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诗著籍,兼又赋知名。议论于题称,春秋对问精。 半应阴骘与,全赖有司平。归去峰峦众,别来松桂生。 涨江流水品,当道白云坑。勿以攻文捷,而将学剑轻。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333 0 0
贾岛
清重可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看花在处多随驾, 召宴无时不及旬。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得后意长新。 应怜独在文场久,十有馀年浪过春。
356 0 0
朱庆馀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354 0 0
白居易
残月半篱。残雪半枝。孤吟自款柴扉。听猿啼鸟啼。 人归未归。无诗有诗。水边伫立多时。问梅花便知。
328 0 0
周密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有时裁尺素,无事约残黄。 鹊语临妆镜,花飞落绣床。相思不解说,明月照空房。
283 0 0
权德舆
脱衣将换酒,对酌话何之。雨后秋萧索,天涯晚别离。 人生无此恨,鬓色不成丝。未得重相见,看君马上诗。
370 0 0
杜荀鹤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436 0 0
陶渊明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285 0 0
岑参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350 0 0
中华文学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315 0 0
周邦彦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341 0 0
柳永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340 0 0
韦庄
黄凯音 我在小学的时候,看同学们变小戏法,“耳中听字”呀,“纸人出血”呀,很以为有趣。庙会时就有传授这些戏法的人,几枚铜元一件,学得来时,倒从此索然无味了。进中学是在城里,于是兴致勃勃的看大戏法,但后来有人告诉了我戏法的秘密,我就不再高兴走近圈子的旁边。去年到上海来,才又得到消遣无聊的处所,那便是看电影。 但不久就在书上看到一点电影片子的制造法,知道了看去好像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奇禽怪兽,无非是纸做的。这使我从此不很觉得电影的神奇,倒往往只留心它的破绽,自己也无聊起来,第三回失掉了消遣无聊的处所。有时候,还自悔去看那一本书,甚至于恨到那作者不该写出制造法来了。 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因为这,所以使戏法长存于天地之间,也所以使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 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自救之道,只在虽知一切隐秘,却不动声色,帮同欺人,欺那自甘受欺的无聊的人们,任它无聊的戏法一套一套的,终于反反复复的变下去。周围是总有这些人会看的。 变戏法的时时拱手道:“……出家靠朋友!”有几分就是对着明白戏法的底细者而发的,为的是要他不来戳穿西洋镜。“朋友,以义合者也”〔2〕,但我们向来常常不作如此解。四月二十二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一日《申报·自由谈》。〔2〕“朋友,以义合者也”语出《论语·乡党》宋代朱熹注:“朋友以义合。”
347 0 0
鲁迅
喧喧金石容既缺,肃肃羽驾就行列。 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273 0 0
我爱荷花花最软。锦拶云挨,朵朵娇如颤。一阵微风来自远。红低欲蘸凉波浅。 莫是羊家张静婉。抱月飘烟,舞得腰肢倦。偷把翠罗香被展。无眠却又频翻转。
282 0 0
蒋捷
明月挂青天,遥遥如目前。故人游画阁,却望似云边。 水宿依渔父,歌声好采莲。采莲江上曲,今夕为君传。
277 0 0
储光羲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336 0 0
李群玉
炎图丧宝,黄历开璿.祖武类帝,宗文配天。 玉銮垂日,翠华陵烟。东云干吕,南风入弦。 山称万岁,河庆千年。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281 0 0
卢照邻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 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375 0 0
去帆楚天外,望远愁复积。想见新安江,扁舟一行客。 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色混元气深,波连洞庭碧。 鸣桹去未已,前路行可觌。猿鸟悲啾啾,杉松雨声夕。 送君东赴归宁期,新安江水远相随。见说江中孤屿在, 此行应赋谢公诗。
455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