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禁楼刁斗喜初长, 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云迷水隔意中人, 寂寞绣罗茵。山枕上,几点泪痕新。 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绮筵散后绣衾同。 款曲见韶容。山枕上,长是怯晨钟。 露桃花里小楼深,持玉盏,听瑶琴。醉归青琐入鸳衾, 月色照衣襟。山枕上,翠钿镇眉心。 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小屏古画岸低平, 烟月满闲庭。山枕上,灯背脸波横。
330 0 0
顾夐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396 0 0
张先
初从学院别先生,便领偏师得战名。大小独当三百阵, 纵横只用五千兵。回残匹帛归天库,分好旌旗入禁营。 自执金吾长上直,蓬莱宫里夜巡更。
309 0 0
王建
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 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302 0 0
刘克庄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304 0 0
皎然
尝不喜旧词所谓‘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以为男儿之志,岂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说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泽民而後可,尝欲作数语易之而未暇。癸丑叨忝误恩,方圆前话,以为他日魁天下者之劝,非敢自炫也。夫以天子之所亲擢,苍生之所属望,当如之何而後可以无负之哉。友人潘月崖首求某书之,是其志亦不在彼而在於此矣,故书不敢辞。是年一阳来复之日,姚某书。 月转宫墙曲。六更残、钥鱼声亮,粉粉袍鹄。黼坐临轩清跸奏,天仗缀行森肃。望五色、云浮黄屋。三策忠嘉亲赐擢,动龙颜、人立班头玉,胪首唱,众心服。 殿头赐宴宫花簇。写新诗、金笺竞进,绣床争蹙。御渥新沾催进谢,一点恩袍先绿。归袖若、天香芬馥。玉勒金鞯迎夹路,九街人、尽道苍生福。争拥入,状元局。
319 0 0
中华文学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八方称辐凑,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笳箫发连营。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接浮云甍。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灯前互巧笑,陌上相逢迎。 飘飘翠羽薄,掩映红襦明。兰麝远不散,管弦闲自清。 曲士守文墨,达人随性情。茫茫竟同尽,冉冉将何营。 且申今日欢,莫务身后名。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
权德舆
远山渺邈芒, 心重路彷徨. 仙境何时到? 岩前黯自伤.
366 0 0
李白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 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 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 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 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 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争不教人长相见,画堂深院。
340 0 0
毛熙震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337 0 0
虞集
为爱晚窗明,门前亦懒行。图书看得熟,邻里见还生。 鸟啄琴材响,僧传药味精。缘君多古思,携手上空城。 何事乐渔樵,巾车或倚桡。和诗盈古箧,赊酒半寒瓢。 失雨园蔬赤,无风蚛叶凋。清言一相遗,吾道未全消。
487 0 0
陆龟蒙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401 0 0
李洞
【河满子】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354 0 0
晏几道
燕存鸿已过,海内几人愁。欲问南宗理,将归北岳修。 若无攀桂分,只是卧云休。泉树一为别,依稀三十秋。
355 0 0
贾岛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8 0 0
杜甫
——答文学社问 这试题很难解答。 因为唐代传奇,是至今还有标本可见的,但现在之所谓六朝小说,我们所依据的只是从《新唐书艺文志》〔2〕以至清《四库书目》〔3〕的判定,有许多种,在六朝当时,却并不视为小说。例如《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搜神记》,《续齐谐记》〔4〕等,直至刘癲的《唐书经籍志》〔5〕,还属于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里的。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况且从晋到隋的书目,现在一种也不存在了,我们已无从知道那时所视为小说的是什么,有怎样的形式和内容。现存的惟一最早的目录只有《隋书经籍志》〔6〕,修者自谓“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也许尚存王俭〔7〕《今书七志》,阮孝绪〔8〕《七录》的痕迹罢,但所录小说二十五种中,现存的却只有《燕丹子》〔9〕和刘义庆撰《世说》合刘孝标注〔10〕两种了。此外,则《郭子》,《笑林》,殷芸《小说》,《水饰》〔11〕,及当时以为隋代已亡的《青史子》,《语林》〔12〕等,还能在唐宋类书里遇见一点遗文。 单从上述这些材料来看,武断的说起来,则六朝人小说,是没有记叙神仙或鬼怪的,所写的几乎都是人事;文笔是简洁的;材料是笑柄,谈资;但好像很排斥虚构,例如《世说新语》说裴启《语林》记谢安语不实,〔13〕谢安一说,这书即大损声价云云,就是。 唐代传奇文可就大两样了:神仙人鬼妖物,都可以随便驱使;文笔是精细,曲折的,至于被崇尚简古者所诟病;所叙的事,也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不止一点断片的谈柄;而且作者往往故意显示着这事迹的虚构,以见他想象的才能了。 但六朝人也并非不能想象和描写,不过他不用于小说,这类文章,那时也不谓之小说。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陶潜的《桃花源记》〔14〕,其实倒和后来的唐代传奇文相近;就是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15〕(今仅有辑本),葛洪的《神仙传》〔16〕,也可以看作唐人传奇文的祖师的。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李肇为之赞〔17〕,这就是嵇康的《高士传》法;陈鸿《长恨传》置白居易的长歌之前〔18〕,元稹的《?传》既录《会真诗》,又举李公垂《?歌》之名作结〔19〕,也令人不能不想到《桃花源记》。 至于他们之所以著作,那是无论六朝或唐人,都是有所为的。《隋书经籍志》抄《汉书艺文志》〔20〕说,以著录小说,比之“询于刍荛”,就是以为虽然小说,也有所为的明证。不过在实际上,这有所为的范围却缩小了。晋人尚清谈,讲标格,常以寥寥数言,立致通显,所以那时的小说,多是记载畸行隽语的《世说》一类,其实是借口舌取名位的入门书。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豫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诗文既滥,人不欲观,有的就用传奇文,来希图一新耳目,获得特效了,于是那时的传奇文,也就和“敲门砖”很有关系。但自然,只被风气所推,无所为而作者,却也并非没有的。五月三日。 CC 〔1〕本篇最初印入《文学百题》一书。 文学社,即《文学》月刊社。《文学》月刊,傅东华、郑振铎编,一九三三年七月创刊,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七卷起由王统照接编,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书店出版。该社曾拟定有关文学的问题一百个,分别约人撰稿,编成《文学百题》,于一九三五年七月由生活书店出版。 〔2〕《新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系宋代欧阳修等撰。其中《艺文志》四卷,是古代到唐代的书籍的目录。 〔3〕《四库书目》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参看本卷第59页注〔11〕、第139页注〔3〕。〔4〕《汉武故事》一卷,相传为汉代班固或南朝齐王俭著,所记多系关于汉武帝的传说。《西京杂记》,六卷,相传为汉代刘歆或晋代葛洪所著,所记都是汉武帝时杂事。《搜神记》,二十卷,相传为晋代干宝著,内容都是神怪故事。《续齐谐记》,一卷,南朝梁吴均著,内容也是神怪故事。(按“齐谐”出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5〕刘癲(887—946)字耀远,涿州归义(今河北雄县)人,后晋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所监修的《唐书》,通称《旧唐书》,共二百卷。其中《经籍志》二卷,是从古代到唐代书籍的目录,内容较《新唐书·艺文志》简略。 〔6〕《隋书·经籍志》《隋书》,唐代魏征等撰。其中“十志”部分,题长孙无忌撰。《经籍志》,四卷,是继《汉书·艺文志》后又一部古代文献总录,除著录当时所存的著作以外,还附载一些已亡佚的书,并论述学术的源流。它采用经史子集四部的图书分类法,一直沿用到清代。“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是《隋书·经籍志》引论中的话。 〔7〕王俭(452—48#p#副标题#e#
311 0 0
鲁迅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月中钩 一作: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345 0 0
李商隐
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
365 0 0
刘皂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 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 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 秦川少妇生离别。 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 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300 0 0
江湖同避地,分首自依依。尽室今为客,惊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深宜共醉,时难忍相违。何事随阳雁,汀洲忽背飞。
277 0 0
刘长卿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