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久离居,凄凉历旧庐。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 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 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343 0 0
中华文学
承华东署三分务,履道西池七过春。歌酒优游聊卒岁, 园林萧洒可终身。留侯爵秩诚虚贵,疏受生涯未苦贫。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
390 0 0
白居易
十里青山有一家,翠屏深处更添霞。 若为说得溪中事,锦石和烟四面花。
336 0 0
杨巨源
何处营求出世间,心中无事即身闲。 门外水流风叶落,唯将定性对前山。
361 0 0
刘商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焰细,著瓦雨声繁。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375 0 0
方干
羸卧承新命,优容获所安。遣儿迎贺客,无力拂尘冠。 偃仰晴轩暖,支离晓镜寒。那堪报恩去,感激对衰兰。
365 0 0
吕温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况重臣。唯应抚灵运,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缄哀草尚新。鲤庭埋玉树,那忍见门人。
426 0 0
李端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
401 0 0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345 0 0
宋自逊
解组盛明时,角巾东路。家在深村更深处。扫开三径,坐看一川烟雨。故山休笑我,来何暮。 苦贪富贵,多忧多虑。百岁光阴能几许。醉乡日月,莫问人间寒暑。兴来随短棹,过南浦。
353 0 0
张纲
春入花梢红欲半。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霁日迟迟风扇暖。天光上下青浮岸。 归去画楼烟暝晚。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美目碧长眉翠浅。消魂正值回头看。
347 0 0
王之道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386 0 0
李白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335 0 0
叶梦得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 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432 0 0
吴融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380 0 0
沈约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350 0 0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千里万里春草色, 黄河东流流不息。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
304 0 0
王维
褒谷通岷岭,青冥此路深。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 古郡三刀夜,春桥万里心。唯应对杨柳,暂醉卓家琴。
卢纶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385 0 0
屈大均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斅羊斟。直应宣室还三接, 未必丰城便陆沈。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 私恩尚有捐躯誓,况是君恩万倍深。 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众果却应存苦李, 五瓶惟恐竭甘泉。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 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358 0 0
韩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