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 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381 0 0
韦应物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443 0 0
白居易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406 0 0
晏几道
蒨雾红云捧建章。鸣珂星使渡银潢。亲将圣主如丝语,传与陪都振鹭行。 香袅袅,〓锵锵。升平歌管趁飞觞。明时玉帐恩相续,清夜钧天梦更长。
388 0 0
王安中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 鸟语人言无不通。昨日长爪鸢,今朝大觜乌。 鸢捎乳燕一窠覆,乌啄母鸡双眼枯。鸡号堕地燕惊去, 然后拾卵攫其雏。岂无雕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 亦有鸾鹤群,闲立高飏如不闻。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 岂不见鸡燕之冤苦。吾闻凤凰百鸟主, 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闲言语。
439 0 0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开云种玉嫌山浅, 渡海传书怪鹤迟。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 烦君远示青囊录,愿得相从一问师。
397 0 0
岑参
碧峰南一寺,最胜是仙源。峻坂依岩壁,清泉泄洞门。 金函崇宝藏,玉树閟灵根。寄谢香花叟,高踪不可援。
463 0 0
张祜
星参差,明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潮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 同向玉窗垂。
462 0 0
刘方平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
616 0 0
李白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399 0 0
綦毋潜
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 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
347 0 0
中华文学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589 0 0
苏轼
古今传此岭,高下势峥嵘。安得青山路,化为平地行。 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欲过一回首,踟蹰无限情。
428 0 0
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诠。 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倘修阴姹姹,一望寄余焉。
446 0 0
贯休
月里青山淡如画,露中黄叶飒然秋。 危栏倚遍都无寐,只恐星河堕入楼。
458 0 0
吴融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362 0 0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384 0 0
辛弃疾
萧条寒日晏,凄惨别魂惊。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 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
431 0 0
武元衡
就在这几天的上海报纸上,有一条广告,题目是四个一寸见方的大字—— “看救命去!” 如果只看题目,恐怕会猜想到这是展览着外科医生对重病人施行大手术,或对淹死的人用人工呼吸,救助触礁船上的人员,挖掘崩坏的矿穴里面的工人的。但其实并不是。还是照例的“筹赈水灾游艺大会”,看陈皮梅沈一呆〔2〕的独脚戏,月光歌舞团的歌舞之类。诚如广告所说,“化洋五角,救人一命,……一举两得,何乐不为”,钱是要拿去救命的,不过所“看”的却其实还是游艺,并不是“救命”。 有人说中国是“文字国”,有些像,却还不充足,中国倒该说是最不看重文字的“文字游戏国”,一切总爱玩些实际以上花样,把字和词的界说,闹得一团糟,弄到暂时非把“解放”解作“孥戮”〔3〕,“跳舞”解作“救命”不可。捣一场小乱子,就是伟人,编一本教科书,就是学者,造几条文坛消息,就是作家。于是比较自爱的人,一听到这些冠冕堂皇的名目就骇怕了,竭力逃避。逃名,其实是爱名的,逃的是这一团糟的名,不愿意酱在那里面。 天津《大公报》〔4〕的副刊《小公园》,近来是标榜了重文不重名的。这见识很确当。不过也偶有“老作家”的作品,那当然为了作品好,不是为了名。然而八月十六日那一张上,却发表了很有意思的“许多前辈作家附在来稿后面的叮嘱”:“把我这文章放在平日,我愿意那样,我骄傲那样。我和熟人的名字并列得厌倦了,我愿着挤在虎生生的新人群里,因为许多时候他们的东西来得还更新鲜。” 这些“前辈作家”们好像都撒了一点谎。“熟”,是不至于招致“厌倦”的。我们一离乳就吃饭或面,直到现在,可谓熟极了,却还没有厌倦。这一点叮嘱,如果不是编辑先生玩的双簧的花样,也不是前辈作家玩的借此“返老还童”的花样,那么,这所证明的是:所谓“前辈作家”也者,有一批是盗名的,因此使别一批羞与为伍,觉得和“熟人的名字并列得厌倦”,决计逃走了。 从此以后,他们只要“挤在虎生生的新人群里”就舒舒服服,还是作品也就“来得还更新鲜”了呢,现在很难测定。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有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小公园》里,已经有人在现身说法了,而上海滩上,却依然有人在“掏腰包”〔5〕,造消息,或自称“言行一致”〔6〕,或大呼“冤哉枉也”,或拖明朝死尸搭台,或请现存古人喝道,或自收自己的大名入辞典中,定为“中国作家”〔7〕,或自编自己的作品入画集里,名曰“现代杰作”〔8〕——忙忙碌碌,鬼鬼祟祟,煞是好看。作家一排一排的坐着,将来使人笑,使人怕,还是使人“厌倦”呢?——现在也很难测定。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夫”〔9〕的了!八月二十三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五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署名杜德机。 〔2〕陈皮梅,沈一呆都是当时在上海游艺场演唱滑稽戏的演员。 〔3〕“孥戮”语出《尚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是“不但你自身,连你的儿子也都杀死”。〔4〕《大公报》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创刊于天津,创办人英敛之。一九二六年九月起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接办,后与国民党政权发生关系。曾先后增出上海、汉口、重庆、桂林、香港版等。 〔5〕“掏腰包”指杨邨人、杜衡等人创办《星火》月刊的自我表白。该刊创刊号(一九三五年五月)刊出的《〈星火〉前致词》中说,他们这刊物是“由几十个同人从最迫切的生活费用上三块五块的省下钞来”创办的。参看本书《四论“文人相轻”》及其注〔8〕。〔6〕“言行一致”施蛰存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我与文言文》中,曾说:“我自有生以来三十年,……自信思想及言行都是一贯的。” 〔7〕顾凤城在他所编的《中外文学家辞典》(一九三二年乐华图书公司出版)中,除外国文学家外,收中国文学家二七○人,其中也列入了他自己的名字。 〔8〕刘海粟编《世界名画》(中华书局出版),所收都是近代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每人一集。其中的第二集是他自己的作品,由傅雷编辑。 〔9〕“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语见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p#副标题#e#
鲁迅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451 0 0
徐凝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