲁迅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287 0 0
甄宓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郄縠风。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
378 0 0
杜牧
一朝阎乐统群凶,二世朝廷扫地空。 唯有渭川流不尽,至今犹绕望夷宫。
408 0 0
中华文学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281 0 0
王昌龄
自有乾坤,扶人极,宗主须还人物。今为何时节,满红尘富贵,絮花飘忽。抵障狂澜,提携正印,一柱天擎突兀。平生分明处,是从容处□,不差毫发。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无边风月。 深衣清到骨。紫枢府、谁信曾簪笏。炊脱粟、黄鸡白酒,补菊栽梅,碧溪绕、竹篱茅屋。无限轻描貌。都说道、诏书催发。想回首、招黄鹄。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钵。相陪对门石佛。
337 0 0
陈著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1]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2]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3]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4]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5]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6]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7]
409 0 0
诗经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271 0 0
左丘明
上马生边思,戎装别众僚。双旌衔命重,空碛去程遥。 迥没沙中树,孤飞雪外雕。蕃庭过册礼,几日却回朝。
334 0 0
朱庆馀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347 0 0
张九龄
草气厨烟咽不开,绕床连壁尽生苔。 常时多病因多雨,那敢烦君车马来。
295 0 0
卢纶
【再过金陵】 玉树歌终王气收, 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 一任斜阳伴客愁。
303 0 0
包佶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290 0 0
佚名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 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330 0 0
刘禹锡
【月下笛】 戊戌八月十三日宿王御史宅,夜雨,闻邻笛感音而作,和石帚。 月满层城,秋声变了,乱山飞雨。 哀鸿怨语,自书空、背人去。 危阑不为伤高倚,但肠断、衰杨几缕。 怪玉梯雾冷,瑶台霜悄,错认仙路。 延伫,销魂处。早漏泄幽盟,隔帘鹦鹉。 残花过影,镜中情事如许。 西风一夜惊庭绿,问天上人间见否? 漏谯断,又梦闻孤管,暗向谁度?
352 0 0
郑文焯
墙阴数行字,怀旧惨伤情。薜荔侵年月,莓苔压姓名。 逝川前后水,浮世短长生。独立秋风暮,凝颦隔郢城。
364 0 0
李群玉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327 0 0
顾况
虞美人 闻语船前突停步 回首人何处 岸边折柳双泪盈 柳絮无端乱飞、似解情 此去何时再相逢 只惧待一生 昨夜杯饮对昏灯 却恨今朝酒醒、愁又生
361 0 0
夏清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