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旦微风吹晓霞,散为和气满家家。不知容貌潜消落, 且喜春光动物华。出问池冰犹塞岸,归寻园柳未生芽。 摩娑酒瓮重封闭,待入新年共赏花。
420 0 0
中华文学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423 0 0
杜荀鹤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 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 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408 0 0
陆游
竹树冷濩落,入门神已清。寒蛩傍枕响,秋菜上墙生。 黄犬病仍吠,白驴饥不鸣。唯将一杯酒,尽日慰刘桢。 冷卧空斋内,馀酲夕未消。秋花如有恨,寒蝶似无憀. 檐上落斗雀,篱根生晚潮。若轮羁旅事,犹自胜皋桥。
442 0 0
皮日休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 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 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 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 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 阳德比君子,初生甚微茫。排阴出九地,万物随开张。 一似小儿学,日就复月将。勤勤不自已,二十能文章。 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抚州写,今来五纪强。 尚可与尔读,助尔为贤良。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 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 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 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 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吾兄苦好古,学问不可量。 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后贵有金玉,必不为汝藏。 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堆钱一百屋,破散何披猖。 今虽未即死,饿冻几欲僵。参军与县尉,尘土惊劻勷。 一语不中治,笞箠身满疮。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 税钱未输足,得米不敢尝。愿尔闻我语,欢喜入心肠。 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 总语诸小道,此诗不可忘。
449 0 0
杜牧
阙盖荷枯,辞柯叶舞,败叶苍苍,残花簌簌。露滴梧桐,霜欺翠竹。景消疏,人凄楚,心上离愁,腮边泪珠。【小桃红】半帘花影也扶疏,冷落了迎风户。噪晚寒蝉断肠处,谩惆躇,西风夜送帘纤雨。清灯一点,知人潇洒,相伴影儿孤。【醉中天】彩扇空题句,锦纸谩修书。海角天涯鱼雁疏,千里云山阻。寂寞闲庭院宇,芳心一寸,愁眉两叶难舒。【天净沙】正欢娱阻隔欢娱,道心毒果是心毒,生拆散吹箫伴侣。不堪言处,痛伤怀凤只鸾孤。【金蕉叶】没缘受似水如鱼,有分受些枕冷衾寒。地狱海誓山盟,肺腑对何人告诉。【眉儿弯煞】难由绪,没是处,吃紧有统镘的姨夫。果必是个风流俊人物,又不敢道间阻,间阻,免得那些月底星前悄受苦。
374 0 0
《且介亭杂文》共三集,一九三四和三五年的两本,由先生自己于三五年最末的两天编好了,只差未有重看一遍和标明格式。这,或者因为那时总不大健康,所以没有能够做到。 一九三六年作的《末编》,先生自己把存稿放在一起的,是自第一篇至《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和《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似乎同属姊妹篇,虽然当时因是未完稿而另外搁开,此刻也把它放在一起了。 《附集》的文章,收自《海燕》,《作家》,《现实文学》,《中流》等。《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女吊》四篇,先生另外保存的,但都是这一年的文章,也就附在《末编》一起了。 先生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所以就不自量其浅陋,和排印,装订的草率,急于出版的罢。 这里重承好几位朋友的帮助,使这集子能够迅速付印。又蒙内山先生给予便利,得以销行,谨当深深表示谢意的。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许广平记。 ??
342 0 0
鲁迅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多谢润沾枯辙。令我神思清发。□新命欢浃,两邦情惬。明日西风帆卷席。高樯到处旌麾列。忽相思,吾当往,谁谓三墩隔。
514 0 0
王之道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 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 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 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 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 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 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 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 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
520 0 0
无可
剪露裁烟胜角冠,来从玉洞五云端。醉宜薤叶欹斜影, 稳称菱花子细看。野客爱留笼鹤发,溪翁争乞配渔竿。 真仙首饰劳相寄,尘土翻惭戴去难。
465 0 0
罗邺
西风苹末起。动院落清秋,新凉如水。纤歌遏云际。正美人翻曲,阳春轻丽。兰衣玉佩。拥南斗、光中一醉。有邦人、万口同声,赞叹我公恺悌。 百里。年丰谷稔,事简刑清,颂声盈耳。鹏程九万,摩空展、垂天翼。定丹书飞下,彤墀归去,秘略家传小试。看封留、亘古功名,未容退避。
349 0 0
赵长卿
——寄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社编辑先生: 这一封信,不知道能否给附载在《中学生》②上?事情是这样的—— 《中学生》新年号内,郑振铎③先生的大作《宋人话本》中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④,有如下的一段话:“此话本的时代不可知,但王国维氏据书末:‘中瓦子张家印’数字,而断定其为宋椠,⑤语颇可信。故此话本,当然亦必为宋代的产物。但也有人加以怀疑的。不过我们如果一读元代吴昌龄的《西游记》杂剧⑥,便知这部原始的取经故事其产生必定是远在于吴氏《西游记》杂剧之前的。换一句话说,必定是在元代之前的宋代的。而‘中瓦子’的数字恰好证实其为南宋临安城中所出产的东西,而没有什么疑义。” 我先前作《中国小说史略》时,曾疑此书为元椠,甚招收藏者德富苏峰先生的不满,著论辟谬,我也略加答辨,后来收在杂感集中。⑦所以郑振铎先生大作中之所谓“人”,其实就是“鲁迅”,于唾弃之中,仍寓代为遮羞的美意,这是我万分惭而且感的。但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而亦不宜墨守,世间许多事,只消常识,便得了然。藏书家欲其所藏版本之古,史家则不然。故于旧书,不以缺笔⑧定时代,如遗老现在还有将亻羲字缺末笔者,但现在确是中华民国;也不专以地名定时代,如我生于绍兴,然而并非南宋人,⑨因为许多地名,是不随朝代而改的;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人,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 所以倘无积极的确证,《唐三藏取经诗话》似乎还可怀疑为元椠。即如郑振铎先生所引据的同一位“王国维氏”,他别有《两浙古刊本考》⑩两卷,民国十一年序,收在遗书第二集中。其卷上“杭州府刊版”的“辛,元杂本”项下,有这样的两种在内—— 《京本通俗小说》⑾《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卷是不但定《取经诗话》为元椠,且并以《通俗小说》为元本了。《两浙古本考》虽然并非僻书,但中学生诸君也并非专治文学史者,恐怕未必有暇涉猎。所以录寄贵刊,希为刊载,一以略助多闻,二以见单文孤证,是难以“必定”一种史实而常有“什么疑义”的。 专此布达,并请 撰安。 鲁迅启上。一月十九日夜。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二月上海《中学生》杂志第十二号。原题为《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 ②《中学生》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综合性刊物。夏丐尊、叶圣陶等编辑,一九三○年在上海创刊,开明书店出版。 ③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曾主编《小说月报》,著有短篇小说集《桂公塘》、《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 ④《唐三藏取经诗话》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全书分三卷,共十七节。是关于唐僧取经的神魔故事的最早雏形。作者不详。 ⑤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学者。从事历史、考古和戏曲史等研究,著有《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和《观堂集林》等。他在一九一五年为影印出版《唐三藏取经诗话》所写的序言中曾说:“宋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卷,……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中瓦子为宋临安府街名,倡优剧场之所在也。” ⑥吴昌龄大同(今属山西)人,元代戏曲家。著有杂剧《东坡梦》、《唐三藏西天取经》(现仅存曲词二折)等。按《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是元末杨讷,过去多误作吴昌龄。 ⑦德富苏峰(1863~1957)日本著作家。他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东京《国民新闻》上发表《鲁迅氏之〈中国小说史略〉》一文,反对鲁迅关于《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行年代的意见。鲁迅曾写《关于三藏取经记等》(收入《华盖集续编》)进行答辩。 ⑧缺笔从唐代开始的一种避讳方式,在书写和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省略最末一笔。 ⑨绍兴这里指旧时绍兴府。南宋绍兴元年(1131),升越州置府,以年号为名。 ⑩《两浙古刊本考》王国维辑录考订的宋、元两代浙江杭州府、嘉兴府刊刻的各种版本书目。 ⑾《京本通俗小说》宋人话本集。原书卷数不详,今残存第十至十六卷,共七篇。 #p#副标题#e#
410 0 0
刘郎中松树孤标,毕庶子松根绝妙。
355 0 0
佚名
黄河远上白云间,[2]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3] 春风不度玉门关。[4]
485 0 0
王之涣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354 0 0
咸通癸巳,出无所之。蛇去马来,道路稍开。 头无片瓦,地有残灰。
393 0 0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491 0 0
常建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 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 背面当可知。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予怀之独结。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 竞众人而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 又安能保君皑皑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鹤性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曈曈, 华星欲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时彻。有此迢递期, 不如死生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505 0 0
元稹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入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 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 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385 0 0
高观国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474 0 0
李商隐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