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311 0 0
诗经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402 0 0
白居易
去年为君来,明廷峙鸾鹄。今年为亲归,蚕市苦思蜀。扶舆出修门,万里宛在目。大江六月寒,风饱帆数幅。金山如幽人,杜蘅缭荷屋。采石如壮士,铁骑明鋈续。五老烟光开,九华云气矗。如王公大人,冠冕而佩玉。大孤狷介甚,赤壁清旷足。黄鹤侠者流,隽放不容束。英雄古荆州,霜月耿乔木。寂寞三闾亭,风露落秋菊。阳台峰十二,森拱峡江曲。高标耸赤松,绝槩凛孤竹。或如汉汲黯,抗直敢掁触。又如唐真卿,峻絜不受辱。瞿唐滟滪堆,一柱轧坤轴。溃城睢阳孤,钩党林宗独。水石明边酌,苹蓼佳处宿。宽作几月程,迎面峨眉绿。世道淡有味,人生平为福。江山无愧容,草木有余馥。试剑信雄拔,易简更清沃。虎蛇方横道,有此廉平牧。相如驷马贵,长孺一翁秃。明河隔黄姑,碧落杳飞鹜。独复即无妄,多识乃大畜。岁晏以为期,仁亦在乎熟。木末老芙蓉,阑干深苜蓿。邮签莫厌娄,瑟僴尉淇奥。
372 0 0
洪咨夔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 花里可怜池上景,几重墙壁贮春风。
384 0 0
张籍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 还乡无他计,罢郡有馀资。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 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国日,懒放亦如斯。何必冒风水,促促赴程归。
379 0 0
对于戏剧,我完全是外行。但遇到研究中国戏剧的文章,有时也看一看。近来的中国戏是否象征主义,或中国戏里有无象征手法的问题,我是觉得很有趣味的。 伯鸿先生在《戏》周刊十一期(《中华日报》副刊)上,说起脸谱,承认了中国戏有时用象征的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黑表‘威猛’,蓝表‘妖异’,金表‘神灵’之类,实与西洋的白表‘纯洁清净’,黑表‘悲哀’,红表‘热烈’,黄金色表‘光荣’和‘努力’”并无不同,这就是“色的象征”,虽然比较的单纯,低级。〔2〕这似乎也很不错,但再一想,却又生了疑问,因为白表奸诈,红表忠勇之类,是只以在脸上为限,一到别的地方,白就并不象征奸诈,红也不表示忠勇了。 对于中国戏剧史,我又是完全的外行。我只知道古时候(南北朝)的扮演故事,是带假面的,〔3〕这假面上,大约一定得表示出这角色的特征,一面也是这角色的脸相的规定。古代的假面和现在的打脸的关系,好像还没有人研究过,假使有些关系,那么,“白表奸诈”之类,就恐怕只是人物的分类,却并非象征手法了。 中国古来就喜欢讲“相人术”〔4〕,但自然和现在的“相面”不同,并非从气色上看出祸福来,而是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5〕,要从脸相上辨别这人的好坏的方法。一般的人们,也有这一种意见的,我们在现在,还常听到“看他样子就不是好人”这一类话。这“样子”的具体的表现,就是戏剧上的“脸谱”。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表了奸诈。红表忠勇,是从关云长的“面如重枣”来的。“重枣”是怎样的枣子,我不知道,要之,总是红色的罢。在实际上,忠勇的人思想较为简单,不会神经衰弱,面皮也容易发红,倘使他要永远中立,自称“第三种人”,精神上就不免时时痛苦,脸上一块青,一块白,终于显出白鼻子来了。黑表威猛,更是极平常的事,整年在战场上驰驱,脸孔怎会不黑,擦着雪花膏的公子,是一定不肯自己出面去战斗的。 士君子常在一门一门的将人们分类,平民也在分类,我想,这“脸谱”,便是优伶和看客公同逐渐议定的分类图。不过平民的辨别,感受的力量,是没有士君子那么细腻的。况且我们古时候戏台的搭法,又和罗马不同,〔6〕使看客非常散漫,表现倘不加重,他们就觉不到,看不清。这么一来,各类人物的脸谱,就不能不夸大化,漫画化,甚而至于到得后来,弄得希奇古怪,和实际离得很远,好像象征手法了。脸谱,当然自有它本身的意义的,但我总觉得并非象征手法,而且在舞台的构造和看客的程度和古代不同的时候,它更不过是一种赘疣,无须扶持它的存在了。然而用在别一种有意义的玩艺上,在现在,我却以为还是很有兴趣的。十月三十一日。 CC 〔1〕本篇在印入本书前未能发表,参看本书《附记》。〔2〕《戏》周刊第十一期(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曾发表伯鸿的《苏联为什么邀梅兰芳去演戏(上)》一文,该文先引《申报》“读书问答”栏《梅兰芳与中国旧剧的前途(三)》文中的话说:“中国旧剧其取材大半是历史上的传说,其立论大体是‘劝善罚恶’的老套,这里面既不含有神秘的感情,也就用不着以观感的具体的符号来象征什么……即如那一般人认为最含有象征主义意味的脸谱,和那以马鞭代马的玩意儿,也只能说借以帮助观众对于剧情的理解,不能认为即是象征主义。”于是接着说:“这个是很正确的了。但是他因否定了中国旧戏是象征主义,同时否定了中国旧剧采用的一些‘象征手法’。比如白表‘奸诈’,红表‘忠勇’……因为‘色的象征’,还有‘音的象征’‘形的象征’,也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着……这一些都是象征的手法,不过多是比较单纯的低级的。” 〔3〕指南北朝时的歌舞戏《大面》。据《旧唐书·音乐志》载:“《大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4〕“相人术”《左传》文公元年:“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又《汉书·艺文志》“形法”类著录有《相人》一书。 〔5〕“诚于中,必形于外”语出《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古代罗马剧场,中间为圆形表演场地,周围环绕着台阶式的观众席,近似现代的体育场。 #p#副标题#e#
308 0 0
鲁迅
中间声迹早薰然,阻避钧衡过十年。碧海浪高终济物, 苍梧云好已归天。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 应念凄凉洞庭客,夜深双泪忆渔船。
374 0 0
罗隐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362 0 0
温庭筠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 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400 0 0
韩淲
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 五弦一一为君调。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风拂松疏韵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鹤忆子笼中鸣。第五弦声最掩抑, 陇水冻咽流不得。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 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 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 四坐相对愁无言。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 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唯忧赵璧白发生, 老死人间无此声。远方士,尔听五弦信为美, 吾闻正始之音不如是。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 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澹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 听之不觉心平和。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 更从赵璧艺成来,二十五弦不如五。
360 0 0
两曜无停驭,蓬壶应有墓。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 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白发忽已新,红颜岂如故。 我有杯中物,可以消万虑。醉舞日婆娑,谁能记朝暮。 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430 0 0
刘驾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落花不语空辞树, 流水无情自入池。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阴,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357 0 0
杜甫
侬家活计岂能明。万顷波心月影清。倾绿酒,糁藜羹。保任衣中一物灵。
277 0 0
中华文学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 水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鱼家入内本领绝, 叶氏有年声气短。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才成已夸诞。 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广宴江亭为我开, 红妆逼坐花枝暖。此时有态蹋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 翠蛾转盼摇雀钗,碧袖歌垂翻鹤卵。定面凝眸一声发, 云停尘下何劳算。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 犯羽含商移调态,留情度意抛弦管。湘妃宝瑟水上来, 秦女玉箫空外满。缠绵叠破最殷勤,整顿衣裳颇闲散。 冰含远溜咽还通,莺泥晚花啼渐懒。敛黛吞声若自冤, 郑袖见捐西子浣。阴山鸣雁晓断行,巫峡哀猿夜呼伴。 古者诸侯飨外宾,鹿鸣三奏陈圭瓒。何如有态一曲终, 牙筹记令红螺碗。
元稹
云横远浦。一段秋光烦著语。月下谁家。丹桂迎风一两花。 双凫来去。不踏人间风日处。才入云溪。问我来时总不知。
315 0 0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 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 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387 0 0
李商隐
小敷文伯见何时,南望三衢渴复饥。天子未能崇典诰, 诸生徒欲恋旌旗。风高绿野苗千顷,露冷平楼酒满卮。 尽是数旬陪奉处,使君争肯不相思。
381 0 0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空摇白团其谛苦, 欲向缥囊还归旅。江乡鲭鲊不寄来,秦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
282 0 0
王维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325 0 0
苏颋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