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98 0 0
韩翃
萦云凤髻飘然解,玉钺玄干俨先迈。朝真弟子悄无言, 再拜碧杯添沆瀣。火gW跳跃龙毛盖,脑发青青wT綷綷. 万象销沉一瞬间,空馀月外闻残佩。
435 0 0
陆龟蒙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
584 0 0
高观国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
420 0 0
孟郊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鸟去凌紫烟,书留绮窗前。开缄方一笑,乃是故人传。 故人深相勖,忆我劳心曲。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 置书双袂间,引领不暂闲。长望杳难见,浮云横远山。
370 0 0
李白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443 0 0
李贺
罢讲巡岩坞,无穷得野情。腊高犹伴鹿,夏满不归城。 云朵缘崖发,峰阴截水清。自然双洗耳,唯任白毫生。
436 0 0
曹松
湖上烟景好,鸟飞云自还。幸因居止近,日觉性情闲。 独酌乍临水,清机常见山。此时何所忆,净侣话玄关。
355 0 0
权德舆
绿林炽炎历,黄虞格有苗。沙尘惊塞外,帷幄命嫖姚。 七德干戈止,三边云雾消。宝祚长无极,歌舞盛今朝。
397 0 0
佚名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497 0 0
赵佶
庆赏元宵只愿晴。天公每事秤能平。管教檐溜便收声。 三市海巡那惜夜,九街社火亦争名。权将歌酒作工程。
388 0 0
吴潜
职与才相背,心将口自言。磨铅教切玉,驱鹤遣乘轩。 只合居岩窟,何因入府门。年终若无替,转恐负君恩。
487 0 0
白居易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山上断云分翠霭, 林间晴雪入澄溪。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431 0 0
中华文学
晓日初开露未晞。夕烟轻散雨还微。暗摇绿雾游鯈戏,斜映红云属玉飞。 情脉脉,恨依依。沙边空见棹船归。何人解舞新声曲,一试纤腰六尺围。
462 0 0
叶梦得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478 0 0
李之仪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402 0 0
李百药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 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472 0 0
汪原放〔2〕君已经成了古人了,他的标点和校正小说,虽然不免小谬误,但大体是有功于作者和读者的。谁料流弊却无穷,一班效颦〔3〕的便随手拉一部书,你也标点,我也标点,你也作序,我也作序,他也校改,这也校改,又不肯好好的做,结果只是糟蹋了书。 《花月痕》〔4〕本不必当作宝贝书,但有人要标点付印,自然是各随各便。这书最初是木刻的,后有排印本;最后是石印,错字很多,现在通行的多是这一种。至于新标点本,则陶乐勤〔5〕君序云,“本书所取的原本,虽属佳品,可是错误尚多。余虽都加以纠正,然失检之处,势必难免。……”我只有错字很多的石印本,偶然对比了第二十五回中的三四叶,便觉得还是石印本好,因为陶君于石印本的错字多未纠正,而石印本的不错字儿却多纠歪了。 “钗黛直是个子虚乌有,算不得什么。……” 这“直是个”就是“简直是一个”之意,而纠正本却改作“真是个”,便和原意很不相同了。 “秋痕头上包着绉帕……突见痴珠,便含笑低声说道,‘我料得你挨不上十天,其实何苦呢?’“……痴珠笑道,‘往后再商量罢。’……” 他们俩虽然都沦落,但其时却没有什么大悲哀,所以还都笑。而纠正本却将两个“笑”字都改成“哭”字了。教他们一见就哭,看眼泪似乎太不值钱,况且“含哭”也不成话。 我因此想到一种要求,就是印书本是美事,但若自己于意义不甚了然时,不可便以为是错的,而奋然“加以纠正”,不如“过而存之”,或者倒是并不错。 我因此又起了一个疑问,就是有些人攻击译本小说“看不懂”,但他们看中国人自作的旧小说,当真看得懂么?一月二十八日。 这一篇短文发表之后,曾记得有一回遇见胡适之先生,谈到汪先生的事,知道他很康健。胡先生还以为我那“成了古人”云云,是说他做过许多工作,已足以表见于世的意思。这实在使我“诚惶诚恐”,因为我本意实不如此,直白地说,就是说已经“死掉了”。可是直到那时候,我才知这先前所听到的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谣言。现在我在此敬向汪先生谢我的粗疏之罪,并且将旧文的第一句订正,改为:“汪原放君未经成了古人了。”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身热头痛之际,书。 KK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晨报副刊》,署名风声。 〔2〕汪原放(1897—1980)安徽绩溪人。“五四”以后曾标点《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3〕效颦《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后来把拙劣的模仿叫做效颦。 〔4〕《花月痕》长篇小说,清末魏秀仁(子安)作,五十二回。内容系描写文士、妓女的故事。 〔5〕陶乐勤江苏山人。他标点的《花月痕》一九二三年上海梁溪图书馆出版。 #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吴文英
风飐荷珠难暂圆,多情信有短姻缘。 西楼今夜三更月,还照离人泣断弦。
445 0 0
鲍家四弦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