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 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 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1] 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潨。[2][3] 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 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 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 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恣沿越,华顶殊超忽。 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眷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 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4]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嶢兀。[5] 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 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6] 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7]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 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 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徘徊上姑苏。 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8]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 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 五月造我语,知非佁儗人。[9]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 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 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 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 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406 0 0
李白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返魂无验青烟灭, 埋血空生碧草愁。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465 0 0
温庭筠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隔岸春云邀翰墨, 傍檐垂柳报芳菲。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362 0 0
高适
此从毛斧季校宋本〔2〕录出,????????皆缺笔〔3〕;又有?世则袭唐讳。毛所用明本〔4〕,每页十行,行十七字,目在每卷前,与程本〔5〕异。 EE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据《鲁迅日记》,当写于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前后。 《鲍明远集》,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诗文集。原由南齐虞炎编定,题为《鲍照集》,共十卷;据《隋书·经籍志》注,南朝梁还有一种六卷本。皆失传。后来传世的有《鲍明远集》、《鲍参军集》、《鲍照集》、《鲍氏集》等不同版本。鲁迅校勘所用底本为明代新安汪士贤校本,十卷。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人。宋孝武帝时官太子博士兼中书舍人,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2〕毛斧季(1640—?)名'??指?荆?髂┣宄醭J欤ń袷艚?眨┤耍?厥榧摇?姹狙*家。著有《汲古阁珍藏秘书图目》等。毛氏校宋本《鲍氏集》共十卷,校勘后记和识语中说:康熙丙辰(1676)“借吴趋友人宋本比较一过”,宋本“每幅廿行,每行十六字,小字不等。” 〔3〕缺笔唐代开始的一种避讳方式,在书写和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一般省略最末一笔。本文中的????????,是避宋太祖赵匡胤父弘殷、始祖玄朗,英宗父允让,仁宗赵祯、太祖匡胤、英宗赵曙(与树同音)、钦宗赵桓、真宗赵恒的名讳。?世,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 〔4〕毛斧季校勘所用的底本,是明代正德庚午(1510)朱应登刊本。 〔5〕程本指明代程荣的刻本,十卷,目在前,每页九行,行二十字,前有虞炎序,后有朱应登跋。(见《汉魏六朝诸家文集二十二种》)程荣,字伯仁,安徽歙县人。曾辑刊《汉魏丛书》三十八种。
330 0 0
鲁迅
念尔辛勤岁已深,乱离相失又相寻。 他年待我门如市,报尔千金与万金。
430 0 0
韦庄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 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394 0 0
陆龟蒙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 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皇甫冉
三峰花畔碧堂悬,锦里真人此得仙。玉体才飞西蜀雨, 霓裳欲向大罗天。彩云不散烧丹灶,白鹿时藏种玉田。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401 0 0
钱起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树列烟岚春更好, 溪藏冰雪夜偏明。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380 0 0
朱庆馀
芳田岐路斜,脉脉惜年华。云路青丝骑,香含翠幰车。 歌声仍隔水,醉色未侵花。唯有怀乡客,东飞羡曙鸦。
309 0 0
杨巨源
——涓生的手记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会馆〔2〕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深夜中独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我并没有曾经从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不但如此。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于是就看见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 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3〕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经当面骂过我。 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迎出去时,却已经走过紫藤棚下,脸上带着微笑的酒窝。她在她叔子的家里大约并未受气;我的心宁帖了,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4〕……。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是从杂志上裁下来的,是他的最美的一张像。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我后来也想,倒不如换一张雪莱淹死在海里的记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罢;但也终于没有换,现在是连这一张也不知那里去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送她出门,照例是相离十多步远;照例是那鲇鱼须的老东西的脸又紧帖在脏的窗玻璃上了,连鼻尖都挤成一个小平面;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的那小东西的脸,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没有看见;我骄傲地回来。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于她能算什么东西呢?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胡,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断片了;同居以后一两月,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我只记得那时以前的十几天,曾经很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绝以后的情形。可是临时似乎都无用,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 不但我自己的,便是子君的言语举动,我那时就没有看得分明;仅知道她已经允许我了。但也还仿佛记得她脸色变成青白,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没有见过,也没有再见的绯红;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然而我知道她已经允许我了,没有知道她怎样说或是没有说。 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人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由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 这温习后来也渐渐稀疏起来。但我只要看见她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于是神色越加柔和,笑窝也深下去,便知道她又在自修旧课了,只是我很怕她看到我那可笑的电#p#副标题#e#
323 0 0
郊原风日好,百舌弄何频。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 鸦归长郭暮,草映大堤春。客散垂杨下,通桥车马尘。
332 0 0
刘长卿
何处生春早,春生云色中。笼葱闲著水,晻淡欲随风。 度晓分霞态,馀光庇雪融。晚来低漠漠,浑欲泥幽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漫雪中。浑无到地片,唯逐入楼风。 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自悲销散尽,谁假入兰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霁色中。远林横返照,高树亚东风。 水冻霜威庇,泥新地气融。渐知残雪薄,杪近最怜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曙火中。星围分暗陌,烟气满晴风。 宫树栖鸦乱,城楼带雪融。竞排阊阖侧,珂伞自相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禁中。殿阶龙旆日,漏阁宝筝风。 药树香烟重,天颜瑞气融。柳梅浑未觉,青紫已丛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江路中。雨移临浦市,晴候过湖风。 芦笋锥犹短,凌澌玉渐融。数宗船载足,商妇两眉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野墅中。病翁闲向日,征妇懒成风。 斫筤天虽暖,穿区冻未融。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冰岸中。尚怜扶腊雪,渐觉受东风。 织女云桥断,波神玉貌融。便成呜咽去,流恨与莲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芽新才绽日,茸短未含风。 绿误眉心重,黄惊蜡泪融。碧条殊未合,愁绪已先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梅援中。蕊排难犯雪,香乞拟来风。 陇迥羌声怨,江遥客思融。年年最相恼,缘未有诸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鸟思中。鹊巢移旧岁,鸢羽旋高风。 鸿雁惊沙暖,鸳鸯爱水融。最怜双翡翠,飞入小梅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池榭中。镂琼冰陷日,文縠水回风。 柳爱和身动,梅愁合树融。草芽犹未出,挑得小萱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人意中。晓妆虽近火,晴戏渐怜风。 暗入心情懒,先添酒思融。预知花好恶,偏在最深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半睡中。见灯如见雾,闻雨似闻风。 开眼犹残梦,抬身便恐融。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晓镜中。手寒匀面粉,鬟动倚帘风。 宿雾梅心滴,朝光幕上融。思牵梳洗懒,空拔绿丝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绮户中。玉栊穿细日,罗幔张轻风。 柳软腰支嫩,梅香密气融。独眠傍妒物,偷铲合欢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老病中。土膏蒸足肿,天暖痒头风。 似觉肌肤展,潜知血气融。又添新一岁,衰白转成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旅魂惊北雁,乡信是东风。 纵有心灰动,无由鬓雪融。未知开眼日,空绕未开丛。 何处生春早,春生濛雨中。裛尘微有气,拂面细如风。 柳误啼珠密,梅惊粉汗融。满空愁淡淡,应豫忆芳丛。
408 0 0
元稹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339 0 0
李益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 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395 0 0
中华文学
倚凌空飞观,展营丘卧轴恍移时。渐微云点缀,参横斗转,野阔天垂。草树萦回岛屿,杳霭数峰低。共此一尊月,顾影为谁。 俯仰乾坤今古,正嫩凉生处,浓露初霏。据胡床残夜,唯我与公知。念老去、风流未减,见向来、人物几兴衰。身长健,何妨游戏,莫问栖迟。
398 0 0
张元干
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草裹乌纱巾,倒被紫绮裘。 两岸拍手笑,疑是王子猷。酒客十数公,崩腾醉中流。 谑浪棹海客,喧呼傲阳侯。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 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一月一见君,三杯便回桡。 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兴发歌绿水,秦客为之摇。 鸡鸣复相招,清宴逸云霄。赠我数百字,字字凌风飙。 系之衣裘上,相忆每长谣。
333 0 0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396 0 0
王旭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328 0 0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昔人何处为此曲, 今人何处听不足。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340 0 0
顾况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