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448 0 0
郑愔
雍雍盛典,肃肃灵祠。宾天有圣,对日无期。 飘飖羽服,掣曳云旗。眷言主鬯,心乎怆兹。
360 0 0
佚名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476 0 0
高观国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518 0 0
姚合
风杪影凌乱,露轻光陆离。如霞散仙掌,似烧上峨嵋。 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因山成众像,不复藉蟠螭。 涌出多宝塔,往来飞锡僧。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驯狖移高柱,庆云遮半层。夜深寒焰白,犹自缀金绳。 磊落风初定,轻明云乍妨。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芒。 火树枝柯密,烛龙鳞甲张。穷愁读书者,应得假馀光。
463 0 0
中华文学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576 0 0
苏轼
中天表云榭,载极耸昆楼。圣作规玄造,轩阿复聿修。 高门符令节,形胜总神州。企翼抟禽萃,飞甍燕雀游。 缀星罗百拱,缘汉转三休。旦云生玉舄,初月上银钩。 妙管含秦凤,仙姿丽斗牛。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荷生无以谢,尽瘁竟何酬。
355 0 0
【好事近】 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429 0 0
陆游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542 0 0
陆龟蒙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383 0 0
金屋无人夜剪缯。宝钗翻作齿痕轻。临长执手殷勤送,衬取萧郎两鬓青。 听嘱付,好看承。千金不抵此时情。明年宴罢琼林晚,酒面微红相映明。
357 0 0
月过秋霖后,光应夜夜清。一回相忆起,几度独吟行。 河汉东西直,山川远近明。寸心遥往处,新有雁来声。
504 0 0
李频
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纯洁的青年们竟不幸而陷下去了,死伤至于三百多人〔2〕。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这是中国的老例,读书人的心里大抵含着杀机,对于异己者总给他安排下一点可死之道。就我所眼见的而论,凡阴谋家攻击别一派,光绪年间用“康党”〔3〕,宣统年间用“革党”〔4〕,民二以后用“乱党”〔5〕,现在自然要用“共产党”了。 其实,去年有些“正人君子”们称别人为“学棍”“学匪”的时候,就有杀机存在,因为这类诨号,和“臭绅士”“文士”之类不同,在“棍”“匪”字里,就藏着可死之道的。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式的深文周纳〔6〕。 去年,为“整顿学风”计,大传播学风怎样不良的流言,学匪怎样可恶的流言,居然很奏了效。今年,为“整顿学风”〔7〕计,又大传播共产党怎样活动,怎样可恶的流言,又居然很奏了效。于是便将请愿者作共产党论,三百多人死伤了,如果有一个所谓共产党的首领死在里面,就更足以证明这请愿就是“暴动”。 可惜竟没有。这该不是共产党了罢。据说也还是的,但他们全都逃跑了,所以更可恶。而这请愿也还是暴动,做证据的有一根木棍,两支手枪,三瓶煤油。姑勿论这些是否群众所携去的东西;即使真是,而死伤三百多人所携的武器竟不过这一点,这是怎样可怜的暴动呵! 但次日,徐谦,李大钊,李煜瀛,易培基,顾兆熊的通缉令〔8〕发表了。因为他们“啸聚群众”,像去年女子师范大学生的“啸聚男生”(章士钊解散女子师范大学呈文语)一样,“啸聚”了带着一根木棍,两支手枪,三瓶煤油的群众。以这样的群众来颠覆政府,当然要死伤三百多人;而徐谦们以人命为儿戏到这地步,那当然应该负杀人之罪了;而况自己又不到场,或者全都逃跑了呢? 以上是政治上的事,我其实不很了然。但从别一方面看来,所谓“严拿”者,似乎倒是赶走;所谓“严拿”暴徒者,似乎不过是赶走北京中法大学校长兼清室善后委员会〔9〕委员长(李),中俄大学校长(徐),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北京大学教务长(顾),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易);其中的三个又是俄款委员会〔10〕委员:一共空出九个“优美的差缺”〔11〕也。 同日就又有一种谣言,便是说还要通缉五十多人;但那姓名的一部分,却至今日才见于《京报》。〔12〕这种计画,在目下的段祺瑞政府的秘书长章士钊之流的脑子里,是确实会有的。国事犯多至五十余人,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壮观;而且大概多是教员罢,倘使一同放下五十多个“优美的差缺”,逃出北京,在别的地方开起一个学校来,倒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件趣事。 那学校的名称,就应该叫作“啸聚”学校。 三月二十六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京报副刊》。 〔2〕应为二百多人。参看本卷第265页注〔6〕。 〔3〕“康党”指清末参加和赞同康有为等变法维新的人。 〔4〕“革党”指参加和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人。 〔5〕“乱党”一九一三年,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就把国民党作为“乱党”取缔。 〔6〕深文周纳歪曲或苛刻地援用法律条文,陷人于罪。 〔7〕“整顿学风”指一九二六年三月六日,西北边防督办张之江致电执政段祺瑞和总理贾德耀,侈谈“整顿学风”。他胡说当时“学风日窳,士习日偷……现已(男女)合校,复欲共妻”,“江窃以为中国之可虑者,不在内忧,不在外患,惟此邪说诐行,甚于洪水猛兽。” 请段祺瑞“设法抑制”。段祺瑞接到电报后,除令秘书长章士钊复电“嘉许”外,并将原电通知国务院,责成教育部会同军警机关,切实整顿学风。去年的“整顿学风”,参看本卷第120页注〔4〕。 〔8〕通缉令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政府下令通缉徐谦等五人,胡说他们“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本日徐谦以共产党执行委员会名义,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徐谦等并着京内外一体严拿,尽法惩办,用儆效尤。”徐谦(1871—1940),字季龙,安徽歙县人。李大钊(1889—1927),参看本卷第66页注〔8〕。李煜瀛,字石曾,河北高阳人。易培基,字寅村,湖南长沙人。顾兆熊,字孟余,河北人。 〔9〕清室善后委员会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冯玉祥国民军驱逐溥仪出宫后,北洋政府为办理清室善后事宜和接收故宫文物而设的机构。 〔10〕俄款委员会即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一九二四年五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p#副标题#e#
492 0 0
鲁迅
嵩洛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要知鲐背。难老中和气。 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华夷喜。绣裳貂珥。便向东山起。
401 0 0
张元干
情夜长四壁人静悄,强把屏山靠。口路楚云深,有梦无著落,俏魂灵险些儿干送了。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萦怀抱。伴人瘦影儿,惟有孤灯照,长吁气一声吹灭了。昨先话儿说甚底,今日都翻悔。直恁铁心肠,不管人瞧神,下场头送了我都是你。
406 0 0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431 0 0
姜夔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397 0 0
王夫之
何处醉春风,长安西复东。不因俱罢职,岂得此时同。 贳酒宣平里,寻芳下苑中。往来杨柳陌,犹避昔年骢。
520 0 0
韦应物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 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 倚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遂人归。
488 0 0
黄庭坚
小池芳蕊初开遍。恰似新妆面。扁舟一叶过吴门。只向花间高卧、度朝昏。 浮萍点缀因风絮。更共鸳鸯语。花间有女恰如云。不惜一生常作、采花人。
38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