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日月气如虹,举国重生正始风。且愿仲山居左掖, 只忧徐邈入南宫。朝衣正在天香里,谏草应焚禁漏中。 为说明年今日事,晋廷新拜黑头公。
395 0 0
皮日休
名山不取买山钱,任构花宫近碧巅。松桧老依云里寺, 楼台深锁洞中天。风经绝嶂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结茅庵共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459 0 0
中华文学
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玉柱离鸿怨,金罍浮蚁空。 日霁崤陵雨,尘起洛阳风。唯当玄度月,千里与君同。
396 0 0
骆宾王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517 0 0
张祜
渺人间、蓬瀛何许,一朝飞入梁苑。辋川梯洞层瑰出,带取鬼愁龙怨。穷游宴。谈笑里,金风吹折桃花扇。翠华天远。怅莎沼黏萤,锦屏烟合,草露泣苍藓。 东华梦,好在牙樯雕辇。画图历历曾见。落红万点孤臣泪,斜日牛羊春晚。摩双眼。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吟鞘拍断。便乞与娲皇,化成精卫,填不尽遗恨。
415 0 0
姚云文
《水浒》故事亦为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实有其人。《宋史》(二十二)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降后之事,则史无文,而稗史乃云“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见十三篇)。然擒方腊者盖韩世忠(《宋史》本传),于宋江辈无与,惟《侯蒙传》(《宋史》三百五十一)又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似即稗史所本。顾当时虽有此议,而实未行,江等且竟见杀。 洪迈《夷坚乙志》(六)言,“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乙志》成于乾道二年,去宣和六年不过四十余年,耳目甚近,冥谴固小说家言,杀降则不容虚造,山泺健儿终局,盖如是而已。 然宋江等啸聚梁山泺时,其势实甚盛,《宋史》(三百五十三)亦云“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复经好事者掇拾粉饰,而文籍以出。宋遗民龚圣与作《宋江三十六人赞》〔1〕,自序已云“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著,虽有高如李嵩辈〔2〕传写,士大夫亦不见黜”(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今高李所作虽散失,然足见宋末已有传写之书。《宣和遗事》由钞撮旧籍而成,故前集中之梁山泺聚义始末,或亦为当时所传写者之一种,其节目如下: 杨志等押花石纲阻雪违限杨志途贫卖刀杀人刺配卫州孙立等夺杨志往太行山落草石碣村晁盖伙劫生辰纲宋江通信晁盖等脱逃宋江杀阎婆惜题诗于壁宋江得天书有三十六将姓名宋江奔梁山泺寻晁盖宋江三十六将共反宋江朝东岳赛还心愿张叔夜招宋江三十六将降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惟《宣和遗事》所载,与龚圣与赞已颇不同:赞之三十六人中有宋江,而《遗事》在外;《遗事》之吴加亮李进义李海阮进关必胜王雄张青张岑,赞则作吴学究卢进义李俊阮小二关胜杨雄张清张横;诨名亦偶异。又元人杂剧亦屡取水浒故事为资材〔3〕,宋江燕青李逵尤数见,性格每与在今本《水浒传》中者差违,但于宋江之仁义长厚无异词,而陈泰〔4〕(茶陵人,元延祐乙卯进士)记所闻于篙师者,则云“宋之为人勇悍狂侠”(《所安遗集补遗》《江南曲序》),与他书又正反。意者此种故事,当时载在人口者必甚多,虽或已有种种书本,而失之简略,或多舛迕,于是又复有人起而荟萃取舍之,缀为巨袟,使较有条理,可观览,是为后来之大部《水浒传》。其缀集者,或曰罗贯中(王圻田汝成郎瑛说),或曰施耐庵(胡应麟说),或曰施作罗编(李贽说),或曰施作罗续(金人瑞说)。〔5〕原本《水浒传》今不可得,周亮工〔6〕(《书影》一)云“故老传闻,罗氏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所削者盖即“灯花婆婆〔7〕等事”(《水浒传全书》发凡),本亦宋人单篇词话(《也是园书目》十),而罗氏袭用之,其他不可考。 现存之《水浒传》则所知者有六本,而最要者四: 一曰一百十五回本《忠义水浒传》。前署“东原罗贯中编辑”,明崇祯末与《三国演义》合刻为《英雄谱》〔8〕,单行本未见。其书始于洪太尉之误走妖魔,而次以百八人渐聚山泊,已而受招安,破辽,平田虎王庆方腊,于是智深坐化于六和,宋江服毒而自尽,累显灵应,终为神明。惟文词蹇拙,体制纷纭,中间诗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创初就,未加润色者,虽非原本,盖近之矣。其记林冲以忤高俅断配沧州,看守大军草场,于大雪中出危屋觅酒云: ……却说林冲安下行李,看那四下里都崩坏了,自思曰,“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叫泥水匠来修理。” 在土炕边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说(五里路外有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出来,信步投东,不上半里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拜曰,“愿神明保祐,改日来烧纸。”却又行一里,见一簇店家,林冲径到店里。店家曰,“客人那里来?” 林冲曰,“你不认得这个葫芦?”店家曰,“这是草场老军的。既是大哥来此,请坐,先待一席以作接风之礼。”林冲吃了一回,却买一腿牛肉,一葫芦酒,把花枪挑了便回,已晚,奔到草场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庇护忠臣义士,这场大雪,救了林冲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第九回《豹子头刺陆谦富安》) 又有一百十回之《忠义水浒传》,亦《英雄谱》本,“内容与百十五回本略同”(《胡适文存》三)。别有一百二十四回之《水浒传》,文词脱略,往往难读,亦此类。 二曰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百川书志》六)。即明嘉靖时武定侯郭勋〔9〕家所传之本,“前有汗太函序,托名天都外臣者”(《野获编》五)。今未见。别有本亦一百回,#p#副标题#e#
399 0 0
鲁迅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462 0 0
李商隐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 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 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 马上一声堪白首。
450 0 0
刘长卿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威仪何贵重,一室贮水清。终日松杉径,自多虫蚁行。 像前孤立影,钟外数珠声。知悟修来事,今为第几生。
451 0 0
齐己
黄昏片月。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看夜深、竹外横斜,应妒过云明灭。 窥镜蛾眉淡抹。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莫是花光,描取春痕,不怕丽谯吹彻。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432 0 0
张炎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 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425 0 0
【清平乐】 东风依旧, 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 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 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 能消几个黄昏!
461 0 0
刘弇
传语风光,须少驻、共君流转。谁忍见、绿肥红瘦,鲜欢多感。泽国千丝烟雨暗,江城一带云山远。看新荷、泛水学人愁,心常卷。 羞鬓雪,凭花染。携酒阵,嫌杯浅。叹人生岂为,青衫槐板。记舞可怜宫柳细,写情但觉香笺短。上层楼、独倚有谁知,栏干暖。
374 0 0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尘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390 0 0
叶梦得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362 0 0
岑参
离思五首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552 0 0
元稹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392 0 0
李白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427 0 0
刘翰
玉历颁新律,凝阴发一阳。轮辉犹惜短,圭影此偏长。 晷度经南斗,流晶尽北堂。乍疑周户耀,可爱逗林光。 积雪销微照,初萌动早芒。更升台上望,云物已昭彰。
436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