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涧怜清韵, 雪远寒峰想玉姿。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虽恨独行冬尽日, 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405 0 0
鱼玄机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342 0 0
张元干
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 如今见说阑干。不禁月冷霜寒。垅上驿程人远,楼头戍角声干。
440 0 0
张孝祥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裨补, 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386 0 0
韩愈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傍绮阁、轻阴度。飞来鉴湖雨。 近重午。燎银篝、暗薰溽暑。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443 0 0
姜夔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412 0 0
郑文宝
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钗头。澄沙脆弱闻应伏, 青铁沈埋见亦羞。最称风亭批碧简,好将云窦渍寒流。 君能把赠闲吟客,遍写江南物象酬。
380 0 0
陆龟蒙
床上新诗诏草和,栏边清酒落花多。闲消白日舍人宿, 梦觉紫薇山鸟过。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 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
404 0 0
薛能
近来很有许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记得先前也曾有过一回,但那时提倡的,是满清王公大臣〔2〕,现在却是民国的教育家〔3〕,位分略有不同。至于他们的宗旨,是一是二,局外人便不得而知。 现在那班教育家,把“九天玄女传与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传与尼姑”的老方法,改称“新武术”,又是“中国式体操”,叫青年去练习。听说其中好处甚多,重要的举出两种来,是: 一,用在体育上。据说中国人学了外国体操,不见效验;所以须改习本国式体操(即打拳)才行。依我想来:两手拿着外国铜锤或木棍,把手脚左伸右伸的,大约于筋肉发达上,也该有点“效验”。无如竟不见效验!那自然只好改途去练“武松脱铐”那些把戏了。这或者因为中国人生理上与外国人不同的缘故。 二,用在军事上。中国人会打拳,外国人不会打拳:有一天见面对打,中国人得胜,是不消说的了。即使不把外国人“板油扯下”,只消一阵“乌龙扫地”,也便一齐扫倒,从此不能爬起。无如现在打仗,总用枪炮。枪炮这件东西,中国虽然“古时也已有过”,可是此刻没有了。藤牌操法,又不练习,怎能御得枪炮?我想(他们不曾说明,这是我的“管窥蠡测”):打拳打下去,总可达到“枪炮打不进”的程度(即内功?)。这件事从前已经试过一次,在一千九百年〔4〕。可惜那一回真是名誉的完全失败了。且看这一回如何。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 〔2〕满清王公大臣指清朝端王载漪、协办大学士刚毅等人。他们都是清朝王公大臣中的顽固分子。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想废黜光绪帝,立载漪的儿子溥躇为帝位继承人,但遭到各国驻华公使的反对。他们便“赞助”义和团,提倡打拳,企图利用正在兴起的义和团对付外国势力。 〔3〕民国的教育家当时济南镇守使马良写了一本《新武术初级拳脚科》,曾经北洋政府教育部审定为教科书,教育界一些人也对此加以鼓吹。 〔4〕义和团在一九○○年抵抗帝国主义八国联军的战争中,曾有“神灵附体,枪炮
331 0 0
鲁迅
楚宫杨柳依依碧。遥山翠隐横波溢。绝艳照秾春。春光欲醉人。 纤纤芳草嫩。微步轻罗衬。花戴满头归。游蜂花上飞。
314 0 0
中华文学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396 0 0
陈克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377 0 0
刘长卿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349 0 0
王世贞
十日浓芳一岁程,东风初急眼偏明。 低枝似泥幽人醉,莫道无情似有情。
391 0 0
尘埃经小雨,地高倚长坡。日西寺门外,景气含清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残莺意思尽,新叶阴凉多。 春去来几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时节,年鬓暗蹉跎。 胡为恋朝市,不去归烟萝。青山寸步地,自问心如何。
414 0 0
白居易
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 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338 0 0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
吴绮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411 0 0
郑谷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332 0 0
张九龄
败荷擎沼面,红叶舞林梢,光阴何速。碧天静如水,金风透帘幕,露清蝉伏。追思往事,念当年、悲伤宋玉。渐危楼向晚,魂销处、倚遍阑干曲。 凝目。一霎微雨,塞鸿声断。酒病相续。无情赏处,金井梧,东篱菊。渐兰桡归去,银蟾满夜,水村烟渡怎宿。负伊家、万愁千恨,甚时是足。
361 0 0
赵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