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怀卧理,南省怅悲翁。共见前途促,何知后会同。 莫轻一筵宴,明日半成空。况尔新离阙,思归迷梦中。
384 0 0
张说
山寺门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闻钟。 中宵引领寻高顶,月照云峰凡几重。
361 0 0
中华文学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若见白头须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400 0 0
元稹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319 0 0
王勃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471 0 0
苏轼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348 0 0
朱熹
海上独随缘,归来二十年。久闲时得句,渐老不离禅。 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犹期向云里,别扫石床眠。
505 0 0
张乔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356 0 0
韦应物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368 0 0
鸡鸣人草草,香辇出宫花。妓语细腰转,马嘶金面斜。 早莺随彩仗,惊雉避凝笳。淅沥湘风外,红轮映曙霞。
389 0 0
温庭筠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 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337 0 0
葛立方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
410 0 0
方干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360 0 0
杜甫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 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 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 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 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嚣哗所不及,何异山中闲。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 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
324 0 0
韩愈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313 0 0
晏殊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
330 0 0
【都门秋思】[1] 五剧车声隐若雷[2],北邙惟见冢千堆[3]。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394 0 0
黄景仁
名贵四科首,班宜二妙齐。如何厌白简,未得步金闺。 寓直晦秋雨,吟馀闻远鸡。漏声过旦冷,云色向窗低。 谁谓霄汉近,翻嗟心事暌。兰滋人未握,霜晓鹗还栖。 伫见田郎字,亲劳御笔题。
388 0 0
钱起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374 0 0
佚名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390 0 0
卢仝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