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昨日传筒黍。今朝重把离觞举。别驾奉安舆。前呵方塞途。 庞眉真寿相。两处交迎养。庾岭到星沙。风光属一家。
394 0 0
郭应祥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适远才过宿舂料, 相随惟一平头奴。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江南驿使不曾断, 迎前为尔非春衣。
429 0 0
丘为
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漆灯夜照真无数, 蜡炬晨炊竟未休。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沈忧。 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376 0 0
李商隐
少年从事好,此去别愁轻。满座诗人兴,随君郢路行。 蒹葭侵驿树,云水抱山城。遥爱下车日,江皋春草生。
313 0 0
钱起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395 0 0
中华文学
亭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今日山门树,何处有将军。
474 0 0
宋之问
黄帝上天时,鼎湖元在兹。七十二玉女,化作黄金芝。
311 0 0
平生五色江淹笔。合占金闺籍。桃李满城春,恨□屏□,只作三年客。 画船暂系河桥侧。一醉分南北。惆怅酒醒时,雨笠风蓑,似旧无人识。
316 0 0
离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雪冤知早晚,雨泣渡江湖。 秋树吹黄叶,腊烟垂绿芜。虞翻归有日,莫便哭穷途。
415 0 0
郑谷
里帽捻吟须。我是蓬莱旧酒徒。除了茅君谁是伴,麻姑。洞里仙浆不用沽。 弱水渺江湖。醉里笙歌醉里扶。纵饮菊潭餐菊蕊,茱萸。医得人间瘦也无。
307 0 0
西院春归道思深,披衣闲听暝猿吟。铺陈政事留黄阁, 偃息神机在素琴。玉柄暂时疏末座,瑶华频复惠清音。 开晴便作东山约,共赏烟霞放旷心。
389 0 0
德被陪臣子,仁垂圣主恩。雕题辞凤阙,丹服出金门。 有泽沾殊俗,无征及犷ce.铜梁分汉土,玉垒驾鸾轩。 瘴岭蚕丛盛,巴江越巂垠。万方同感化,岂独自南蕃。
381 0 0
满镜悲华发,空山寄此身。白云家自有,黄卷业长贫。 懒任垂竿老,狂因酿黍春。桃花迷圣代,桂树狎幽人。 幢盖方临郡,柴荆忝作邻。但愁千骑至,石路却生尘。
325 0 0
刘长卿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寿泉。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 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 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形容已变改,处所犹依然。 他日君过此,殷勤吟此篇。
426 0 0
白居易
耳顺何为土木勤,叔孙墙屋有前闻。纵然一世如红叶, 犹得十年吟白云。性逸且图称野客,才难非敢傲明君。 清甜数尺沙泉井,平与邻家昼夜分。
405 0 0
徐夤
未厌栖林趣,犹怀济世才。闲眠知道在,高步会时来。 露滴从添砚,蝉吟便送杯。乱书离缥帙,迸笋出苔莓。 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春游何处尽,欲别几迟回。
501 0 0
李频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②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③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亻叔塔”④,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期。 ②雷峰塔,原在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面,宋开宝八年(975)为吴越王钱亻叔所建,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通称雷峰塔。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倒坍。 ③《义妖传》演述关于白蛇娘娘的民间神化故事的弹词,清代陈遇乾著,共四卷五十三回,又《续集》二卷十六回。“水满金山”“和白传员祭塔”,都是白蛇故事中的情节。金山在江苏镇江,山上有金山寺,东晋时所建。白状元是故事中白蛇娘娘和许仙所生的儿子许士林,他后来中了状元回来祭塔,与被法海和尚镇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相见。 ④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说:“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亻叔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先生指点,知道这一节并非得于所看之书,则当时何以知之,也就莫名其妙矣。特此声明,并且更正。十一月三日。”保亻叔塔在西湖宝石山顶,今仍存。一说是吴越王钱亻叔入宋朝贡时所造。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四中有简单记载:“杭州有保亻叔塔,因亻叔入朝,恐其被留,做此以保之……今误为保叔。”另一传说是宋咸平(998-1003)时僧永保化缘所筑。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咸平中,僧永保化缘筑塔,人以师叔称之,遂名塔曰保叔。” #p#副标题#e#
384 0 0
鲁迅
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宫省旧推皇甫谧, 寺曹今得夏侯婴。秩随科第临时贵,官逐簪裾到处清。 应笑马安虚巧宦,四回迁转始为卿。
罗隐
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 不会悠悠时俗士,重君轻我意如何。
483 0 0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409 0 0
鲍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