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令节千官会,绝域穷山一病夫。 遥想满堂欢笑处,几人缘我向西隅。
350 0 0
吕温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344 0 0
曹雪芹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300 0 0
李益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粟。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 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406 0 0
李白
【抛球乐】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381 0 0
刘禹锡
尽室遍相将,中方上下方。夜深楠树远,春气陌林香。 圣迹留岩险,灵灯出混茫。何因将慧剑,割爱事空王。
366 0 0
薛能
且拌春醉。问人间、谁是十分如意。道不好来人又道,也有一分好处。管甚长贫,只消长健,切莫眉头聚。尽教江路,梅花依旧留住。 儿辈虽不如人,有何不可,怎敢嫌迟暮。但喜吾翁躔度转,唤起烟霞深痼。否极而亨,剥余而复,长至迎初度。龟图羲画,直从今日重数。是年六十四,属有未疾,而生日适冬至也。
325 0 0
方岳
此马堪怜力壮时,细匀行步恐尘知。骑来未省将鞭触, 病后长教觅药医。顾主强抬和泪眼,就人轻刷带疮皮。 只今筋骨浑全在,春暖莎青放未迟。
360 0 0
杜荀鹤
溪上高眠与鹤闲,开樽留我待柴关。 园林月白秋霖歇,一夜泉声似故山。
321 0 0
中华文学
丝瓜藤蔓与肉豆茎须长在了一起,小孩执意要将它们分开,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为说菜是为了吃的。对于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的小孩来说分辨丝瓜与肉豆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想还事情一个真相。而对于只重结果的大人来说,能吃到瓜与豆才是最重要的。此处并非是想要讨论大人与小孩的问题,只是想借而表达大人与小孩思维的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若视前者为形式而后者则可以视作是内涵。反复思索这个关于形式与内涵的问题之后,又回到“分辨”与“吃”的问题上来。若将这个问题放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来说,我们便会由此想到其实形式并不重要,内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的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长须,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三友图,成绝世佳品。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缺少这种“三友”。 “三友”是什么?“三友”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义;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凡脱俗;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儒雅修养。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风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为俗人,因为这是流于形式的矫揉造作。 现今社会中,美人层出不穷,而样貌却越来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娇百媚;影视作品泛滥成灾,而主题却越来越趋向亚文化,回忆青春,未曾涤荡人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泛滥的青春文艺片充斥我们的荧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梦想。这种文艺片给青少年带去了什么?无非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及躁动不安。 我们总是在反思这个社会究竟失去了什么,为什么青春总是缺乏奋斗色彩?其实,正是人缺少了涤荡与砥砺心灵的精神食粮,一味地追寻形式与数量,造成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同一化,亚文化泛滥。 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三人所专不同,性格南辕北辙,但其感人之处却是一致的:精神气象让人爽朗。“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越来越执着于“业”,而忽视了“道”,而结果是,一个人即使是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项戴璎珞圈,裙系豆绿宫绦,也掩盖不了身上的“铜臭味”。 正如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说:“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我们的生活一旦被形式主义所左右,那么整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即将失控。 丝瓜与肉豆,何必执着于将其分开,只要内涵没有走偏,又何必纠结于无关紧要的形式呢?
304 0 0
小文
一寸相思无著处。甚夜长难度。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 真个此心终难负。况少年情绪。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340 0 0
欧阳修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302 0 0
张九龄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426 0 0
聂夷中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 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285 0 0
张说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陆游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459 0 0
杜甫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298 0 0
李颀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未堪收拾付薰炉,窗前且把《离骚》读。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傍边只欠个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
309 0 0
辛弃疾
深寺孤僧 2006.10.20 弯弯曲曲羊肠道, 郁郁葱葱茂密林。 破破烂烂旧古寺, 孤孤寂寂伶仃僧。
404 0 0
玄之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328 0 0
陈维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