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462 0 0
骆宾王
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旭鸦栖暝。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 曾倩。雁传鹊报,心期千定。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423 0 0
赵以夫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317 0 0
苏轼
渐欲休人事,僧房学闭关。伴鱼浮水上,看鹤向林间。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闲。月中随道友,夜夜坐空山。
439 0 0
卢纶
已是鸿来日,堪惊却背秦。天遥三楚树,路远两河人。 旅梦难归隐,吟魂不在身。霜台欹冠豸,赖许往来频。
369 0 0
中华文学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 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469 0 0
范成大
万条金钱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 又免生当离别地,宫鸦啼处禁门前。
508 0 0
施肩吾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431 0 0
白居易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300 0 0
佚名
先来引几句古书,——也许记的不真确,——庄子曰:“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2〕 《译文》就在一九三四年九月中,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出世的。那时候,鸿篇巨制如《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库》〔3〕之类,还没有诞生,所以在这青黄不接之际,大约可以说是仿佛戈壁中的绿洲,几个人偷点余暇,译些短文,彼此看看,倘有读者,也大家看看,自寻一点乐趣,也希望或者有一点益处,——但自然,这决不是江湖之大。 不过这与世无争的小小的期刊,终于不能不在去年九月,以“终刊号”和大家告别了。虽然不过野花小草,但曾经费过不少移栽灌溉之力,当然不免私心以为可惜的。然而竟也得了勇气和慰安:这是许多读者用了笔和舌,对于《译文》的凭吊。 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 我们也不断的希望复刊。但那时风传的关于终刊的原因:是折本。出版家虽然大抵是“传播文化”的,而“折本”却是“传播文化”的致命伤,所以荏苒半年,简直死得无药可救。直到今年,折本说这才起了动摇,得到再造的运会,再和大家相见了。 内容仍如创刊时候的《前记》里所说一样:原料没有限制;门类也没有固定;文字之外多加图画,也有和文字有关系的,意在助趣,也有和文字没有关系的,那就算是我们贡献给读者的一点小意思。 这一回,将来的运命如何呢?我们不知道。但今年文坛的情形突变,已在宣扬宽容和大度了,我们真希望在这宽容和大度的文坛里,《译文》也能够托庇比较的长生。三月八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三月上海《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复刊号”。 《译文》,鲁迅和茅盾发起的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杂志,创刊于一九三四年九月,最初三期为鲁迅编辑,后由黄源接编,上海生活书店发行,一九三五年九月出至第十三期停刊;一九三六年三月复刊,改由上海杂志公司发行,一九三七年六月出至新三卷第四期停刊。〔2〕“涸辙之鲋”等语,参看本卷第489页注〔8〕。〔3〕《世界文学》介绍世界各国文学(包括我国)的双月刊,伍蠡甫编辑,一九三四年十月创刊,上海黎明书局发行。《世界文库》,参看本卷第358页注〔3〕。
331 0 0
鲁迅
在家能子必能臣,齐将功成以孝闻。 改葬义无欺死父,临戎安肯背生君。
372 0 0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05 0 0
岑参
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425 0 0
张籍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 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438 0 0
吴融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诠释] 200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同前两年作文试题相比,变化较为明显。 首先,从命题形式来说,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2004年考题“包容”、2005年考题“说安”都是独词性的话题作文,今年则是命题作文。但是细看作文题目,我们发现,尽管是命题作文,但是题目可写的内容相当丰富,按照材料中的提示展开写作的范围极广,可以说,由这几千年悠久历史背景的北京城可延伸出来的立意点俯拾皆是。 其次,2006年考题与往年相比,更突出了地域特征。“北京的符号”这样一个极具地方色彩的题目对于北京考生来说,既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又能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要想写出彩来,还需考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多揣摩,多思考才行。 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弄清“符号”的含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将提示材料认真解读即可。“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这句话是符号的意义。由符号再展开联想,可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入手。从时间讲,北京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结合十分紧密的城市,有古老的符号,也有正在形成的新的符号。从空间讲,北京的各个地域有不同的符号,如紫禁城的符号,天桥的符号等等。 所以北京的符号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形成的,这就要考验考生对北京的认识程度以及观察的角度和能力了。 二、寻找到最独特的表达角度。在众多的符号中,该选择哪一个呢?在寻找这个符号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思维的过滤。必须否定第一思维。就这个题目而言,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故宫、胡同、四合院、红墙绿瓦这些老北京特有的符号和色彩。这些符号能写吗?能写,但极有可能大家都在写,那样,内容撞车无法避免。想得高分难上加难。怎么办?否定这一思维,再拓展一下,可以将北京现代的符号挖掘出来。或者纵观古今,将北京的古老符号和现代符号结合起来,那是最好不过,不仅显示出自己对北京文化的独特认识,从整个文章感觉上来看,显得视野广阔,更加大气,有一种以小见大的感觉,更易获得考官的青睐。 三、运用最佳的表达方式。最佳的表达方式要根据考生实际制定。在行文操作上,考生可以只写自己心中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符号,这是一种思路;或者考生完全可以写一组符号,将所有代表北京的符号用一条线串联起来,但是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方法上,擅长感性写作的考生,他可以写北京的建筑物、时尚、民俗,甚至可以具体到庙会、抖空竹这样特别细小的地方。擅长理性写作的考生则可以写北京经济和文化的能动力、时代的脉搏。 [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D�D老舍与北京 北京一考生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众徒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D�D“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D�D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D�D《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名师点评] 本文立意高远,主题突出,语言老辣。 一、文章开头将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风貌集中展示,然后顺势提出“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的观点,立意高远,主题突出。此后作者围绕这一主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主题,突出“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二、文章语言老辣,简练多姿。短短八百字中,蕴含的文化因子颇多,作者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极为熟悉,一一列举,如数家珍。开头两段多用排比,气势不凡。 [亮点透析] 基础 等级 内容充实 围绕“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的观点列举了大量作品内容作为材料,突出中心。 结构完整 文章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次呼应主题,首尾照应。中间集中议论,从而深化主题,结构清晰,情节完整。 发展 等级 深 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表面上看文中联系到了老舍先生大量的作品内容,实际上是要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完成对老舍这一人物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这一结论。 有文采 句式富于变化 善用修辞 文章语言很简练,多用短句,善用修辞,文化气息浓厚,这就使得文章句式富于变化,文采斐然。
401 0 0
小文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白沙洲上江蓠长, 绿树村边谢豹啼。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328 0 0
顾况
鸥鹭水中洲,夕阳天际流。倚西风、底处危楼。若使中秋无好月,虚过了、一年秋。 举眼望云头。蟾光一线不。想孀娥、自古多愁。安得仙师呼鹤驾,将我去、广寒游。
432 0 0
吴潜
亲爱的老爸: 今天儿子给你请安了,自我哭着来到世间到现在,都在你的襁褓中长大。现在,我离开了你在外面,让你“相思”了。以前我总认为你最受我爱戴,从没什么可以抱怨的。但我昨晚一夜没睡好,终于想出我们家穷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啊!老爸,儿子以忠臣的身份身你“进死谏”。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真言,则佞化为忠。现将谏言罗列如下: 一做事:老爸你也不把儿子爱惜。君爱其民,而上次我和小B打架,明明是我被他打,而你反“帮”他打我屁股。很痛的,老爸你知道吗?俗话说:“手指向里弯而不向外弯”,而你却相反。看人家小A父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样才能使臣民心服诚悦,怪不得老妈回娘家去的了。此死谏一,望君一思疏。 二为人。这个我最有权利说了。为人之道,你几十年来做得最差的了。上次在江边捉鱼,明明是你先捉到鱼,阿强说了一句,你就说是他捉的了。白白送给别人,真的气死人。这是家穷的重要原因。而你反得安乐说“自己吃亏好过别人吃亏”。别人笑你“傻雷锋”,你也得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荣誉,可有谁向你学习呢?活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都不懂。反而自得其乐!呜呼!君家之穷至此也!臣望你能以史为鉴,好好自省。别学老布什而抛弃乌纱帽,此死谏二,请君二思疏。 三处世:几十年以来,你都没有渗透世途多变的哲理。担心别人说你为世不仁,死把“仁”字不放,难道你真的要“舍生取义而成仁”吗?吾悲乎!望你能够“回朕车以复吾路”,“哀吾生之多艰”啊,想想为富不仁怎样?别人住洋房,开小车,而你反而说骑自行车环保,老爸,你怎么没看到世奸巨滑的世道啊!你的“路不拾遗”的理想还有可能实现吗?别人不从你口袋里把你的掏出来实属万幸啊!悲乎,哀吾生已。望君能明世懂道。此死谏三,望君三思疏。 老爸,其忠言逆耳,为兴家立世之道,望接纳。 祝龙体安康! 臣民儿上 点评:本文仿了<谏太宗十思书>一文,然更多的是体现了考生的幽默。文章紧扣题意,从做事、为人、处事三方面谏父亲要“感情用事,否则导致家穷”,正话反说,很有趣味。本文得分:内容23分,表达24分,发展等级10分,扣分0分。共57分。
356 0 0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404 0 0
纳兰性德
龙墀班听漏声长,竹帛昭勋扑御香。鸣佩洞庭辞帝主, 登车故里册闽王。一千年改江山瑞,十万军蒙雨露光。 吟寄短篇追往事,留文功业不寻常。
437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