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鹢翩翩去似飞。季鹰何事忽思归。风湍自送征帆稳,云巘须将彩笔挥。 江作酒,海为卮。为君满酌不须辞。酒酣渴思回春梦,自笑何时是足时。
289 0 0
中华文学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1]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耕起。[2]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338 0 0
崔颢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40 0 0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314 0 0
刘子翚
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 暗识啼乌与别鹤,只缘中有断肠声。
295 0 0
韦应物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325 0 0
李东阳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334 0 0
李白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213 0 0
岑参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398 0 0
刘禹锡
风回香雪到梨花。山影是谁家。小窗未晚,重檐初霁,玉倚蒹葭。 社寒不管人如此,依旧在天涯。碧云暮合,芳心撩乱,醉眼横斜。
294 0 0
韩淲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369 0 0
戴叔伦
秦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故陈涉〔1〕起匹夫,旬月王楚,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归之;孔甲则为涉博士,与俱败死。汉兴,高祖亦不乐儒术,其佐又多刀笔之吏,惟郦食其,陆贾,叔孙通文雅,〔2〕有博士余风。然其厕足汉廷,亦非尽因文术,陆贾虽称说《诗》《书》,顾特以辩才见赏,郦生固自命儒者,而高祖实以说客视之;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即位之后,过鲁,虽曾以中牢祀孔子,盖亦英雄欺人,将借此收揽人心,俾知一反秦之所为而已。高祖崩,儒者亦不见用,《汉书》《儒林传》云:“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故在文章,则楚汉之际,诗教已熄,民间多乐楚声,刘邦以一亭长登帝位,其风遂亦被宫掖。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而楚尤发愤,誓虽三户必亡秦〔3〕,于是江湖湖昂之士,遂以楚声为尚。项籍困于垓下,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4〕楚声也。 高祖既定天下,因征黥布过沛,置酒沛宫,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自击筑歌〔5〕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亦楚声也。且发沛中儿百二十人教之歌,群儿皆和习之。其后欲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因而废太子,不果,戚夫人泣涕,亦令作楚舞,而自为楚歌〔6〕: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房中乐》〔7〕始于周,以乐祖先。汉初,高帝姬唐山夫人作乐词,以从帝所好,亦楚声。至孝惠二年(前一九三)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安世乐》,凡十六章,今录其二: “丰草夢,女罗施。善何如,谁能回?大莫大,成教德;长莫长,被无极。” “都荔遂芳,窅窊桂华。孝奏天仪,若日月光。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孝道随世,我署文章。” 又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儿吹习高帝《大风》之歌,遂用百二十人为常员。文景相嗣,礼官肄之。楚声之在汉宫,其见重如此,故后来帝王仓卒言志,概用其声,而武帝词华,实为独绝。当其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醼饮,自作《秋风辞》〔8〕,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降及少帝〔9〕,将为董卓所酖,与妻唐姬别,悲歌云:“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唐姬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中心哀!”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楚歌也。 参考书: 《汉书》(《帝纪》,《礼乐志》) 《全汉诗》(丁福保辑)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第三编第一章 ※ ※ ※ 〔1〕陈涉(?—前208)名胜,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汉书·儒林传》:“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孔甲(约前264—前208),名鲋,孔丘九世孙。 〔2〕郦食其(?—前203)汉初陈留(今河南杞县)人。刘邦谋士。陆贾,汉初楚人。从刘邦定天下,拜大中大夫。撰《新语》十二篇。叔孙通,汉初薛(今山东薛城)人,原为秦博士,后归刘邦。汉王朝建立时,他曾拟定朝会典章制度。 〔3〕虽三户必亡秦《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往说项梁曰: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4〕即《垓下歌》。《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5〕即《大风歌》。《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追击黥布,“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今儿皆和习之”。 〔6〕高祖为戚夫人作歌,《史记·留侯世家》载:“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张良设计加以阻挠。高祖告诉戚夫人,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7〕《房中乐》周代乐歌的一种,系宗庙所用乐章。《汉书·礼乐志》载:“汉兴,……又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p#副标题#e#
287 0 0
鲁迅
我竟胡为者,唠唠但爱吟。身中多病在,湖上住年深。 山溜穿苔壁,风钟度雪林。近来心更苦,谁复是知音。
384 0 0
贯休
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 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岭。饥狖入山厨,饮虹过药井。 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风景。游目来远思,摘芳寄汝颍。
339 0 0
钱起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324 0 0
上官仪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 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戎昱
心事数茎白发, 生涯一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 野路无人自还。
372 0 0
李煜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282 0 0
佚名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305 0 0
杨无咎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曾直笔。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明时逐客。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梅山时访仙迹。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间不得。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天阍不隔。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27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