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褪金丝,艳杏摇红影。欲雨还晴二月天,春色浑无定。 晓梦不堪惊,午昼新来永。一掬归心万叠愁,空惹长亭恨。
323 0 0
中华文学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 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378 0 0
白居易
韶华七换,阻庆生申旦。今日向高堂,载卮酒、为君满劝。绣帘低挂,瑞霭□香浓,倩双娥,敲象板,缓缓歌珠贯。 芝兰挺秀,俱是皇家彦。只这一般奇,见方寸、平生积善。几多厚德,天锡与遐龄,鬓长青,颜不老,日日开华宴。
295 0 0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441 0 0
李频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着。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330 0 0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350 0 0
武则天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374 0 0
程垓
去郭来寻隐者居,柳阴假步小篮舆。每期会面初偿约, 却计论心旧得书。浅绿垣墙绵薜荔,淡红池沼映芙渠。 为言肯共留连饮,涧有青芹罟有鱼。
404 0 0
殷尧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335 0 0
秦观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358 0 0
苏舜钦
野店鸡一声,萧萧客车动。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繁弦满长道,羸马四蹄重。遥羡青楼人,锦衾方远梦。功名不我与,孤剑何所用。行役难自休,家山忆秋洞。
359 0 0
司马扎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弄花喈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429 0 0
严仁
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313 0 0
杜甫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296 0 0
李白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326 0 0
皇甫冉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刘昫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騂弓结束轻。晓上关城吟画角, 暗驰羌马发支兵。回中地近风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卫霍笑长缨。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437 0 0
马戴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他日访江楼,含凄述飘荡。
333 0 0
一 旭生〔2〕先生: 前天收到《猛进》〔3〕第一期,我想是先生寄来的,或者是玄伯〔4〕先生寄来的。无论是谁寄的,总之:我谢谢。 那一期里有论市政的话,使我忽然想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来。我现在住在一条小胡同里,这里有所谓土车者,每月收几吊钱,将煤灰之类搬出去。搬出去怎么办呢?就堆在街道上,这街就每日增高。有几所老房子,只有一半露出在街上的,就正在豫告着别的房屋的将来。我不知道什么缘故,见了这些人家,就像看见了中国人的历史。 姓名我忘记了,总之是一个明末的遗民,他曾将自己的书斋题作“活埋庵”。 〔5〕谁料现在的北京的人家,都在建造“活埋庵”,还要自己拿出建造费。看看报章上的论坛,“反改革”的空气浓厚透顶了,满车的“祖传”,“老例”,“国粹”等等,都想来堆在道路上,将所有的人家完全活埋下去,“强聒不舍”〔6〕,也许是一个药方罢,但据我所见,则有些人们—— 甚至于竟是青年——的论调,简直和“戊戌政变”〔7〕时候的反对改革者的论调一模一样。你想,二十七年了,还是这样,岂不可怕。大约国民如此,是决不会有好的政府的;好的政府,或者反而容易倒。也不会有好议员的;现在常有人骂议员,说他们收贿,无特操,趋炎附势,自私自利,但大多数的国民,岂非正是如此的么?这类的议员,其实确是国民的代表。 我想,现在的办法,首先还得用那几年以前《新青年》上已经说过的“思想革命”〔8〕。还是这一句话,虽然未免可悲,但我以为除此没有别的法。而且还是准备“思想革命”的战士,和目下的社会无关。待到战士养成了,于是再决胜负。我这种迂远而且渺茫的意见,自己也觉得是可叹的,但我希望于《猛进》的,也终于还是“思想革命”。 鲁迅。三月十二日。 鲁迅先生: 你所说底“二十七年了,还是这样,”诚哉是一件极“可怕”的事情。人类思想里面,本来有一种惰性的东西,我们中国人的惰性更深。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听天任命和中庸的空气打不破,我国人的思想,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 你所说底“讲话和写文章,似乎都是失败者的征象。 正在和运命恶战的人,顾不到这些。”实在是最痛心的话。 但是我觉得从另外一方面看,还有许多人讲话和写文章,还可以证明人心的没有全死。可是这里需要有分别,必需要是一种不平的呼声,不管是冷嘲或热骂,才是人心未全死的证验。如果不是这样,换句话说,如果他的文章里面,不用很多的“!”,不管他说的写的怎么样好听,那人心已经全死,亡国不亡国,倒是第二个问题。 “思想革命”,诚哉是现在最重要不过的事情,但是我总觉得《语丝》,《现代评论》和我们的《猛进》,就是合起来,还负不起这样的使命。我有两种希望:第一希望大家集合起来,办一个专讲文学思想的月刊。里面的内容,水平线并无庸过高,破坏者居其六七,介绍新者居其三四。这样一来,大学或中学的学生有一种消闲的良友,与思想的进步上,总有很大的裨益。我今天给适之先生略谈几句,他说现在我们办月刊很难,大约每月出八万字,还属可能,如若想出十一二万字,就几乎不可能。我说你又何必拘定十一二万字才出,有七八万就出七八万,即使再少一点,也未尝不可,要之有它总比没有它好的多。这是我第一个希望。第二我希望有一种通俗的小日报。现在的《第一小报》,似乎就是这一类的。 这个报我只看见三两期,当然无从批评起,但是我们的印象:第一,是篇幅太小,至少总要再加一半才敷用;第二,这种小报总要记清是为民众和小学校的学生看的。所以思想虽需要极新,话却要写得极浅显。所有专门术语和新名词,能躲避到什么步田地躲到什么步田他。《第一小报》对于这一点,似还不很注意。这样良好的通俗小日报,是我第二种的希望。拉拉杂杂写来,漫无伦叙。你的意思以为何如? 徐炳昶。三月十六日。 二 旭生先生: 给我的信旱看见了,但因为琐琐的事情太多,所以到现在才能作答。 有一个专讲文学思想的月刊,确是极好的事,字数的多少,倒不算什么问题。第一为难的却是撰人,假使还是这几个人,结果即还是一种增大的某周刊或合订的各周刊之类。况且撰人一多,则因为希图保持内容的较为一致起见,即不免有互相牵就之处,很容易变为和平中正,吞吞吐吐的东西,而无聊之状于是乎可掬。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少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还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一笑。在现在,我倒只希望这类的小刊物增加,只要所向的目标小异大同,将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联合战线,效力或者也不见得小。但目下倘有我所未知的新的作家起来,那当然又作别论。 通俗的小日报,自然#p#副标题#e#
345 0 0
鲁迅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