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哀哀背朔方,馀霞倒影画潇湘。长汀细草愁春浪, 古渡寒花倚夕阳。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卷一蓬霜。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402 0 0
中华文学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440 0 0
辛弃疾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362 0 0
王安石
四十之年,头颅如此,岂不自知。正东家尼父,叹无闻日,鄹人孟子,不动心时。顾我未能真自信,算三十九年浑是非。随禄仕,便加齐卿相,于我何为。 人间郁蒸难耐,谁借我五万蒲葵。上玉台百尺,天连野□,□楼千里,江射晴晖。此意分明谁与会,但时把瑶笙和月吹。吾归矣,有鸿相与和,鹤自由飞。
414 0 0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1]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2]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51 0 0
张籍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曾直笔。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明时逐客。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梅山时访仙迹。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间不得。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天阍不隔。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345 0 0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389 0 0
罗隐
南风吹棹过吴头。聚散付云浮。且共一杯怀楚,须期万户封留。 藕花时候,五湖烟雨,西子扁舟。转首梦回残角,征人塞上新秋。
366 0 0
李曾伯
好丹与素道不同,失意得途事皆别。东邻少年乐未央, 南客思归肠欲绝。千里长河冰复冰,云鸿冥冥楚山雪。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430 0 0
石孝友
老游春饮莫相违,不独花稀人亦稀。 更劝残杯看日影,犹应趁得鼓声归。
452 0 0
白居易
粗略的一想,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但降晋之后,简直像一个帮闲;〔2〕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3〕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 二十年来,我们常常看见:武将原是练兵打仗的,且不问他这兵是用以安内或攘外,总之他的“门前雪”是治军,然而他偏来干涉教育,主持道德;教育家原是办学的,无论他成绩如何,总之他的“门前雪”是学务,然而他偏去膜拜“活佛”,绍介国医。小百姓随军充案,童子军沿门募款。头儿胡行于上,蚁民乱碰于下,结果是各人的门前都不成样,各家的瓦上也一团糟。 女人露出了臂膊和小腿,好像竟打动了贤人们的心,我记得曾有许多人絮絮叨叨,主张禁止过,后来也确有明文禁止了。〔4〕不料到得今年,却又“衣服蔽体已足,何必前拖后曳,消耗布匹,……顾念时艰,后患何堪设想”起来,四川的营山县长于是就令公安局派队一一剪掉行人的长衣的下截。〔5〕长衣原是累赘的东西,但以为不穿长衣,或剪去下截,即于“时艰”有补,却是一种特别的经济学。《汉书》上有一句云,“口含天宪”〔6〕,此之谓也。 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本阶级之外。说起来,好像又在提倡什么犯讳的阶级了,然而事实是如此的。谣谚并非全国民的意思,就为了这缘故。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其实是“秀才虽出门,不知天下事”的。秀才只有秀才头脑和秀才眼睛,对于天下事,那里看得分明,想得清楚。清末,因为想“维新”,常派些“人才”出洋去考察,我们现在看看他们的笔记罢,他们最以为奇的是什么馆里的蜡人能够和活人对面下棋〔7〕。声海圣人康有为,佼佼者也,他周游十一国,一直到得巴尔干,这才悟出外国之所以常有“弑君”之故来了,曰:因为宫墙太矮的缘故。〔8〕六月十三日。 BB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五日《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署名洛文。 〔2〕孙皓(242—283)三国时吴国最后的皇帝。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他在位时,“粗暴骄盈”,常无故杀戮臣子和宫人;降晋之后,被封为归命侯,甘受戏弄。《世说新语·排调》载:有一次,“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对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3〕宋徽宗(1082—1185)即赵佶,北宋皇帝。在位时,横暴凶残,骄奢淫侈;靖康二年(1127)为金兵所俘,被封为“昏德公”,宫眷被“没为宫婢”。他虽备受侮辱,却还不断向“金主”称臣,“具表称谢”(见《靖康稗史·呻吟语》)。 〔4〕一九三三年五月,广西民政厅曾公布法令,凡女子服装袖不过肘,裙不过膝者,均在取缔之列。 〔5〕当时四川军阀杨森提倡“短衣运动”,他管辖下的营山县县长罗象翥曾发布《禁穿长衫令》。这里所引即见于该项令文,令文中还说:“着自四月十六日起,由公安局派队,随带剪刀,于城厢内外梭巡,遇有玩视禁令,仍着长服者,立即执行剪衣,勿稍瞻徇,倘敢有抗拒者,立即带县罚究,决不姑宽。” 〔6〕“口含天宪”语见《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运尝则使饿隶富于季孙,呼*q则伊、颜化为桀、跖。“据清代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天宪,王法也,谓刑戮出于其口也。” 〔7〕关于蜡人和活人下棋的事,见清朝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礼部尚书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一九○六年北京和第一书局出版)。该书“丙午(1906)正月二十一日”记有参观巴黎蜡人院的情况:“午后往观蜡人院,院中蜡人甚多,或坐或立,神志如生。最妙者:一蜡像前置棋枰,能与人对弈。如对手欺之,故下一子不如式,则像即停子不下,若不豫状。其仍不改,即以手将棋子扫之。巧妙至此,诚可叹也!” 〔8〕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领袖。后来组织保皇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年,他周游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兰西、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吉利等十一国。这里所说的事,见他的《欧东阿连五国#p#副标题#e#
419 0 0
鲁迅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497 0 0
刘禹锡
汉武清斋读鼎书,内官扶上画云车。 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
365 0 0
陈羽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406 0 0
欧阳修
已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 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昏醉客,来坐亦通宵。
409 0 0
张乔
【孤燕诗】 昔年无偶去, 今春犹独归。 故人恩义重, 不忍复双飞。
卫王氏
去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纺成浪衣成雨。茶瓯注。新期竹院,残梦连渚。 应误。重帘凄伫。记井刀剪翠,秋扇留句。信那回轻道,而今归否。十二曲阑随意凭,楚天不放斜阳暮。沈吟处。池草暗喧蛙鼓。
358 0 0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45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