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撚弦花下呈新曲。 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565 0 0
刘禹锡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蛇行无胫至,饮德已闻酬。
383 0 0
中华文学
品雅风流,端端正正,堪人怜惜。因甚新来,眉儿不展,愁情如织。 倡条冶叶无情,犹为他、千思万忆。据恁当初,真心实意,如何亏得。
372 0 0
曾觌
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螭头。付与诗人都总领。风景。更逢仙客下瀛洲。 袅袅凉风吹汗漫。平岸。遥空新卷绛河收。却怪姮娥真好。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
326 0 0
叶梦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莺嫌 一作:莺怜;留著 一人:留取)
342 0 0
欧阳修
梦到天宫里。见长庚星颗,忽自月边飞至。真奏玉皇金阙道,臣已五年于此五岁。今亦欲、过宫一次。福禄寿星齐赞叹,过宫时、须过廉泉位。帝首肯,从他意。 朝来鹊送檐前喜。闻廉泉、似是紫岩,螟蛉兄子。是子南轩人物样,功业行看相似。岂同祖、同闻而已。细把所闻详所梦,想天文、实应人间事。况真是,长庚李。
301 0 0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 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
388 0 0
齐己
郡僻人事少,云山常眼前。偶从池上醉,便向舟中眠。 与子居最近,周官情又偏。闲时耐相访,正有床头钱。
374 0 0
岑参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 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 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 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397 0 0
柳永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399 0 0
殷璠裁鉴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 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 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 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
471 0 0
郑谷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413 0 0
杜牧
欲向幽偏适,还从绝地移。秦官鼎食贵,尧世土阶卑。 戟户槐阴满,书窗竹叶垂。才分午夜漏,遥隔万年枝。 北阙深恩在,东林远梦知。日斜门掩映,山远树参差。 论道齐鸳翼,题诗忆凤池。从公亦何幸,长与珮声随。
375 0 0
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人间白云返,天上赤龙迎。 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325 0 0
五 我生得太早一点,连康有为们“公车上书”〔2〕的时候,已经颇有些年纪了。政变之后,有族中的所谓长辈也者教诲我,说:康有为是想篡位,所以他的名字叫有为;有者,“富有天下”,为者,“贵为天子”也。非图谋不轨而何?我想:诚然。 可恶得很! 长辈的训诲于我是这样的有力,所以我也很遵从读书人家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我自然以为极应该的,但有时心里也发生一点反抗。心的反抗,那时还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诛心之律,倒不及现在之严。 但这心的反抗,也还是大人们引坏的,因为他们自己就常常随便大说大笑,而单是禁止孩子。黔首〔3〕们看见秦始皇〔4〕那么阔气,捣乱的项羽〔5〕道:“彼可取而代也!”没出息的刘邦〔6〕却说:“大丈夫不当如是耶?”我是没出息的一流,因为羡慕他们的随意说笑,就很希望赶忙变成大人,——虽然此外也还有别种的原因。 大丈夫不当如是耶,在我,无非只想不再装死而已,欲望也并不甚奢。 现在,可喜我已经大了,这大概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罢,无论用了怎样古怪的“逻辑”。 我于是就抛了死相,放心说笑起来,而不意立刻又碰了正经人的钉子:说是使他们“失望”了。我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是老人们的世界,现在是少年们的世界了;但竟不料治世的人们虽异,而其禁止说笑也则同。那么,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装下去,“死而后已”〔7〕,岂不痛哉! 我于是又恨我生得太迟一点。何不早二十年,赶上那大人还准说笑的时候?真是“我生不辰”〔8〕,正当可诅咒的时候,活在可诅咒的地方了。 约翰弥耳〔9〕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四月十四日。 六 外国的考古学者们〔10〕联翩而至了。 久矣夫,中国的学者们也早已口口声声的叫着“保古!保古!保古!……” 但是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 所以,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长城久成废物,弱水〔11〕也似乎不过是理想上的东西。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朽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于是外面的生力军很容易地进来了,真是“匪今斯今,振古如兹”〔12〕。至于他们的历史,那自然都没我们的那么古。 可是我们的古也就难保,因为土地先已危险而不安全。土地给了别人,则“国宝”虽多,我觉得实在也无处陈列。 但保古家还在痛骂革新,力保旧物地干:用玻璃板印些宋版书,每部定价几十几百元;“涅槃!涅槃!涅槃!〔13〕!”佛自汉时已入中国,其古色古香为何如哉!买集些旧书和金石,是劬古〔14〕爱国之士,略作考证,赶印目录,就升为学者或高人。而外国人所得的古董,却每从高人的高尚的袖底里共清风一同流出。即不然,归安陆氏的百百宋〔15〕,潍县陈氏的十钟〔16〕,其子孙尚能世守否? 现在,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他们活有余力,则以考古,但考古尚可,帮同保古就更可怕了。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国永是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这虽然可恶,却还不奇,因为他们究竟是外人。而中国竟也有自己还不够,并且要率领了少年,赤子,共成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者,则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 中国废止读经了,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教学生读“四书”么?民国废去跪拜了,犹太学校〔17〕不是偏请遗老做先生,要学生磕头拜寿么?外国人办给中国人看的报纸,不是最反对五四以来的小改革么?而外国总主笔治下的中国小主笔,则倒是崇拜道学〔18〕,保存国粹的! 但是,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 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19〕,百宋千元〔20〕,天球河图〔21〕,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保古家大概总读过古书,“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22〕,该不能说是禽兽行为罢。那么,弃赤子而抱千金之璧的是什么? 四月十八日。 ※ ※ ※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下一九二五年四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京报副刊》。 〔2〕“公车上书”甲午(1894)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于一八九五年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会试,就集合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p#副标题#e#
327 0 0
鲁迅
竹西散策,花阴围坐,可恨来迟几日。披香不觉玉壶空,破酒面、飞红半湿。 悲歌醉舞,九人而已,总是天涯倦客。东风吹泪故园春,问我辈、何时去得。
337 0 0
朱敦儒
【菩萨蛮】 春风吹绿湖边草, 春光依旧湖边道。 玉勒锦障泥, 少年游冶时。 烟明花似绣, 且醉旗亭酒。 斜日照花西, 归鸦花外啼。
369 0 0
高观国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330 0 0
于鹄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398 0 0
试把花期数。便早有、感春情绪。看即梅花吐。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门外垂杨未飘絮。
340 0 0
晏几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