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 玉柱连连影相似。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应是石家金谷里,流传未满洛阳城。
300 0 0
中华文学
庭下新生月,凭君把酒看。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 冷射鸳鸯瓦,清欺翡翠帘。数枝烟竹小桥寒。渐见风吹疏影、过阑干。
333 0 0
毛滂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羁恨虽多情,俱是一伤情。
322 0 0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509 0 0
查慎行
其一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340 0 0
黄庭坚
逢著平乐儿,论交鞍马前。与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后余在关内,作事多迍邅。何肯相救援,徒闻宝剑篇。
324 0 0
崔国辅
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
409 0 0
李百药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371 0 0
诗经
【壬子元日】 不信青春唤不回,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低徊海上成功宴, 万里江山酒一杯。
420 0 0
于右任
贝叶明灯梦醒时,曼花飞雨泪如丝。贞元朝士人谁识,莫向中流诵楚词。西山哪有埋名地,披发骑龙事眇冥。老辈风流今已矣,夜阑忍看剑霜青。 此诗发表于1924年10月24日《晨报副镌》署名“南湖”
488 0 0
徐志摩
花深红。花浅红。桃杏浅深花不同。年年吹暖风。 莺语中。燕语中。唤起碧窗春睡浓。日高花影重。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413 0 0
贯休
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雪花新。 无端惹著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
386 0 0
张祜
山青青。水泠泠。养得风烟数亩成。乾坤一草亭。 云无心。竹无心。我亦无心似竹云。岁寒同此盟。
339 0 0
周密
【论诗】[1] 李杜诗篇万口传,[2]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3] 各领风骚数百年。[4]
541 0 0
赵翼
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潜穴河图内,吞钩乙字边。莫言鬐鬣小,食尽白蘋篇。
334 0 0
落笔胜缩地,展图当晏宁。中华属贵分,远裔占何星。 分寸辨诸岳,斗升观四溟。长疑未到处,一一似曾经。
417 0 0
曹松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355 0 0
姚鼐
强吴矜霸略,讲武在深宫。尽出娇娥妓,先观上将风。 挥戈罗袖卷,擐甲汗妆红。掩笑分旗下,含羞入队中。 鼓停行未正,刑举令才崇。自可威邻国,何劳逞战功。
376 0 0
翩翩射策东堂秀,岂复相逢豁寸心。 借问风光为谁丽,万条丝柳翠烟深。
415 0 0
薛涛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