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将起魏,良史更逢迁。驿骑朝丹阙,关亭望紫烟。 西京春色近,东观物华偏。早赴王正月,挥毫记首年。
317 0 0
孙逖
落英飘蕊雪纷纷,啼鸟如悲霍冠军。 逝水不回弦管绝,玉楼迢递锁浮云。
420 0 0
武元衡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414 0 0
姚合
大见腾腾诗酒客,不忧生计似君稀。 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唯载树阴归。
378 0 0
白居易
吴都佳丽苗而秀。燕样腰身。按舞华茵。促遍凉州、罗袜未生尘。 □□□□□□透。歌怨眉颦。张燕宜频。□□□□、□□□□□。
324 0 0
贺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358 0 0
窦常
高士不羁世,颇将荣辱齐。适委华冕去,欲还幽林栖。 虽怀承明恋,忻与物累暌。逍遥观运流,谁复识端倪。 而我岂高致,偃息平门西。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 风雪积深夜,园田掩荒蹊。幸蒙相思札,款曲期见携。
302 0 0
韦应物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426 0 0
皮日休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00 0 0
严武
日日狎沙禽,偷安且放吟。读书老不入,爱酒病还深。 歉后为羁客,兵馀问故林。杨花满床席,搔首度春阴。
440 0 0
郑谷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314 0 0
佚名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423 0 0
胡令能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故园久绝书来后, 南国空看雁去多。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
438 0 0
李频
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 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
389 0 0
老饕嗜酒若鸱夷。拣珠玑。自蒸炊。篘尽云腴,浮蚁在瑶卮。有客相过同一醉,无客至,独中之。 麹生风味有谁知。豁心脾。展愁眉。玉颊红潮,还似少年时。醉倒不知天地大,浑忘却,是和非。
336 0 0
李纲
孔坐洽良俦,陈筵几献酬。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阳宴,长陪河朔游。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348 0 0
李峤
古之儒者不作兴谈女人,但有时总喜欢谈到女人。例如“缠足”罢,从明朝到清朝的带些考据气息的著作中,往往有一篇关于这事起源的迟早的文章。为什么要考究这样下等事呢,现在不说他也罢,总而言之,是可以分为两大派的,一派说起源早,一派说起源迟。说早的一派,看他的语气,是赞成缠足的,事情愈古愈好,所以他一定要考出连孟子的母亲,也是小脚妇人的证据来。说迟的一派却相反,他不大恭维缠足,据说,至早,亦不过起于宋朝的末年。 其实,宋末,也可以算得古的了。不过不缠之足,样子却还要古,学者应该“贵古而贱今”,斥缠足者,爱古也。但也有失怀了反对缠足的成见,假造证据的,例如前明才子杨升庵先生,他甚至于替汉朝人做《杂事秘辛》〔2〕,来证明那时的脚是“底平趾敛”。 于是又有人将这用作缠足起源之古的材料,说既然“趾敛”,可见是缠的了。但这是自甘于低能之谈,这里不加评论。 照我的意见来说,则以上两大派的话,是都错,也都对的。现在是古董出现的多了,我们不但能看见汉唐的图画,也可以看到晋唐古坟里发掘出来的泥人儿。那些东西上所表现的女人的脚上,有圆头履,有方头履,可见是不缠足的。古人比今人聪明,她决不至于缠小脚而穿大鞋子,里面塞些棉花,使自己走得一步一拐。 但是,汉朝就确已有一种“利屣”〔3〕,头是尖尖的,平常大约未必穿罢,舞的时候,却非此不可。不但走着爽利,“潭腿”〔4〕似的踢开去之际,也不至于为裙子所碍,甚至于踢下裙子来。那时太太们固然也未始不舞,但舞的究以倡女为多,所以倡伎就大抵穿着“利屣”,穿得久了,也免不了要“趾敛”的。然而伎女的装束,是闺秀们的大成至圣先师,这在现在还是如此,常穿利屣,即等于现在之穿高跟皮鞋,可以俨然居炎汉〔5〕“摩登女郎”之列,于是乎虽是名门淑女,脚尖也就不免尖了起来。先是倡伎尖,后是摩登女郎尖,再后是大家闺秀尖,最后才是“小家碧玉”〔6〕一齐尖。待到这些“碧玉”们成了祖母时,就入于利屣制度统一脚坛的时代了。 当民国初年,“不佞”观光北京的时候,听人说,北京女人看男人是否漂亮(自按:盖即今之所谓“摩登”也)的时候,是从脚起,上看到头的。所以男人的鞋袜,也得留心,脚样更不消说,当然要弄得齐齐整整,这就是天下之所仁有“包脚布”的原因。仓颉造字,我们是知道的,谁造这布的呢,却还没有研究出。但至少是“古已有之”,唐朝张族鸟作的《朝野佥载》〔7〕罢,他说武后朝有一位某男士,将脚裹得窄窄的,人们见了都发笑。可见盛唐之世,就已有了这一种玩意儿,不过还不是很极端,或者还没有很普及。然而好像终于普及了。由宋至清,绵绵不绝,民元革命以后,革了与否,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专攻考“古”学的。 然而奇怪得很,不知道怎的(自按:此处似略失学者态度),女士们之对于脚,尖还不够,并且勒令它“小”起来了,最高模范,还竟至于以三寸为度。这么一来,可以不必兼买利屣和方头履两种,从经济的观点来看,是不算坏的,可是从卫生的观点来看,却未免有些“过火”,换一句话,就是“走了极端”了。 我中华民族虽然常常的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譬如对于敌人罢,有时是压服不够,还要“除恶务尽”,杀掉不够,还要“食肉寝皮”〔8〕。但有时候,却又谦虚到“侵略者要进来,让他们进来。也许他们会杀了十万中国人。不要紧,中国人有的是,我们再有人上去”。这真教人会猜不出是真痴还是假呆。而女人的脚尤其是一个铁证,不小则已,小则必求其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摆摆摇摇。慨自辫子肃清以后,缠足本已一同解放的了,老新党的母亲们,鉴于自己在皮鞋里塞棉花之麻烦,一时也确给她的女儿留了天足。然而我们中华民族是究竟有些“极端”的,不多久,老病复发,有些女士们已在别想花样,用一枝细黑柱子将脚跟支起,叫它离开地球。她到底非要她的脚变把戏不可。由过去以测将来,则四朝(假如仍旧有朝代的话)之后,全国女人的脚趾都和小腿成一直线,是可以有八九成把握的。 然则圣人为什么大呼“中庸”呢?曰:这正因为大家并不中庸的缘故。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穷教员养不活老婆了,于是觉到女子自食其力说之合理,并且附带地向男女平权论卢头;富翁胖到要发哮喘病了,才去打高而富球,从此主张运动的紧要。我们平时,是决不记得自己有一个头,或一个肚子,应该加以优待的,然而一旦头痛肚泻,这才记起了他们,并且大有休息要紧,饮食小心的议论。倘有谁听了这些议论之后,便贸贸然决定这议论者为卫生家,可就失之十丈,差以亿里了。 倒相反,他是不卫生家,议论卫生,正是他向来的不卫生的结果的表现。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9〕以孔子交游之广,事实上没法子只好寻狂狷相与,这便是他在理想上之所以哼着“中庸,中庸”的原因。 以上的推定假使没有错,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而推定孔子晚年,是#p#副标题#e#
鲁迅
吏满六百石,昔贤辄去之。秩登二千石,今我方罢归。 我秩讶已多,我归惭已迟。犹胜尘土下,终老无休期。 卧乞百日告,起吟五篇诗。朝与府吏别,暮与州民辞。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 为郡已周岁,半岁罹旱饥。襦袴无一片,甘棠无一枝。 何乃老与幼,泣别尽沾衣。下惭苏人泪,上愧刘君辞。
432 0 0
薪乎菜乎。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296 0 0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 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365 0 0
钱起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