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年,“民族主义文学”家敲着大锣大鼓的时候,曾经有一篇《黄人之血》〔2〕说明了最高的愿望是在追随成吉思皇帝的孙子拔都元帅〔3〕之后,去剿灭“斡罗斯”。斡罗斯者,今之苏俄也。那时就有人指出,说是现在的拔都的大军,就是日本的军马,而在“西征”之前,尚须先将中国征服,给变成从军的奴才。 当自己们被征服时,除了极少数人以外,是很苦痛的。这实例,就如东三省的沦亡,上海的爆击〔4〕,凡是活着的人们,毫无悲愤的怕是很少很少罢。但这悲愤,于将来的“西征”是大有妨碍的。于是来了一部《大上海的毁灭》,用数目字告诉读者以中国的武力,决定不如日本,给大家平平心;而且以为活着不如死亡(“十九路军死,是警告我们活得可怜,无趣!”),但胜利又不如败退(“十九路军胜利,只能增加我们苟且,偷安与骄傲的迷梦!”)。总之,战死是好的,但战败尤其好,上海之役,正是中国的完全的成功。 现在第二步开始了。据中央社消息,则日本已有与满洲国签订一种“中华联邦帝国密约”之阴谋。那方案的第一条是:“现在世界只有两种国家,一种系资本主义,英,美,日,意,法,一种系共产主义,苏俄。现在要抵制苏俄,非中日联合起来……不能成功”云(详见三月十九日《申报》)。 要“联合起来”了。这回是中日两国的完全的成功,是从“大上海的毁灭”走到“黄人之血”路上去的第二步。 固然,有些地方正在爆击,上海却自从遭到爆击之后,已经有了一年多,但有些人民不悟“西征”的必然的步法,竟似乎还没有完全忘掉前年的悲愤。这悲愤,和目前的“联合”就大有妨碍的。在这景况中,应运而生的是给人们一点爽利和慰安,好像“辣椒和橄榄”的文学。这也许正是一服苦闷的对症药罢。为什么呢?就因为是“辣椒虽辣,辣不死人,橄榄虽苦,苦中有味”〔5〕的。明乎此,也就知道苦力为什么吸鸦片。 而且不独无声的苦闷而已,还据说辣椒是连“讨厌的哭声”也可以停止的。王慈先生在《提倡辣椒救国》这一篇名文里告诉我们说: “……还有北方人自小在母亲怀里,大哭的时候,倘使母亲拿一只辣茄子给小儿咬,很灵验的可以立止大哭……“现在的中国,仿佛是一个在大哭时的北方婴孩,倘使要制止他讨厌的哭声,只要多多的给辣茄子他咬。”(《大晚报》副刊第十二号) 辣椒可以止小儿的大哭,真是空前绝后的奇闻,倘是真的,中国人可实在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别“民族”了。然而也很分明的看见了这种“文学”的企图,是在给人一辣而不死,“制止他讨厌的哭声”,静候着拔都元帅。 不过,这是无效的,远不如哭则“格杀勿论”的灵验。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6〕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罢。三月二十日。 #p#副标题#e#15年香港注册公司www.2012hkcompany.com
350 0 0
鲁迅
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拚将明月忘了! 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 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她说着十年前,怎样的每天在朝露还零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花儿从野地上回家里去。─—又怎样的赤着脚儿,一大群孩子拉着手,在草地上,和着最柔媚的琴声跳舞。到了酣畅处,自己觉得是个羽衣仙子。─一又怎样的喜欢作活计。夏日晚风之中,在廊下拈着针儿,心里想着刚看过的书中的言语……这些满含着诗意的话,沁入心脾,只有微笑。 渐渐的深谈了:谈到西方女孩子的活泼,和东方女孩子的温柔;谈到哲学,谈到朋友,引起了很长的讨论,“淡交如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收束。结果圆满,兴味愈深,更爽畅的谈到将来的世界,渐渐侵入现在的国际问题。我看着她,忽然没有了勇气。她也不住的弄着衣缘,言语很吞吐。─一然而我们竟将许多伤心旧事,半明半晦的说过。“最缺憾的是一时的国际问题的私意!理想的和爱的天国,离我们竟还遥远,然而建立这天国的责任,正在我们……”她低头说着,我轻轻地接了下去,“正在我们最能相互了解的女孩儿身上。” 自此便无声响。刚才的思想太沉重了,这云淡风轻的景物,似乎不能负载。我们都想挣脱出来,却一时再不知说什么好。 数十年相关的历史,几万万人相对的感情,今夜竟都推在我们两个身上─—惆怅到不可言说! 百步外一片灯光里,欢乐的歌声悠然而起,穿林度水而来─—我们都如梦醒,“是西方人欢愉活泼的精神呵!”她含笑的说着,我长吁了一口气!#p#副标题#e# 思想又扩大了,经过了第二度的沉默─—只听得湖水微微激荡,风过处橡叶坠地的声音。我不能再说什么话,也不肯再说什么话─一她忽然温柔的抚着我的臂说:“最乐的时间,就是和最知心的朋友,同在最美的环境之中,却是彼此静默着没有一句话说!” 月儿愈高,风儿愈凉。衣裳已受了露湿,我们都觉得支持不住。─一很疲缓的站起,转过湖岸,上了层阶,迎面灿然的立着一座灯火楼台。她邀我到她楼上层里去,捧过纪念本子来,要我留字。题过姓名,在“快乐思想”的标目之下,我略一沉吟,便提起笔写下去,是:“月光的底下,湖的旁边,和你一同坐着!” 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过去的一百二十分钟,憧憬在我的心中,如同做了一场好梦。
377 0 0
冰心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401 0 0
陆游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不独文词供奏记, 定将谈笑解兵戈。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380 0 0
白居易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420 0 0
韦应物
离别无远近,事欢情亦悲。不闻车轮声,后会将何时。 去日忘寄书,来日乖前期。纵知明当还,一夕千万思。
296 0 0
中华文学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354 0 0
张子容
京中曹局无多事,寒食贫儿要在家。 遮莫杏园胜别处,亦须归看傍村花。
391 0 0
王建
今日复何日,欢动楚江滨。紫泥来自天上,优诏起元臣。想见傅岩梦断,记得金瓯名在,却念佩兰人。永昼通明殿,曾听话经纶。 促归装,趋北阙,觐严宸。玉阶陈迹如故,天笑一番新。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九万云霄路,飞走趁新春。
315 0 0
自为专房甚,匆匆有所伤。当时心已悔,彻夜手犹香。 恨枕堆云髻,啼襟搵月黄。起来犹忍恶,剪破绣鸳鸯。
363 0 0
湖上山翁醉,仙子扶,草新词粉笺霜兔。船头晚凉湖上雨,锦鸳鸯傍花飞去。春晚二首弹珠泪,上宝车,柳青青渭城官舍。杜鹃又啼春去也,两无情水流花谢。秾妆褪,苏幕遮,过清明小楼春夜。剔银灯快将诗句写,晓风寒海棠花谢。春情空凝伫,不见他,画帘垂柳花飞过。髻云偏翠斜金凤亸,碧痕香绣窗茸唾。水爆仗椷云气,走电光,翠烟流洞庭湖上。起蛰龙一声何处响?碎桃花禹门春浪。春晚寻花径,梦草池,乳莺啼牡丹开未?荒凉故园春事已,谢东风补红添翠。玄文馆雪夜饮金盘露食马头寻梅处,泛剡图,白模糊小桥无路。仙霞洞中清事足,金盘露马头香玉。席上为真士陈玉林作溪船去,山竹折,玉成林小窗清夜。销金党家何处也?搅琼酥惠船明月。春思娇莺韵,乳燕声,盼归舟玉人成病。趁东风远游不见影,浪儿每柳花心性。
357 0 0
张可久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372 0 0
岑参
卫玠清谈性最强,明时独拜正员郎。关心珠玉曾无价, 满手琼瑶更有光。谋略久参花府盛,才名常带粉闱香。 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
297 0 0
章华宫中九月时,桂花半落红橘垂。江头骑火照辇道, 君王夜从云梦归。霓旌凤盖到双阙,台上重重歌吹发。 千门万户开相当,烛笼左右列成行。下辇更衣入洞房, 洞房侍女尽焚香。玉阶罗幕微有霜,齐言此夕乐未央。 玉酒湛湛盈华觞,丝竹次第鸣中堂。巴姬起舞向君王, 回身垂手结明珰。愿君千年万年寿,朝出射麋夜饮酒。
480 0 0
张籍
一簟临窗薤叶秋,小帘风荡半离钩。 魂清雨急梦难到,身在五湖波上头。
388 0 0
陆龟蒙
临池见蝌斗,羡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305 0 0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鬓成丝。
332 0 0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326 0 0
诗经
万里关山冢,明妃旧死心。恨为秋色晚,愁结暮云阴。 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已知无玉貌,何事送黄金。
458 0 0
张祜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400 0 0
晏几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