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风凉四面开,陶公爱晚上高台。中庭不热青山入, 野水初晴白鸟来。精思道心缘境熟,粗疏文字见诗回。 诸生围绕新篇读,玉阙仙官少此才。
316 0 0
王建
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芙蓉。 流霞浅酌谁同醉,今夜笙歌第几重。
374 0 0
中华文学
公为时生,才真是、禁中颇牧。擎天手、十年犹在,未应藏缩。说项无人堪叹息,瞻韩有意因恢复。用真儒、同建太平功,心相属。 忠与孝,荣和辱。武昌柳,南湖竹。一箪瓢非欠,万钟非足。知命何曾怀喜愠,轻身岂为干名禄。看可汗生缚洗烟尘,机神速。
286 0 0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阪,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 足趺力伫。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泥潦渐久,荆棘旋生。行必不得, 不如不行。
376 0 0
元稹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361 0 0
卢仝
十五红妆侍绮楼,朝承握槊夜藏钩。君臣一意金门宠, 兄弟双飞玉殿游。宁知宿昔恩华乐,变作潇湘离别愁。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自怜京兆双眉妩, 会待南来五马留。
312 0 0
张说
一县今如此,残民数不多。也知贤宰切,争奈乱兵何。 皆自干戈达,咸思雨露和。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360 0 0
杜荀鹤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 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340 0 0
王维
雅淡精神,铅黄未洗,犹带残妆。春艳一枝,鹅儿颜色,染就纤裳。 月移影转南窗。特地送、些儿暗香。宿酒初醒,这般滋味,梦断池塘。
282 0 0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1] 去似朝云无觅处。
400 0 0
白居易
长亭急管生愁。楚天秋。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白苹散。浴轻鸥。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284 0 0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 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
307 0 0
何梦桂
默默沧江老,官分右掖荣。立朝班近殿,奏直上知名。 晓雾和香气,晴楼下乐声。蜀笺金屑腻,月兔笔毫精。 禁树霏烟覆,宫墙瑞草生。露盘秋更出,玉漏昼还清。 碧藓无尘染,寒蝉似鸟鸣。竹深云自宿,天近日先明。 孱懦难封诏,疏愚但掷觥。素餐终日足,宁免众人轻。
416 0 0
姚合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401 0 0
坐中客。共千里、潇湘秋色。渐万宝西成农事了,罢稏看、黄云阡陌。乔□橘洲风浪稳,岳镇耸、倚天青壁。追前事、与亡相续,空与山川陈迹。 南国。都会繁盛,依然似昔。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乞巧处、家家追乐事,争要做、丰年七夕。愿明年强健,百姓欢娱,还如今日。
289 0 0
张孝祥
万里叠嶂翠,一心浮云闲。羽人杏花发,倚树红琼颜。 流水杳冥外,女萝阴荫间。却思人间世,多恐不可还。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但恐五灵车,山上复有山。
348 0 0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遥看云路心空在, 久服盐车力渐烦。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399 0 0
我一向对于《语丝》没有恭维过,今天熬不住要说几句了:的确可爱。真是《语丝》之所以为《语丝》。 像我似的“世故的老人”〔2〕是已经不行,有时不敢说,有时不愿说,有时不肯说,有时以为无须说。有此工夫,不如吃点心。但《语丝》上却总有人出来发迂论,如《教育漫谈》〔3〕,对教育当局去谈教育,即其一也。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4〕,一定要有这种人,世界才不寂寞。这一点,我是佩服的。但也许因为“世故”作怪罢,不知怎地佩服中总带一些腹诽,还夹几分伤惨。徐先生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维,终于决定贡献一点意见。这一种学识,乃是我身做十多年官僚,目睹一打以上总长,这才陆续地获得,轻易是不肯说的。 对“教育当局”谈教育的根本误点,是在将这四个字的力点看错了:以为他要来办“教育”。其实不然,大抵是来做“当局”的。 这可以用过去的事实证明。因为重在“当局”,所以—— 一学校的会计员,可以做教育总长。 二教育总长,可以忽而化为内务总长。 三司法,海军总长,可以兼任教育总长。 曾经有一位总长,听说,他的出来就职,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所以再作冯妇〔5〕的。但也有人来和他谈教育。我有时真想将这老实人一把抓出来,即刻勒令他回家陪太太喝茶去。 所以:教育当局,十之九是意在“当局”,但有些是意并不在“当局”。 这时候,也许有人要问:那么,他为什么有举动呢? 我于是勃然大怒道:这就是他在“当局”呀!说得露骨一点,就是“做官”!不然,为什么叫“做”? 我得到这一种彻底的学识,也不是容易事,所以难免有一点学者的高傲态度,请徐先生恕之。以下是略述我所以得到这学识的历史—— 我所目睹的一打以上的总长之中,有两位是喜欢属员上条陈的。于是听话的属员,便纷纷大上其条陈。久而久之,全如石沉大海。我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聪明,心里疑惑:莫非这许多条陈一无可取,还是他没有工夫看呢?但回想起来,我“上去”(这是专门术语,小官进去见大官也)的时候,确是常见他正在危坐看条陈;谈话之间,也常听到“我还要看条陈去”,“我昨天晚上看条陈”等类的话。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我正从他的条陈桌旁走开,跨出门槛,不知怎的忽蒙圣灵启示,恍然大悟了—— 哦!原来他的“做官课程表”上,有一项是“看条陈”的。 因为要“看”,所以要“条陈”。为什么要“看条陈”?就是“做官”之一部分。如此而已。还有另外的奢望,是我自己的胡涂! “于我来了一道光”,从此以后,我自己觉得颇聪明,近于老官僚了。后来终于被“孤桐先生”革掉,那是另外一回事。 “看条陈”和“办教育”,事同一例,都应该只照字面解,倘再有以上或更深的希望或要求,不是书呆子,就是不安分。 我还要附加一句警告:倘遇漂亮点的当局,恐怕连“看漫谈”也可以算作他的一种“做”——其名曰“留心教育”—— 但和“教育”还是没有关系的。 九月四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语丝》周刊第一五二期。 〔2〕“世故的老人”高长虹谩骂作者的话。 〔3〕《教育漫谈》原题《教育漫语》,徐祖正(当时北京大学教授)作,载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三日、二十日《语丝》第一四四、一四五两期。一九二七年八月,把持北洋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了加强对教育界的控制,强行把北京九所国立学校合并为“京师大学”,引起教育界的不满。徐祖正的文章是对这件事发表的议论。 〔4〕“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语见《论语·卫灵公》,是孔丘的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语见《论语·宪问》,是孔丘同时人评论他的话。 〔5〕再作冯妇《孟子·尽心》:“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后人称重操旧业为“再作冯妇”,就是根据这个故事。 #p#副标题#e#
318 0 0
鲁迅
十万全师出,遥知正忆君。一心如瑞麦,长作两岐分。 破檗供朝爨,须怜是苦辛。晓天窥落宿,谁识独醒人。 旦日思双屦,明时愿早谐。丹青传四渎,难写是秋怀。 闻道更新帜,多应发旧旗。征衣无伴捣,独处自然悲。
429 0 0
陆龟蒙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332 0 0
辛弃疾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