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437 0 0
苏轼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294 0 0
卢照邻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374 0 0
乔吉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353 0 0
温庭筠
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
381 0 0
刘禹锡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346 0 0
叶梦得
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神清方耿耿,气肃觉沈沈。 皓素中方委,严凝得更深。依稀轻夕渚,仿佛在寒林。 思劲凄孤韵,声酸激冷吟。还如饮冰士,励节望知音。
367 0 0
姚合
其一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其二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398 0 0
江淹
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369 0 0
皎然
看山独行归竹院,水绕前阶草生遍。 空林细雨暗无声,唯有愁心两相见。
301 0 0
卢纶
风露驱炎毒。记仙翁、飘然谪堕,吹笙骑鹄。历历汉初秦季事,山下瓜犹未熟。过眼见、群雄分鹿。想得拂衣游汗漫,试回头、刘项俱蛮触。斫鲸脍,脯麟肉。 越人好事因成俗。拥遨头、如云士女,出南山北。问讯先生无恙否,齐鲁干戈满目。且游戏、扶胥黄木。不是世无瓜样枣,便有来、肯饱痴儿腹。聊举酒,笑相属。
291 0 0
刘克庄
湘江秋色湛如冰,楚客离怀暮不胜。千里碧云闻塞雁, 几程青草见巴陵。寒涛响叠晨征橹,岸苇丛明夜泊灯。 鹦鹉洲边若回首,为思前事一扪膺。
358 0 0
齐己
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 由来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风看牡丹。
355 0 0
张祜
曾识将军段匹磾,几场花下醉如泥。 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296 0 0
中华文学
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丰上旧居无故里, 沛中原庙对荒丘。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 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
385 0 0
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298 0 0
高适
汉代中微亦再昌,忠臣忧国冀修禳。 赤精符谶诚非妄,枉杀无辜夏贺良。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391 0 0
刘将孙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潘大临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345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