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科斗死,所嗟文字捐。蒿蔓转骄弄,菱荇减婵娟。 未遂摆鳞志,空思吹浪旋。何当再霖雨,洗濯生华鲜。
445 0 0
孟郊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皇封。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 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329 0 0
中华文学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 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兴春还。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368 0 0
李曾伯
秋日思还客,临流语别离。楚城将坐啸,郢曲有馀悲。 山晚桂花老,江寒蘋叶衰。应须杨得意,更诵长卿辞。
500 0 0
钱起
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更著如花似玉人,艳态娇波注。 纤手捧瑶卮,缓遏歌云缕。只恐莺花不解留,还逐东风去。
358 0 0
黄花节〔2〕将近了,必须做一点所谓文章。但对于这一个题目的文章,教我做起来,实在近于先前的在考场里“对空策”〔3〕。因为,——说出来自己也惭愧,——黄花节这三个字,我自然明白它是什么意思的;然而战死在黄花冈头的战士们呢,不但姓名,连人数也不知道。 为寻些材料,好发议论起见,只得查《辞源》〔4〕。书里面有是有的,可不过是: “黄花冈。地名,在广东省城北门外白云山之麓。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数十人,攻袭督署,不成而死,丛葬于此。” 轻描淡写,和我所知道的差不多,于我并不能有所裨益。 我又愿意知道一点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但一时也找不到目击耳闻的耆老。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接着便将被人们忘却。久受压制的人们,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 但是三月二十九日的事却特别,当时虽然失败,十月就是武昌起义,第二年,中华民国便出现了。于是这些失败的战士,当时也就成为革命成功的先驱,悲壮剧刚要收场,又添上一个团圆剧的结束。这于我们是很可庆幸的,我想,在纪念黄花节的时候便可以看出。 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不过,中山先生的纪念日〔5〕却遇见过了:在学校里,晚上来看演剧的特别多,连凳子也踏破了几条,非常热闹。用这例子来推断,那么,黄花节也一定该是极其热闹的罢。 当三月十二日那天的晚上,我在热闹场中,便深深地更感得革命家的伟大。我想,恋爱成功的时候,一个爱人死掉了,只能给生存的那一个以悲哀。然而革命成功的时候,革命家死掉了,却能每年给生存的大家以热闹,甚而至于欢欣鼓舞。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同是爱,结果却有这样地不同,正无怪现在的青年,很有许多感到恋爱和革命的冲突的苦闷。 以上的所谓“革命成功”,是指暂时的事而言;其实是“革命尚未成功”〔6〕的。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7〕,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不过,中国经了许多战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养,却的确长出了一点先前所没有的幸福的花果来,也还有逐渐生长的希望。倘若不像有,那是因为继续培养的人们少,而赏玩,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的人们倒是太多的缘故。 我并非说,大家都须天天去痛哭流涕,以凭吊先烈的“在天之灵”,一年中有一天记起他们也就可以了。但就广东的现在而论,我却觉得大家对于节日的办法,还须改良一点。 黄花节很热闹,热闹一天自然也好;热闹得疲劳了,回去就好好地睡一觉。然而第二天,元气恢复了,就该加工做一天自己该做的工作。这当然是劳苦的,但总比枪弹从致命的地方穿过去要好得远;何况这也算是在培养幸福的花果,为着后来的人们呢。 三月二十四日夜。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中山大学政治训育部编印的《政治训育》第七期“黄花节特号”。 〔2〕黄花节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夏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领导成员黄兴、赵声等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结果失败。事后将收集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体合葬于广州市郊黄花岗。民国成立后曾将公历三月二十九日定为革命先烈纪念日,通称黄花节。 〔3〕“对空策”汉代以后科举考试时,用有关政事、经义的问题作题目,命应试者书面各陈所见,叫做对策。“对空策”就是对题目毫无具体意见,只发一通空论的意思。 〔4〕《辞源》一部说明汉语词义及其渊源、演变的工具书,陆尔奎等人编辑,一九一五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5〕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病逝于北京。 〔6〕“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在遗嘱中告诫其同志的话。 〔7〕“止于至善”语见《大学》,意思是到达尽善尽美的境界。 #p#副标题#e#
418 0 0
鲁迅
【劝酒】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417 0 0
于武陵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19 0 0
文天祥
北阙忤明主,南方随白云。沿洄滩草色,应接海鸥群。 建德潮已尽,新安江又分。回看严子濑,朗咏谢安文。 雨过暮山碧,猿吟秋日曛。吴洲不可到,刷鬓为思君。
384 0 0
李嘉祐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
449 0 0
张元干
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名虽千古在,身已一生休。 岂料文章远,那知瑞草秋。曾闻有书剑,应是别人收。 杳杳黄泉下,嗟君向此行。有名传后世,无子过今生。 新墓松三尺,空阶月二更。从今旧诗卷,人觅写应争。
581 0 0
姚合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 奇形怪状谁能识。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 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於菟活时额。又如成人枫, 又如害瘿柏。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想得沈潜水府时, 兴云出雨蟠蛟螭。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噫嘻尔石好凭依, 幸有方池并钓矶。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 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阑干畔争光辉。一朝荆棘忽流落, 何异绮罗云雨飞。
526 0 0
吴融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436 0 0
杜牧
莫把团扇双鸾隔。要看玉溪头、春风客。妙处风骨潇闲,翠罗金缕瘦宜窄。转面两眉攒、青山色。 到此月想精神,花似秀质。待与不清狂、如何得。奈向难驻朝云,易成春梦恨又积。送上七香车春草碧。
372 0 0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 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 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 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369 0 0
杜甫
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 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475 0 0
白居易
尽出花钿与四邻,云鬟剪落厌残春。暂惊风烛难留世, 便是莲花不染身。贝叶欲翻迷锦字,梵声初学误梁尘。 从今艳色归空后,湘浦应无解珮人。
364 0 0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438 0 0
皎然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564 0 0
曹邺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请翻妙舞,来奉多欢。鼓吹连催,柘枝入队。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适见金铃错落,锦帽蹁跹。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红红绡之丽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宜到阶前,分明只对。 念了,花心出,念:但儿等名参乐府,幼习舞容。当芳宴以宏开,属雅音而合奏。敢呈末技,用赞清歌。未敢自专,伏候处分。 念了,竹竿子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献呈。 花心答,念:旧乐何在。 竹竿问,念:一部俨然。 花心答,念:再韵前来。 念了,后行吹三台一遍,五人舞拜,起舞,后行再吹射ED3D遍连歌头。舞了,众唱歌头: □人奉圣□□朝□□□□主□□□□□留伊。得荷云戏、幸遇文明、尧阶上、太平时。□□□□何不罢岁□征舞柘枝。唱了,后行吹朵肩遍。吹了,又吹扑胡蝶遍,又吹画眉遍。舞转,谢酒了,众唱柘枝令: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又唱: 回头却望尘寰去。喧画堂箫鼓。整云鬟、摇曳青绡,爱一曲柘枝舞。好趁华封盛祝笑,共指南山烟雾。蟠桃仙酒醉升平,望凤楼归路。 唱了,后行吹柘枝令,众舞了,竹竿子念遣队:雅音震作,既呈仪凤之吟;妙舞回翔,巧著飞鸾之态。已洽欢娱绮席,暂归缥缈仙都。再拜阶前,相将好去。念了,后行吹柘枝令出队。
348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