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474 0 0
方干
御史非常任,参军不久居。待君迁转后,此职还到余。
355 0 0
中华文学
留春不得被春欺,春若无情遣泥谁。寂寞自疑生冷病, 凄凉还似别亲知。随风未辨归何处,浇酒唯求住少时。 一去近当三百日,从朝至夜是相思。
403 0 0
姚合
天阴一日便堪愁,何况连宵雨不休。 一种雨中君最苦,偏梁阁道向通州。
473 0 0
白居易
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醉舞__,欢声沸沸,生申时候。 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420 0 0
韩淲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和着这深夜,荒街,柳梢头有残月挂,阿,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带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 徐志摩的诗歌常有一起句就紧紧抓住读者的力量。本诗第一句以“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造成触目惊心的效果,立刻将琵琶声和抒情主人公同时凸现出来。“又”说明这不是第一回,增强了这种“惊醒”的效果。这深夜里的琵琶声表达的是“凄风”、“惨雨”、“落花”般的“悲思”。它出现的时间是“夜深深时”、“睡昏昏时”,空间是“荒街”、“柳梢”、“残月”。在这荒凉沉寂的时空之间骤然响起的凄苦之声,风格哀婉精美,它奠定了全诗抒写爱情悲剧的基调。“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这样紧促的询问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翻涌的波澜。琵琶声在构思上既是比,又是兴。它直接引发了诗人心中久郁的痛苦,为后半部分抒发诗人的内心感慨作了必要的准备。全诗一到九行都是铺垫,从第十行开始由对琵琶声的描写形容转入内心悲思的抒发,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琵琶声抒情意蕴的直接升华。 在诗的后半部,诗人内心感慨的抒发,是通过“他”的形象及与“他”有关的一系列意象来表达。他共出现三次,第一、二次紧紧粘连:“啊,半轮的残月,象是破碎的希望他,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带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这两个“他”既可指抒情主人公心中“破碎的希望”,是无形无影情感的形象化表现,是一种比喻;又可指怀着这“破碎的希望”的抒情主人公自身,是一个人。 “他”由“半轮”“残月”的比喻导引入诗,其抒情意蕴又通过肖像和行动的详细描写来表达。囚徒般落魄的面貌、绝不妥协的挣扎跳动以及跃出常态的疯笑构成一个多层面的悲剧形象,充分体现出诗人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受尽磨难、深感绝望又仍要苦苦挣扎的痛苦心情。这种疯狂而惨痛形象的出现,使本诗在审美风格上突破并发展了传统琵琶声哀而不伤、精美怨婉的基调。全诗在这里形成一个情感高潮。伴随第三个“他”而出现的人物有“你”和“她”。徐志摩是个“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个性主义者,诗句中的“她”既指与诗人深深相恋而又不可望及的女子,又指与爱人相关的幸福、理想等人生希望,既是实指又是象征。自由的爱情总难为现实所容,“吹糊你的灯”也就熄灭了希望之光、生命之火。爱人甜美的亲吻却隔着标志生死界限的坟墓,“坟墓”与“亲吻”这情感色彩强烈反差的事物构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将爱情、希望与其追寻者统一于寂灭,写尽了诗人对爱的热切渴望,更写尽了诗人受尽磨难之后的凄苦、绝望。这里,“他”和“你”实际上是同一的,抒情主人公分身为一个旁观的“他”对一个当局的“你”发出如此残酷而又绝望的告示,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深深无奈。诗的末尾部分以“灯”、“坟墓”、“她”、“亲吻”构成凄艳诡秘的氛围。这种气氛,我们常可从李贺诗歌中感受到。 诗人在深夜一阵悲凄的琵琶声中,把落魄困扰又“发疯似地”“跳”着、“笑”着的“他”置于有“柳梢”、“残月”的“荒街”,继而又示之以“吹糊”的“灯”和“在坟墓的那一边”“等你去亲吻”的“她”,造成一种凄迷顽艳的独特意境。其丰富的内涵使得全诗既疑炼精致又丰润舒阔,充分传达出诗人不惜一切、热烈追求爱情又倍受苦难的惨痛心情。 极富音乐美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色。各诗行根据情感的变化精心调配音韵节奏。“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的急切寻问和“象一阵凄风,/象一阵惨雨,/象一阵落花”的比喻排比,句型短小,音调急促清脆,如一批雨珠紧落玉盘,与作者初闻琵琶、骤生感触的情境正相谐和。而后的“夜深深”、“睡昏昏”以eng、n沉稳浑然的音调叠韵,为琵琶声设置了一个深厚、昏沉、寂静的背景,如一个宽厚的灰色帷幕,与前台跳跃的音调共成一个立体的世界。接着,“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微”,这稍长的句式,因多个入声字连用,其声虽又如一阵急雨,但已不再有珠圆玉润的亮色,显得阴暗惨促,正合作者深受触动、万绪将起的紊乱心境。临末,“疯了似的跳,疲了似的笑”,以入声“jào”押韵,音调促仄尖刺,正与诗中作疯狂挣扎的绝望形象一致#p#副标题#e#
364 0 0
徐志摩
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每叹陆家兄弟少, 更怜杨氏子孙贫。柴门已断施行马,鲁酒那能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397 0 0
寓意登临诗与酒。豪气直冲牛斗。挥翰风雷吼。我生嗟在东坡后。 流水高山琴静奏。莫笑知音未偶。天意君知否。穷通在道吾何有。
444 0 0
曹冠
斗柄御寅,序启苍涂,气转洪钧。正乾坤交泰,圣贤相遇,风生虎啸,雾滃龙兴。华渚流虹,璇枢绕电,期迈三朝嵩降申。真希有,庆吾皇万岁,重臣千春。 枫震宠数来频。绾叠组累累辉楚城。看袍将赐锦,带仍佩玉,十行丹诏,单骑红尘。入赞中兴,泰阶上宰,寿域八荒歌太平。运化笔,管烘□桃李,又一番新。
376 0 0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382 0 0
姜夔
——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起应〔2〕兄: 前天收到《文学月报》第四期,看了一下。我所觉得不足的,并非因为它不及别种杂志的五花八门,乃是总还不能比先前充实。但这回提出了几位新的作家来,是极好的,作品的好坏我且不论,最近几年的刊物上,倘不是姓名曾经排印过了的作家,就很有不能登载的趋势,这么下去,新的作者要没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现在打破了这局面,虽然不过是一种月刊的一期,但究竟也扫去一些沉闷,所以我以为是一种好事情。但是,我对于芸生先生的一篇诗〔3〕,却非常失望。这诗,一目了然,是看了前一期的别德纳衣的讽刺诗〔4〕而作的。然而我们来比一比罢,别德纳衣的诗虽然自认为“恶毒”,但其中最甚的也不过是笑骂。这诗怎么样?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其实是大可以不必作的。例如罢,开首就是对于姓的开玩笑〔5〕。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譬如“铁血”,“病鹃”之类,固不妨由此开一点小玩笑。但姓氏籍贯,却不能决定本人的功罪,因为这是从上代传下来的,不能由他自主。我说这话还在四年之前,当时曾有人评我为“封建余孽”,其实是捧住了这样的题材,欣欣然自以为得计者,倒是十分“封建的”的。不过这种风气,近几年颇少见了,不料现在竟又复活起来,这确不能不说是一个退步。 尤其不堪的是结末的辱骂。现在有些作品,往往并非必要而偏在对话里写上许多骂语去,好像以为非此便不是无产者作品,骂詈愈多,就愈是无产者作品似的。其实好的工农之中,并不随口骂人的多得很,作者不应该将上海流氓的行为,涂在他们身上的。即使有喜欢骂人的无产者,也只是一种坏脾气,作者应该由文艺加以纠正,万不可再来展开,使将来的无阶级社会中,一言不合,便祖宗三代的闹得不可开交。况且即是笔战,就也如别的兵战或拳斗一样,不妨伺隙乘虚,以一击制敌人的死命,如果一味鼓噪,已是《三国志演义》式战法,至于骂一句爹娘,扬长而去,还自以为胜利,那简直是“阿Q”式的战法了。 接着又是什么“剖西瓜”〔6〕之类的恐吓,这也是极不对的,我想。无产者的革命,乃是为了自己的解放和消灭阶级,并非因为要杀人,即使是正面的敌人,倘不死于战场,就有大众的裁判,决不是一个诗人所能提笔判定生死的。现在虽然很有什么“杀人放火”的传闻,但这只是一种诬陷。中国的报纸上看不出实话,然而只要一看别国的例子也就可以恍然,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7〕(虽然没有成功),并没有乱杀人;俄国不是连皇帝的宫殿都没有烧掉么?而我们的作者,却将革命的工农用笔涂成一个吓人的鬼脸,由我看来,真是卤莽之极了。 自然,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直到现在,还在应用,而且更加厉害。但我想,这一份遗产,还是都让给叭儿狗文艺家去承受罢,我们的作者倘不竭力的抛弃了它,是会和他们成为“一丘之貉”的。 不过我并非主张要对敌人陪笑脸,三鞠躬。我只是说,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8〕,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刚才想到了以上的一些,便写出寄上,也许于编辑上可供参考。总之,我是极希望此后的《文学月报》上不再有那样的作品的。 专此布达,并问 好。 鲁迅。十二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五、六号合刊。 〔2〕起应即周扬,湖南益阳人,文艺理论家,“左联”领导成员之一。当时主编《文学月报》。 〔3〕芸生原名邱九如,浙江宁波人。他的诗《汉奸的供状》,载《文学月报》第一卷第四期(一九三二年十一月),意在讽刺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的反动言论,但是其中有鲁迅在本文中所指出的严重缺点和错误。 〔4〕别德纳衣的讽刺诗指讽刺托洛茨基的长诗《没工夫唾骂》(瞿秋白译,载一九三二年十月《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三期)。〔5〕对于姓的开玩笑原诗开头是:“现在我来写汉奸的供状。据说他也姓胡,可不叫立夫”。按胡立夫是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日军侵占上海闸北时的著名汉奸。 〔6〕“剖西瓜”原诗中有这样的话:“当心,你的脑袋一下就要变做剖开的西瓜!” 〔7〕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即德国十一月革命。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德国无产阶级、农民和人民大众在一定程度上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和形式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在社会民主党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失败。 〔8〕“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见宋代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喜,原作嬉。 #p#副标题#e#
鲁迅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 雪下孤村淅淅鸣,病魂无睡洒来清。 心摇只待东窗晓,长愧寒鸡第一声。 多情多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座上不遗金带枕,陈王词赋为谁伤。 甫里先生未白头,酒旗犹可战高楼。 长鲸好鲙无因得,乞取艅艎作钓舟。 花濑濛濛紫气昏,水边山曲更深村。 终须拣取幽栖处,老桧成双便作门。 阴洞曾为采药行,冷云凝绝烛微明。 玉芝敲折琤然堕,合有真人上姓名。 长叹人间发易华,暗将心事许烟霞。 病来前约分明在,药鼎书囊便是家。 酝得秋泉似玉容,比于云液更应浓。 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 羊侃多应自古豪,解盘金槊置纤腰。 纵然此事教双得,不博溪田二顷苗。 偶然携稚看微波,临水春寒一倍多。 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昔闻庄叟迢迢梦,又道韩生苒苒飞。 知有姓名聊寄问,更无言语抱斜晖。 雪侵春事太无端,舞急微还近腊寒。 应是也疑真宰怪,休时犹未遍林峦。 数尺游丝堕碧空,年年长是惹东风。 争知天上无人住,亦有春愁鹤发翁。 谁使寒鸦意绪娇,云情山晚动情憀.乱和残照纷纷舞,应索阳乌次第饶。 古往天高事渺茫,争知灵媛不凄凉。 月娥如有相思泪,只待方诸寄两行。 本来云外寄闲身,遂与溪云作主人。 一夜逆风愁四散,晓来零落傍衣巾。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 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云拥根株抱石危,斫来文似瘦蛟螭。 幽人带病慵朝起,只向春山尽日欹。 月淡花闲夜已深,宋家微咏若遗音。 重思万古无人赏,露湿清香独满襟。 南岸春田手自农,往来横截半江风。 有时不耐轻桡兴,暂欲蓬山访洛公。 贤达垂竿小隐中,我来真作捕鱼翁。 前溪一夜春流急,已学严滩下钓筒。 水国君王又姓萧,风情由是冠南朝。 灵和殿下巴江柳,十二旒前舞翠条。 强梳蓬鬓整斜冠,片烛光微夜思阑。 天意最饶惆怅事,单栖分付与春寒。 无多药圃近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 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 山下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越人但爱风流客,绣被何须属鄂君。 妍华须是占时生,准拟差肩不近情。 佳丽几时腰不细,荆王辛苦致宫名。 姹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 人间纵道铅华少,蝶翅新篁未肯无。 贞白求丹变姓名,主恩潜助亦无成。 侯家竟换梁天子,王整徒劳作外兵。 春雨能膏草木肥,就中林野碧含滋。 唯馀病客相逢背,一夜寒声减四肢。
447 0 0
陆龟蒙
盘径入依依,旋惊幽鸟飞。寻多苔色古,踏碎箨声微。 鞭节横妨户,枝梢动拂衣。前溪闻到处,应接钓鱼矶。
478 0 0
薛能
【采莲舟】 风前一叶压荷蕖, 解报新秋又得鱼。 兔走乌驰人语静, 满溪红袂棹歌初。
500 0 0
薛涛
珂勒惠支(KatheKollwitz)以一八六七年生于东普鲁士之区匿培克(Koenigsberg)〔2〕,在本乡,柏林,明辛〔3〕学画,后与医生Kollwitz结婚。其夫住贫民区域,常为贫民治病,故K.Kollwitz的画材,也多为贫病与辛苦。最有名的是四种连续画〔4〕。《牺牲》即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一母亲含悲献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5〕。 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所以,那盖勒(OttoNagel)〔6〕批评她说:K.Kollwitz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这使我们希望离开人间。然而这也是对于更新和更好的“将来”的督促和信仰。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北斗》月刊创刊号,原题《牺牲——德国珂勒维支木刻〈战争〉中之一》。关于鲁迅选载木刻《牺牲》的用意,参看《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编印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为其写了《序目》(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2〕区匿培克通译哥尼斯堡,东普鲁士的工业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 〔3〕明辛通译慕尼黑,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城市。〔4〕四种连续画即《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战争》、《无产阶级》四组版画。《牺牲》是《战争》中的第一幅,也是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幅珂勒惠支的版画。 〔5〕欧洲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珂勒惠支的第二个儿子彼得于一九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战死,文中所说“两个幼子”当系误记。〔6〕那盖勒(1894—1967)通译纳格尔,德国画家、美术批评家。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院长。
530 0 0
书楼四面筠帘卷。微薰起,翠弄悬签丝软。楼上读书仙,对宝狻霏转。绣馆钗行云度影,滟寿觥、盈盈争劝。争劝。奈芸边事切,花中情浅。 金奏未响昏蜩,早传言放却,舞衫歌扇。柳雨一窝凉,再展开湘卷。万颗蕖心琼珠辊,细滴与、银朱小砚。深院。待月满廊腰,玉笙又远。
392 0 0
蒋捷
六十相近老形骸,安乐窝中且避乖。高竿上伎俩休争赛,早回头家去来。对华山翠壁丹崖,将小阔阔书房盖。绿巍巍松树栽,倒大来悠哉。平生原自喜山林,一自归来直到今。向红尘奔走白图甚?怎如俺醉时歌醒后吟!出门来猿鹤相寻。山隐隐烟霞润,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仙一样看。出门来山水相留恋,倒大来耳根清眼界宽,细寻思这的是真欢。黄金带缠着忧患,紫罗襕裹着祸端,怎如俺藜杖藤冠?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咏遂闲堂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委实会受用也云庄!
370 0 0
张养浩
陆馀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先是人有嘲陆者云:说事则喙长三寸,判事则手重五斤)
363 0 0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晏几道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