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495 0 0
朱庆馀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419 0 0
白居易
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 小桃花发春风起,千里江山一梦回。
537 0 0
崔涂
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我只好连身外的水也搅一下,看看泛起怎样的东西来。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2〕。 那时我正在编印两种小丛书,一种是《乌合丛书》,专收创作,一种是《未名丛刊》,专收翻译,都由北新书局出版。出版者和读者的不喜欢翻译书,那时和现在也并不两样,所以《未名丛刊》是特别冷落的。恰巧,素园他们愿意绍介外国文学到中国来,便和李小峰〔3〕商量,要将《未名丛刊》移出,由几个同人自办。小峰一口答应了,于是这一种丛书便和北新书局脱离。稿子是我们自己的,另筹了一笔印费,就算开始。因这丛书的名目,连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没有名目”的意思,是“还没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还未成丁”似的。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这里有一点小例子。——我们是只有小例子的。 那时候,因为段祺瑞〔4〕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段派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林素园〔5〕,带兵接收学校去了,演过全副武行之后,还指留着的几个教员为“共产党”。这个名词,一向就给有些人以“办事”上的便利,而且这方法,也是一种老谱,本来并不希罕的。但素园却好像激烈起来了,从此以后,他给我的信上,有好一晌竟憎恶“素园”两字而不用,改称为“漱园”。同时社内也发生了冲突,高长虹〔6〕从上海寄信来,说素园压下了向培良的稿子,叫我讲一句话。我一声也不响。于是在《狂飙》上骂起来了,先骂素园,后是我。素园在北京压下了培良的稿子,却由上海的高长虹来抱不平,要在厦门的我去下判断,我颇觉得是出色的滑稽,而且一个团体,虽是小小的文学团体罢,每当光景艰难时,内部是一定有人起来捣乱的,这也并不希罕。然而素园却很认真,他不但写信给我,叙述着详情,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在“天才”们的法庭上,别人剖白得清楚的么?——我不禁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自然,这仅仅是小忧患,但在认真而激烈的个人,却也相当的大的。 不久,未名社就被封〔7〕,几个人还被捕。也许素园已经咯血,进了病院了罢,他不在内。但后来,被捕的释放,未名社也启封了,忽封忽启,忽捕忽放,我至今还不明白这是怎么的一个玩意。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9〕。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10〕。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p#副标题#e#
390 0 0
鲁迅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417 0 0
李珣
迟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野桥连寺月,高竹半楼风。 水静鱼吹浪,枝闲鸟下空。数峰相向绿,日夕郡城东。
476 0 0
赵嘏
临风飏飏花,透影胧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 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
535 0 0
元稹
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屦、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 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490 0 0
张炎
日落沙明天倒开, 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 疑是山阴雪后来。
445 0 0
李白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442 0 0
赵孟頫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414 0 0
欧阳修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456 0 0
王沂孙
憔悴朔家种,零落雪边枝。淡妆素艳,无桃花笑面柳眉低。懒向深宫点额,甘与孤山结社,照影水之湄。不怨风霜虐,我本岁寒姿。 谢东君。开冷蕊,弄斜晖。强颜红紫同□,皎洁性难移。祗好竹篱茅舍,若话玉堂金鼎,老恐负心期。歌罢饮先醉,残月堕深卮。
366 0 0
中华文学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18 0 0
韩非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425 0 0
病学高僧置一床,披衣才暇即焚香。闲阶雨过苔花润, 小簟风来薤叶凉。南国羽书催部曲,东山毛褐傲羲皇。 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483 0 0
陆龟蒙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580 0 0
司空图
祀既云毕,明灵告旋。礼洽和应,神歆福延。 动植咸若,阴阳不愆。锡兹纯嘏,天子万年。
408 0 0
佚名
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自觉寝食间,多无少年味。 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 诗多听人吟,自不题一字。病姿与衰相,日夜相继至。 况当尚少朝,弥惭居近侍。终当求一郡,聚少渔樵费。 合口便归山,不问人间事。
409 0 0
短棹翩翩绿一莎。碧潭深处几风波。晚来风定却高歌。 千尺丝纶随卷放,数声玉笛足清和。蝇头名利奈伊何。
392 0 0
姚述尧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