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398 0 0
袁宏道
十里指东平,军前首出征。诸侯青服旧,御史紫衣荣。 入陈枭心死,分围虎力生。画时安楚塞,刻日下齐城。 号令朝移幕,偷踪夜斫营。云梯曾险上,地道惯深行。 举旆招降将,投戈趁败兵。自惭居虏者,当此立功名。
427 0 0
张祜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342 0 0
中华文学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382 0 0
司空图
不见古时月,何似汉时秋。朱陈村里新样,新妇又骑牛。欲脱参前氐后别说,二星非经星也,又说河边河鼓,此会没来由。何处设瓜果谓今日好事,香动帻沟窭高丽谓城为沟窭。郭郎老即与运,谁为理,岂情流。人间□睡五日,五日复何悠。吾腹空虚久矣,子有满堂锦绣,犊鼻若为酬。玉友临安七夕酒名此时好,空负葛巾篘。
358 0 0
刘辰翁
小学新翻墨沼波,羡君琼树散枝柯。 左家弄玉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
822 0 0
柳宗元
我将我享,尽明而诚。载芬黍稷,载涤牺牲。 懿矣元良,万邦以贞。心乎爱敬,若睹容声。
311 0 0
佚名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柳永
北去穷秦塞,南归绕汉川。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 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萦回还此景,多坐夜灯前。
408 0 0
张乔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1]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2]
430 0 0
李白
且介亭杂文末编 木刻像(曹白作) 在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1936) 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外景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内景Ⅵ鲁迅全集·第六卷 且介亭杂文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四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一九三五年末经作者亲自编定,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 序言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邵洵美〔1〕,前“第三种人”〔2〕施蛰存〔3〕和杜衡即苏汶〔4〕,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5〕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6〕,和生存不能两立。 这一本集子和《花为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7〕,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8〕。CC 〔1〕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曾创办金屋书店,主编《金屋月刊》,提倡所谓唯美主义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2〕“第三种人”一九三三年十月苏汶(即杜衡)在《现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中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攻击左翼文艺运动。鲁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指出这些所谓“第三种人”“自称超党派,其实是右派。”〔3〕施蛰存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作家。曾主编《现代》月刊、《文饭小品》等。他在《文饭小品》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的《服尔泰》中,说鲁迅的杂文是“有宣传作用而缺少文艺价值的东西”。 〔4〕杜衡(1906—1964)又名苏汶,原名戴克崇,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曾编辑《现代》月刊。他在上海《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发表的《文坛的骂风》中说,“杂文的流行”,是文坛上“一团糟的混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短论也,杂文也,差不多成为骂人文章的‘雅称’,于是,骂风四起,以至弄到今日这不可收拾的局势。”〔5〕林希隽广东潮安人,当时上海大夏大学的学生。他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杂文和杂文家》中,说杂文的兴盛,是因为“作家毁掉了自己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代替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的工作”。 〔6〕“死之说教者”原是尼采《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 〔7〕诗史意思是可以作为历史看的诗,语见《新唐书·杜甫传》:“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后也泛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作品。 〔8〕且介亭当时作者住在上海北四川路,这个地区是“越界筑路”(帝国主义者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区域,即所谓“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p#副标题#e#
310 0 0
鲁迅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330 0 0
杜甫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356 0 0
宋之问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时月,夜来空自照夷门。
464 0 0
年才二十众知名,孤鹤仪容彻骨清。 口传天语来人世,却逐祥云上玉京。
470 0 0
李涉
万人曾战死,几处见休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入残营。牢落千馀里,山空水复清。
332 0 0
戴叔伦
西子湖边眉翠妩。魂冷孤山,谁是风烟主。相唤吟诗天欲雨。嫩凉不隔鸥飞处。 移下天孙云锦渚。翠盖牵风,绰约凌波女。清约已成君记取。月明夜半鱼龙舞。
293 0 0
高观国
【雨中出诊】 千里烟云笼大地, 万顷良田麦苗绿。 犹自撑伞奔不息, 何惧濒濒小雨密。 道路崎岖膝挂泥, 定将病魔寻踪迹。 亦风亦雨君可冷? 汗水涔涔无凉意。 1995.10.23.
389 0 0
张立新
洒虚阁。幂幂天垂似幕。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清愁晚来觉。佳景愔愔过却。芳郊外,莺恨燕愁,不管秋千冷红索。 行云楚台约。念今古凝情,朝暮如昨。啼红湿翠春情薄。谩一犁江上,半篙堤外,勾引轻阴趁暮角。正孤绪寂寞。 斑驳。止还作。听点点檐声,沈沈春酌。只愁入夜东风恶。怕催教花放,趁将花落。冥冥烟草,梦正远,恨怎托。
346 0 0
名与牡丹联谱,南珍独比江瑶。闽山入贡冠前朝。露叶风枝袅袅。 香玉满苞仙液,绉红圆戚鲛绡。华清宫殿蜀山遥。一骑红尘失笑。
344 0 0
康与之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