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341 0 0
李白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 暝色无人独归客。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331 0 0
杜甫
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纵横策已弃,寂寞道为家。 卧病谁能问,闲居空物华。犹忆灵台友,栖真隐太霞。 还丹奔日御,却老饵云芽。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420 0 0
陈子昂
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海北蛮夷来舞蹈, 岭南封管送图经。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442 0 0
张籍
深闺闲锁难成梦,那得同衾共绣床。 一自与郎江上别,霜天更自觉宵长。 愁听黄莺唤友声,空闺曙色梦初成。 窗间总有花笺纸,难寄妾心字字明。 寂静璇闺度岁年,并头莲叶又如钱。 愁人独处那堪此,安得君来独枕眠。 卧病匡床香屡添,夜深犹有一丝烟。 怀君无计能成梦,更恨砧声到枕边。
338 0 0
佚名
西风带暑,又还是、长途利牵名役。我已无心,君因甚,更把青衫为客。邂逅卑飞,几时高举不露真消息。大家行处,到头须管行得。 何处寻取狂徒,可能著意,更问渠侬骨。天上人间,最好是、闹里一般岑寂。瀛海无波,玉堂有路,稳著青霄翼。归来何事,眼光依旧生碧。
378 0 0
陈亮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版画丛刊会假通县王孝慈先生藏本翻印。编者鲁迅,西谛;画者王荣麟;雕者左万川;印者崔毓生,岳海亭;经理其事者,北平荣宝斋也。纸墨良好,镌印精工,近时少见,明鉴者知之矣。 EE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翻印的《十竹斋笺谱》第一卷扉页后,原无标题、标点。 《十竹斋笺谱》,木版彩色水印的诗笺图谱,明末胡正言(曰从)编,共四卷,收图二百八十余幅,明崇祯十七年(1644)印行。一九三四年,鲁迅和西谛(郑振铎)以“版画丛刊会”的名义翻印。鲁迅生前只印出一卷,其余各卷直至一九四一年七月才全部印成。
379 0 0
鲁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56 0 0
诗经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428 0 0
许浑
春花秋月何时了,[1]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2] 只是朱颜改。[3] 问君能有几多愁,[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18 0 0
李煜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萝迷收朮路,雪隔出溪时。 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由来傲卿相,卧稳答书迟。
319 0 0
方干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327 0 0
陆游
百尺江上起,东风吹酒香。行人落帆上,远树涵残阳。 凝睇复凝睇,一觞还一觞。须知凭栏客,不醉难为肠。
422 0 0
陆龟蒙
破 庙 慌张的急雨将我赶入了黑丛丛的山坳,迫近我头顶在腾拿,恶狠狠的乌龙巨爪,枣树兀兀地隐蔽著一座静悄悄的破庙,我满身的雨点雨块,躲进了昏沉沉的破庙;雷雨越发来得大了:霍隆隆半天里霹雳,豁喇喇林叶树根苗,山谷山石,一齐怒号,千万条的金剪金蛇,飞入阴森森的破庙,我浑身战抖,趁电光估量这冷冰冰的破庙;我禁不住大声啼叫,电光火把似的照耀,照出我身旁神龛里一个青面狞笑的神道,电光去了,霹雳又到,不见了狞笑的神道,硬雨石块似的倒泻---我独身藏躲在破庙;千年万年应该过了!只觉得浑身的毛窍,只听得骇人的怪叫,只记得那凶恶的神道,忘记了我现在的破庙:好容易雨收了,雷休了,血红的太阳,满天照耀,照出一个我,一座破庙!
391 0 0
徐志摩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 天口笑应许。逢初度。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待公等归来,为清天步。容我赋归去。
325 0 0
中华文学
宪皇十一祀,共得春闱书。道直淹曹掾,命通侍玉除。 浮生年月促,九陌笑言疏。何计同归去,沧江有弊庐。
400 0 0
姚合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345 0 0
上阳宫里女,玉色楚人多。西信无因得,东游奈乐何。
393 0 0
远岫见如近,千里一窗里。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377 0 0
钱起
霜日寒如洗。问梅花、经年何事,尚迷烟水。梦著翠霞寻好句,新雪阑干独倚。见竹外、一枝横蕊。已占百花头上了,料诗情、不但江山耳。春已逗,有佳思。 一香吹动人间世。奈何地、丛篁低碧,巧相亏蔽。尽让春风凡草木,便做云根石底。但留取、微酸滋味。除却林逋无人识,算岁寒、只是天知已。休弄玉,怨迟暮。
309 0 0
方岳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