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忽领簿书游太学, 宁劳侍从厌承明。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 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381 0 0
刘禹锡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 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 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 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
370 0 0
骆宾王
三阁相通绮宴开,数千朱翠绕周回。 只知断送君王醉,不道韩擒已到来。
405 0 0
中华文学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487 0 0
苏颋
离筵暂住。君在龙舒曾是主。今作行人。卧辙何妨借寇恂。 清歌妙舞。断送吟鞭乘醉去。一釂休辞。捧爵佳人玉箸垂。
328 0 0
王之道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 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326 0 0
储光羲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395 0 0
王禹偁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 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360 0 0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401 0 0
佚名
紫皇玉镜蟾蜍字,堕地千年光不死。发匣身沈古井寒, 悬台日照愁成水。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 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下国青铜旋磨灭, 回鸾万影成枯骨。会待搏风雨泬寥,长恐莓苔蚀明月。
373 0 0
陈陶
夜爱云林好,寒天月里行。青牛眠树影,白犬吠猿声。 一磬山院静,千灯谿路明。从来此峰客,几个得长生。
329 0 0
于鹄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411 0 0
李甲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355 0 0
惠好交情重,辛勤世事多。荆南久为别,蓟北远来过。 寄目云中鸟,留欢酒上歌。影移春复间,迟暮两如何。
347 0 0
张说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365 0 0
陈子昂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306 0 0
吴文英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364 0 0
孟郊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里还应该补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而尤其注重于短篇,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满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所以“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看短篇小说却不少,小半是自己也爱看,大半则因了搜寻绍介的材料。也看文学史和批评,这是因为想知道作者的为人和思想,以便决定应否绍介给中国。和学问之类,是绝不相干的。 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也曾热心的搜求印度,埃及的作品,但是得不到。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NAGogol)和波兰的显克沃Вǎ華Sie*睿耄椋澹鳎椋簦??玻病场H毡镜模?窍哪渴??蜕?竿狻玻场场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六年。为什么又开手了呢?——这也已经写在《呐喊》的序文里,不必说了。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4〕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5〕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流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节,许多批评家之中,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但他称我为Stylist〔6〕。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 不过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一气写下去,这人物就逐渐活动起来,尽了他的任务。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性格也许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所豫想的不同起来。例如我做的《不周山》,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而中途去看报章,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7〕的文章,心里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不但不必有,且将结构的宏大毁坏了。但这些处所,除了自己,大概没有人会觉到的,我们的批评大家成仿吾先生,还说这一篇做得最出色。 我想,如果专用一个人做骨干,就可以没有这弊病的,但自己没有试验过。 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8〕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可省的处所,我决不硬添,做不出的时候,我也决不硬做,但这是因为我那时别有收入,不靠卖文为活的缘故,不能作为通例的。 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但我常看外国的批评文章,因为他于我没有恩怨嫉恨,虽然所评的是别人的作品,却很有可以借镜之处。但自然,我也同时一定留心这批评家的派别。 以上,是十年前的事了,此后并无所作,也没有长进,编辑先生要我做一点这类的文章,怎么能呢。拉杂写来,不过如此而已。 三月五日灯下。
313 0 0
鲁迅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323 0 0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342 0 0
严羽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