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476 0 0
刘禹锡
闻君鹤岭住,西望日依依。远客偏相忆,登城独不归。 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今日烟霞外,人间得见稀。
437 0 0
张籍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旷然长虚闲,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285 0 0
储光羲
【九日渡江】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455 0 0
李东阳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311 0 0
张九龄
贺白文章,英卫规模,簪缨世家。更襟怀,芳润光风齐月,笔端奇伟,春藻天葩。课最严城,升班清禁,蔽芾棠阴人竞夸。争知道,富恩波衮衮,万顷无涯。 清辉庭桂方花。映潋滟仙杯浮紫霞。庆云龙风虎,明良际会,鸿勋骏业,重叠辉华。寿挹南峰,福迎庐水,未羡还丹九转砂。从此去,看腰黄眼赤,迤逦堤沙。
中华文学
水阔尽南天,孤舟去渺然。惊秋路傍客,日暮数声蝉。
333 0 0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397 0 0
李商隐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
353 0 0
白居易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306 0 0
辛弃疾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329 0 0
王勃
傍湖滨、几椽茅屋,依然又过重九。烟波望断无人见,惟有风吹疏柳。凝思久。向此际,寒云满目空搔首。何人送酒。但一曲溪流,数枝野菊,自把唾壶叩。 休株守。尘世难逢笑口。青春过了难又。一年好景真须记,橘绿橙黄时候。君念否。最可惜,霜天闲却传杯手。鸥朋鹭友。聊摘取茱萸,殷勤插鬓,香雾满衫袖。
335 0 0
秦观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金陵帝王州。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王谢风流。只用平时尊俎,弹压万貔貅。依旧钧天梦,玉殿东头。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有红梅新唱,香阵卷温柔。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375 0 0
多负云霄志,生涯岁序侵。风翻凉叶乱,雨滴洞房深。 迢递三秋梦,殷勤独夜心。怀贤不觉寐,清磬发东林。
武元衡
雪泥露金冰滴瓦,枫柽火著僧留坐。忽睹逋翁一轴歌, 始觉诗魔辜负我。花飞飞,雪霏霏,三珠树晓珠累累。 妖狐爬出西子骨,雷车拶破织女机。忆昔鄱阳寺中见一碣, 逋翁词兮逋翁札。庾翼未伏王右军,李白不知谁拟杀。 别,别,若非仙眼应难别。不可说,不可说, 离乱乱离应打折。
393 0 0
贯休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看寻狡兔翻三窟, 见射妖星落九天。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352 0 0
看大概的情形(我们这里得不到确凿的统计),从去年以来,挂着“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革命的”创作,便有出路,自己和社会,都可以得救,于是随手拈来,大口吞下,不料许多许多是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得了这一种苦楚的教训之后,转而去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自然,是一个正当的前进。 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到这里,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批评家的发生,在中国已经好久了。每一个文学团体中,大抵总有一套文学的人物。至少,是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还有一个尽职于宣传本团体的光荣和功绩的批评家。这些团体,都说是志在改革,向旧的堡垒取攻势的,然而还在中途,就在旧的堡垒之下纷纷自己扭打起来,扭得大家乏力了,这才放开了手,因为不过是“扭”而已矣,所以大创是没有的,仅仅喘着气。一面喘着气,一面各自以为胜利,唱着凯歌。旧堡垒上简直无须守兵,只要袖手俯首,看这些新的敌人自己所唱的喜剧就够。他无声,但他胜利了。 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②,台静农的《地之子》③,叶永秦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柔石的《二月》及《旧时代之死》④,魏金枝的《七封信的自传》⑤,刘一梦的《失业以后》⑥,总还是优秀之作。可惜我们的有名的批评家,梁实秋先生还在和陈西滢相呼应,这里可以不提;成仿吾先生是怀念了创造社过去的光荣之后,摇身一变而成为“石厚生”,接着又流星似的消失了;钱杏邨先生近来又只在《拓荒者》上,搀着藏原惟人,一段又一段的,在和茅盾扭结⑦。每一个文学团体以外的作品,在这样忙碌或萧闲的战场,便都被“打发”或默杀了。 这回的读书界的趋向社会科学,是一个好的,正当的转机,不惟有益于别方面,即对于文艺,也可催促它向正确,前进的路。但在出品的杂乱和旁观者的冷笑中,是极容易雕谢的,所以现在所首先需要的,也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四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②李守章字俊民,江苏南通人。《跋涉的人们》收短篇小说四篇,一九二九年北新书局出版。 ③台静农安徽霍丘人,作家,未名社成员。《地之子》收短篇小说十四篇,一九二八年未名社出版。 ④柔石(1902~1931)参看本书《柔石小传》及其有关注。 ⑤魏金枝(1900~1972)浙江嵊县人,作家。《七封信的自传》,收短篇小说六篇,一九二八年上海人间书店出版,原题为《七封书信的自传》。 ⑥刘一梦(?—1931)山东沂水人。《失业以后》收短篇小说八篇,一九二九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 ⑦这里说的钱杏邨“和茅盾扭结”,指钱杏邨在《拓荒者》第一期《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中,反复引证藏原惟人的《再论普罗列塔利亚写实主义》、《普罗列塔利亚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等文,来评论茅盾的作品和反对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所提出的意见。 #p#副标题#e#
378 0 0
鲁迅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337 0 0
不争荣耀任沉沦,日与时疏共道亲。北省朋僚音信断, 东林长老往还频。病停夜食闲如社,慵拥朝裘暖似春。 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
367 0 0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紫盖迥标双鹤上, 语音犹在五云中。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 歌此因思捧金液,露盘长庆汉皇宫。
309 0 0
卢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