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426 0 0
晏殊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315 0 0
李曾伯
【阮郎归】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408 0 0
黄庭坚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有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困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台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那阵风吹过,留下了,留下了。
339 0 0
小文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370 0 0
杨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383 0 0
李贺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320 0 0
苏轼
翻《归去来辞》归去来兮,故乡近日。田园内,芜草荒迷,催把微官弃。【混江龙】既心为形役,何须惆怅自生悲?悟往之不谏,知来者堪追。昨日方知前日错,今朝便觉夜来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行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适我闹中意。虽休官早,悔恨来迟。【油葫芦】荷月锄日夜始归,有欢迎童仆随,候门稚子笑牵衣。栽五株翠柳笼烟密,种一篱黄菊凝霜媚。三径边虽就荒,两乔松喜不移。盼庭柯木叶交苍翠,我则是常把笑颜怡。【天下乐】虽设柴门镇掩扉,无为,交暂息,既世情人我心愿违。看山岫云始归,羡知还鸟倦飞,抚孤松心似水。【那吒令】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深蒙雨露恩,自得锄刨力,问优游此兴谁知?【鹊踏枝】与猿鹤久忘机,共琴书自相陪。才过西郊,适兴东篱。谁待要劳神费力?不能够展眼舒眉。【寄生草】一任教秦灰冷,从教那晋鼎移。倚窗或乐琴书味,从情或棹孤舟济,登山或念车轮意。美哉之志乐田园,浩然之气冲天地。【幺】农夫告,春将及,朝来雨一犁。新生禾叶层层密,长流泉水涓涓细,初开黄菊丛丛媚。有时矫首恣游观,策仗老者欣留意。【金盏儿】去来兮,莫呆痴,寓形宇内能何已?委心不为去留迷。嘻遑遑将到底,用怡怡欲潜归。知帝乡人不到,任富贵愿皆违。【尾声】喜携仗自耕耘,欢自己忘忧会,玩赏东篱足矣。采菊浮杯稳坐榻,对南山山色稀奇。看山巍山色相催,山色悠悠能有几?逍遥度日,优游卒岁,乐天之命复奚疑。
325 0 0
张可久
采药三山罢,乘风五日归。翦荷成旧屋,剉蘖染新衣。 玉粒指应久,丹砂验不微。坐看青节引,要与白云飞。
304 0 0
韩翃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299 0 0
杨炯
习习东风扇,萋萋草色新。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 嫩叶舒烟际,微香动水滨。金塘明夕照,辇路惹芳尘。 造化功何广,阳和力自均。今当发生日,沥恳祝良辰。
335 0 0
中华文学
落石几万仞,冷声飘远空。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几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
356 0 0
齐己
吴苑荒凉故国名,吴山月上照江明。残春碧树自留影, 半夜子规何处声。芦叶长侵洲渚暗,蘋花开尽水烟平。 经过此地千年恨,荏苒东风露色清。
407 0 0
刘沧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303 0 0
辛弃疾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东朝渊塞曾无匹,西宫才略称第一。恩泽何曾逮外家,咨谋往往闻温室。亲王辅政最称贤,诸将专征捷奏先。迅归欃抢回日月,八方重睹中兴年。联翩方召升朝右,北门独对西平手。因治楼船凿汉池,别营台沼追文囿。西直门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新锡山名呼万寿,旧疏河水号昆明。昆明万寿佳山水,中间宫殿排云起。拂水回廊千步深,冠山傑阁三层峙。隥道盘行凌紫烟,上方宝殿放祈年。更栽火树千花发,不数名珠彻夜悬。是时朝野多丰豫,年年三月迎銮驭。长乐深严苦敝神,甘泉爽垲宜清暑。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丹陛大陈三部伎,玉巵亲举万年觞。嗣皇上寿称臣子,本朝家法严无比。问膳曾无赐坐时,从游罕讲家人礼。东平小女最承恩,远嫁归来奉紫宸。卧起每偕荣寿主,丹青差喜缪夫人。尊号珠联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别启琼林贮羡余,更营玉府蒐珍异。月殿云阶敞上方,宫中习静夜焚香。但祝时平边塞静,千秋万岁未渠央。五十年间天下母,后来无继前无偶。却因清暇话平生,万事何堪重回首。忆昔先皇幸朔方,属车恩幸故难量。内批教写清舒馆,小印新镌同道堂。一朝铸鼎降龙驭,后宫髯绝不能去。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复遘丞卿怒。手夷端肃反京师,永念冲人未有知。为简儒臣严谕教,别求名族正宫闱。可怜白日西南驶,一纪恩勤付流水。甲观曾无世嫡孙,后宫并乏才人子。提携犹子付黄图,劬苦还如同治初。又见法宫冯玉几,更劳武帐坐珠襦。国事中间几翻覆,近年最忆怀来辱。草地间关短毂车,邮亭仓卒芜萎粥。上相留都树大牙,东南诸将奉王家。坐令佳气腾金阙,复道都人望翠华。自古忠良能活国,于今母子仍玉食。宗庙重闻钟鼓声,离宫不改池台色。一自官家静摄频,含饴无异弄诸孙。但看腰脚今犹健,莫道伤心迹已陈。两宫一旦同绵惙,天柱偏先地维折。高武子孙复几人,哀平国统仍三绝。是时长乐正弥留,茹痛还为社稷谋。已遣伯禽承大统,更扳公旦觐诸侯。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安世忠勤自始终,本初才气尤腾踔。复数同时奉话言,诸王刘泽号亲贤。独总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济艰难。社稷有灵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坐见弥天戢玉棺,独留末命书盟府。原庙丹青俨若神,镜奁遗物尚如新。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当时顾命臣。离宫一闭经三载,绿水青山不曾改。雨洗苍苔石兽闲,风摇朱户铜蠡在。云韶散乐久无声,甲帐珠簾取次倾。岂谓先朝营楚殿,翻教今日恨尧臣。宣室遗言犹在耳,山河盟誓期终始。寡妇孤儿要易欺,讴歌狱讼终何是。深宫母子独凄然,却似滦阳游幸年。昔去会逢天下养,今来劣受厉人怜。虎鼠龙鱼无定态,唐侯已在虞宾位。且语王孙慎勿疏,相期黄发终无艾。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
420 0 0
王国维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385 0 0
皎然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 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272 0 0
卢纶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297 0 0
佚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309 0 0
溥天氛_廓。看庆绵鸿祚,勋昭麟阁。蕃宣换符钥。占西南襟带,遍□油幕。湘流绕郭。蔼一城、和气雾薄。听嘈嘈、比屋欢声,共说吏闲民乐。 遥想芗菲凫暖,翠拥屏深,晓风传乐。琼腴缓酌。花阴淡,柳丝弱。在松凋鹤瘦,莲_龟老,丹颊常如旧渥。趁天申、去押西班,奉觞御幄。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